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大明湖简介】有故事和文化,我带你参观大明湖的九大景色!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风景名胜区之一,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胜地——天下第一千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被称为“泉城明珠”。

大明湖老景点包含着济南千年的文化风貌,是济南充满含金量的名片。这次免费将吸引更多的省内外游客,向更多人展示大明湖美丽的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

意见分歧的“错字”文化

由于古代和石川喷泉的水达到了水首,很多次石碑被冲走,明朝济南部要求山东芜湖武宗写石碑,写字写完后济南石匠挑选了好的石碑刻碑。端午节,知事官员将刻有“石川”的石碑立在石川的源头。不久,“突发”者上面的两点被空荡荡的泉水冲走,据说跑到了大明湖,其中一点留在了“明”上。

故事很神奇,但只能从故事里听到的不是真实的。为什么“明”字多一个字?对此没有明确的说法,也有人试图从书法的角度解释。

有人说“眼睛”代表眼睛看到了光,有人说,由于清代的文字狱,不得不在“名”字里再加一条横。事实上,“贤”字至少在书信中已经存在。(莎士比亚)。

“明”字最常见的三种写法:明、玄、赵,我们现在使用的“明”首次出现在甲骨文上。《易经》里说“太阳和月亮互相推挤,栩栩如生”。“明朝”一词出现得早,但在很久以前的古代,“弦”、“号”等短语更为常见。

唐安元孙《干禄字书》中,收入“县”、“县”只有两种写法,“相通正”、“吴”是正子,“县”是通子。

《说文解字》是“哦,照片,从月亮开始。”也就是说,“明”字的官方写法其实是“赵”。《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呃”的词根是“呃”,“窗户”,“呃”,“度”。““月”和“月”组合成“月”。月光透过窗户照出来,即代表光的意思。”“弦”字的出现是“诗”字在全书中艺彼此的进化过程中出现的。

艺变中,小田“字左边的”“简化为“目的”,出现了“县”的写法。《康熙字典》对“县”的注释是“高东明”。田一恒说:在古代,从太阳和月亮就很明显了。韩以眉来眼去。" "

山东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张东秀老师说:在书法艺术中,为了字体结构的平衡或美观,往往会添加画笔,减少笔。古人这两个名字的写法不能说是错误的,只是书法艺术的创作。

只能在大明湖看到的九大奇观。

最古老的建筑物:北极角

北极角又名北极庙,位于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庙,是道教寺庙。从元代到元朝建于17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乐年间重建。

寺庙建在7米以上的石台上,由前后殿、钟鼓楼、东西船室组成。本殿内供奉着北方接收人真武帝君像,旁边有两张龟寺、四川郡铜像一样,都充满了生动感,口木相传。本殿两面墙上画有关于真武修炼的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一类:明昌宗

height="418"/>

明昌钟素有“齐鲁第一钟”之称,始建于金代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6年),高2.3米,口径1.7米,厚0.13米,重8000公斤。

上世纪90年代从大明湖路北侧钟楼寺钟楼迁移到南丰祠明昌亭内,悬挂于6米高台之上。钟鸣蛙静是大明湖著名景观。

最风雅的景点:历下亭

历下亭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湖心小岛上,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不过,当时的历下亭在五龙潭一带,唐朝末年就倾塌了。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岛上重建。亭中匾额“历下亭”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

最悲壮的景点:铁公祠

铁公祠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镶嵌在铁公祠西侧“听荷”园门内墙上。

铁铉,字鼎石,邓(今河南邓州)人,明建文帝时镇守济南,任山东参政。公元1400年,明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兵至济南,铁铉固守,阎王率公布下,便绕道济南攻取南京。后来阎王势如破竹,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自立为建文帝,再复取济南,铁铉被俘,宁死不降,在南京受刑而死。

铁公祠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年间,山东盐运使阿林保在济南大明湖畔北岸修建了铁公祠,铁公祠的修建,反映了济南人民对忠于职守、誓死卫城的铁铉的缅怀之情。如今,铁公祠已成了大明湖一个著名景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曾绘形绘色地描写了在铁公祠观佛山倒影的情景。

最浪漫的景点:雨荷厅

在大明湖风景名胜区东北岸的南丰祠院内南侧濒临湖岸处,有一厅,唤作“雨荷厅”,红柱雕窗,青瓦飞檐,四周环廊,东西北三面环水,内植荷莲,厅前有一画舫,曰:“天憩舟”。上挂对联:高人喜桐树,君子爱莲花。横批:琴韵荷香。

千年古建:曾堤

历史上的百花堤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任齐州知州时,为方便游览,在大明湖东南岸修建的一条堤路,当时称之为百花堤。为纪念南丰先生,传承那段历史,在大明湖扩建工程中,将南丰桥与南丰祠之间的一段路命名为曾堤,堤上杨柳垂荫,百花飘香,堤两侧湖水萦岸,波涛阵阵,成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十六景之一——曾堤萦水。

相传,曾巩任齐州知州期间,为济南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主持修筑堤堰、疏浚水道、开挖新渠、修建北水门,即大明湖汇波门,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北的水患问题。

济南第一庭园:遐园

遐园坐落在大明湖南岸,为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山东提学使罗王钧创办山东图书馆时所建。遐园布局设计均仿照浙江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格式,四周曲廊相连。建成后因景致清雅,藏书丰富,在当时颇负盛名。遐园内曲桥流水,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称为“济南第一庭园”。

稼轩园与辛弃疾

稼轩园是为纪念南宋抗金英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而立。这组古建筑始建于1904年,原为李鸿章的祠堂,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稼轩祠。

其为传统的官署型三进院落,院内曲廊环绕、古木参天,内有辛祠碑廊、稼轩祠社、辛弃疾军旅生涯文化展等内容,在此可充分感受到辛弃疾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豪迈情怀与人格魅力。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秋柳园与王渔洋

据《历城县志》记载,清代著名诗人王洋渔曾在大明湖畔秋柳园读书会友赋诗,并在水面亭写下了轰动大江南北的《秋柳四章》。

王洋渔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王洋渔6岁入学,8岁能诗,15岁就有诗文出版,17岁应童子试,三试皆是第一名,被誉为神童。24岁时,在济南大明湖赋《秋柳》诗4首。王洋渔创诗论神韵说,被誉为一代诗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文学家。

秋柳园位于大名湖南岸,与历下亭隔水相望,门上悬匾额秋柳园三个大字,由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书写。

园内主体建筑为二层仿古式,坐北朝南。进入大厅,迎面立有王洋渔像,厅内陈列着他的生平、文学成就等。二楼秋柳诗社为文人活动场所,西墙有王洋渔的《泛明湖记》,东墙悬挂着王洋渔会友图。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