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23年夏至是什么?夏至是夏天吗?2023年的夏至是6月21日,在古代也可以称为“夏节”和“夏至节”,基本上是每年6月21日或22日的阳历。这一天的太阳照射在地面上,使北半球的白天最长。想知道为什么夏至叫夏至,看看小边的介绍。
夏至2023年几月几日
2023年6月21日是夏至,具体时间为22:57分37秒,阴历五月初四,星期三。
夏至是24个太阳术语之一。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此时,太阳照射路面的位置达到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接进入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
夏至是夏天来了吗?
夏至并不意味着夏天的开始,也不意味着夏天的结束。“夏天”代表夏天是对的,但“至”并不意味着到来,甚至是极端。
夏至意味着最炎热的夏天的到来。
夏至是24个太阳术语中最早确定的太阳术语。公元前7世纪,祖先选择土圭测量日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到7月7日(或8日)结束。
为什么夏至叫夏至?
夏至作为24个太阳术语之一,是最早确定的太阳术语之一。夏至是白天最长的,晚上最短的。这意味着炎热即将到来,它的气候特征是暴雨、梅雨季节、高温桑拿等。
公元前7世纪,人们用土圭测量日影,确定了夏至。据《遵守宪法》记载,“日北到,日长到,日影短到,所以叫夏至。至此,极其如此。大致意思是夏至的名字只代表夏至的节气,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
夏至,太阳照射到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接照射到北回归线。在北京,白天大约需要15个小时。北半球今天得到的阳光最多,几乎是南半球的两倍。这是整个夏天白天最长的一天,晚上最短的一天,通常是6月21日至22日。
夏至结束后,白天的时间逐渐缩短。
科学家们说,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在那之后,它将“撤退”,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夏至结束后,北半球的白天时间越来越少,夏至到来后,夜空星星逐渐成为夏天的星星。古代有句话说“夏至烂了,梅雨当饭”。夏至是江南梅子黄熟期,也是江淮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也就是说,夏至期间,我国很多地区气温较高,作物生长迅速,生理生态需水量较大。此时降雨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也有“夏至雨滴值千金”之说。夏至过后,空气流通旺盛,下午至晚上经常出现雷雨。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日,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那碗细水长流的“夏至面”。夏至面是汉族风俗,现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很流行。清潘荣陛的《帝京岁时代胜》中有记载“是日,家具吃冷淘面,俗称水面也是。民间有句俗话说“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虽然夏至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这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低热量、易制作、凉爽的食物为主要饮食,面条一般是普通家庭的首选。因此,夏至面也被称为“入伏面”。”
结论:以上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夏至,夏至是夏天来了吗”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扩展阅读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2023植树节是几月几日,今年植树节是几月几号”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