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酒圣地茅台镇自古便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写照,域内白酒业盛行,酒企众多,品牌林立,其中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酒企十指可数,赖永兴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老企,赖永兴始终坚持传承“匠”心品质,以百年不变的“真茅味”征服了众多消费者。大消费时代热潮之下,如赖永兴这样有传承、有底蕴的品牌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以匠心精神为魂,以品质为基,借势破圈,跨界创新的赖永兴,也迎来的全新的发展机遇。
公元前135年(西汉建元6年),汉武帝刘彻遣使臣唐蒙出使南越(今广州),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唐蒙尝到了今仁怀一带产的酒——枸酱酒。
至唐、宋朝,仁怀一带已成酒乡,酿酒之风遍及民间,酿制的优质大曲酒盛行于市,更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贡酒,宋人张能臣的《酒名记》,以此酒质量佳美而载入酒史。
到清朝,茅台镇酒业兴旺,道光年间,有“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及“仁怀城西茅台村酿酒全省称第一”的记载,“茅台烧”、“茅台春”、“茅台烧春”、“茅春”等酒名声鹊起,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镇“酒冠黔人国”。
咸丰年间由于战乱生产一度中断。清同治一年(1862年)茅台酒坊在旧址上开始重建,这以后的发展主要有三家作坊,名叫“烧房”,最先开设的是“成义烧房”(俗称“华茅”);其次是“荣和烧房”(俗称“王茅”)、“恒兴烧房”(俗称“赖茅”)。1936年后川黔、湘黔、滇黔公路才继通车给茅台酒的外销创造了良好条件,1944华联辉之孙华问渠扩大规模,窖坑增加到18个,年产量高达21000公斤,其酒俗称“华茅”。
恒兴烧坊旧址
“恒兴烧房”前身为“衡昌烧房”是由贵阳人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台开办,周后因从事鸦片生意破产,酒房流动资金被挪用还债,生产停滞,一拖八年,到1938年同民族资本家赖永初、赖贵山、赖雨生兄弟合伙组成“大兴实业公司”,赖氏兄弟出资八万银元,周以酒房作价入股,扩大规模生产。后赖永初、赖贵山、赖雨生兄弟筹资将“衡昌烧房”全额买下,并于1941年更名为“恒兴烧房”,到1947年年产酒量达32500公斤。其产品“赖家茅酒”也正式定名为“赖茅”,赖贵山亲自设计大鹏图案的商标,题写背标文字说明,并利用赖家其在外地的商号扩大了酒的销路。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1915年,茅酒以茅台公署酒的名义参加了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以其精美绝伦的品质冠盖群芳,一举夺得金奖,并与苏格兰威士忌、科涅克白兰地同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
1952年,为响应祖国的号召,“华茅”与“王茅”、“赖茅”三家合并,成立“国营茅台酒厂”,开启了酱香酒的新篇章。
在前进中摸索,在发展中突破。赖永兴酱酒守正出新,正式开启百年赖茅的“中华永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