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有什么学术成就?
朱熹(1130一1202),字元晦,号晦庵,南宋思想家,理学集大成者。
“理”是朱熹思想的核心。朱熹说理是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他认为“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气是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气是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有迹,是铸成万物的质料。世间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理气关系中,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是主,气是客;理为先,气为后。
朱熹认为运动和静止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动和静不但相对、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他还提出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即“变”与“化”。
他指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之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就会导致顿变。
朱熹运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展开他的认识论。关于知识的来源,朱熹既主张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又不否认见闻之知。他认为穷理离不得格物,格物才能穷其理。在知行关系上,朱熹认为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在朱熹看来,“道心”出自天理或性命之正。人本来就有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侧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自形气之私,指饥食渴饮之类。朱熹认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而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从而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从南宋到清,他的思想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