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通常所见的黄金本色为深黄色,极像蛋黄的颜色。所谓的“七青、八黄、九紫、十赤”。意思是青色含金七成,黄色含金八成,黄中透紫含金九成,纯金则为赤色。因为金的提纯技术极为困难复杂,自然界也很难找到纯金,故有“金无足赤”之说。通常金含量能达99.99%以上的黄金是极少见的。
可见黄金之所以能显示不同的颜色,这正是由于黄金的成色不同,混人其他金属造成的。制作金首饰的金称为“饰金”,饰金的含金单位叫“金位”,通常用英文字母K来表示,称“K金”。通常每K含金量为4.165%,若首饰上标明18K金,其含金量为75%。
当黄金与银、铂等按比例混合则可变为白色,即为常见的白K金;若黄金与铜等混合后,则显红色,称红K金;当把黄金与不同比例的铜、银、镍和钯等混合后则显出绿色,又叫绿K金。
当今国际上流行的K金首饰,五光十色,琳琅满目,有橘红色、香槟酒色、苹果绿色、莒薄色、黄色、红色、青绿色、靛蓝色、粉红色、紫红色、乳白色、黑色等10几种颜色。
金戒指真伪辨别法:辨质。将戒指拉直后弯折几次,如果断裂或弯曲处有折纹的,是伪品;如果不断,且弯曲处无折纹的是真金。
辨音。真金戒指抛在桌上不会弹跳,只是发出“卟嗒”之声;伪品则会弹跳,并发出当当尖而长的声音。
辨重。黄金比重大(仅次于白金),因此,真金戒指置于手心有下坠压身之感。
辨色。真金表面光滑无麻涩小点,颜色赤黄。
此外,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将戒指放在一块石头上磨擦10余次,然后将一滴45%的硝酸液点试在石头上留下的金道上。
如果金道立即消失则是伪品;如果金道久不消失,则是真金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