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亚飞 编辑|董洁
2017年成立的便利店运营商「中商罗森便利」正进入扩张提速期。据悉,截至今年底,中商罗森便利计划将安徽门店数提升至200家左右,较去年门店数实现翻倍增长。南京地区门店数提升至200-250家,从而使得总门店数达到400家以上。
规模提升同时,中商罗森便利还在进行门店场景改造尝试,一方面与王者荣耀、网易云音乐等IP深度合作搭建主题场景,另并与哔哩哔哩整体包店推出概念店型。此外,还对货架进行调整,加入“新国货”新锐品牌专区,鲜食区也规划加入更多本地特色食品。
中商罗森便利始于南京,2017年罗森与中央商场首次达成合作协议,之后又取得安徽地区的区域授权,从而组建「中商罗森便利」,负责前述地区的日常经营。次年中商罗森便利获得创新工场投资的 6000 万元的 A 轮融资。
向年轻人靠拢
中央商场、中商便利董事长祝珺告诉36氪,在集团内中商罗森便利店事业部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原则上没有跟主要业务融合度的硬性指标,而是定义为“内部创业”,这出于对未来5-10年本土便利店快速发展的前景看好,尤其是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是中商罗森便利着力切入的方向。
从用户画像来看,中商罗森便利15-28岁客群用户占比80%左右,为了迎合中/大学生、年轻白领等主力消费人群,中商罗森便利对商品结构也做了必要的调整。
传统便利店通常有1000个核心SKU,通过18-25组货架进行呈现,并按照零食、饮料、牛奶等类别进行布置,但中商罗森便利目前则在按照不同的IP场景重新组合,在不同品牌中寻找交集,“唤起场景的代入感”,带来“1+1>2”的效果。
中商罗森便利店门店图,图据受访者
一个矛盾的点是,尽管新消费品牌在资本推动下密集爆发,但绝大部分新品牌首选渠道多为天猫、抖音、小红书等线上平台,至于是否/何时进入线下,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线下渠道,多数品牌摇摆不定。
祝珺告诉36氪,初创品牌之所以依赖线上渠道,一方面跟在线下找不到同类渠道有关,也让在于对于初期品牌来说,线下渠道相对线上确实成本更高。但线上、线下融合只是时间长短,便利店对于新消费品牌来说,可以是“城市轻消费”的场景,在传统商品结构之外,便利店可以承载更多国货品牌的存在。
对于多数用户来说,便利店是随拿随走的短时消费场景,但中商罗森便利希望在较短时间内留住用户,并拿出10-20平米做休息区。祝珺表示,这不仅仅是餐饮区功能属性,中商罗森便利计划增加更多跟国货品牌和潮流业态的合作,打造为贴近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体验场景。
便利店的本地化
充分自主经营权、货品选择权,以及罗森总部给予的充分指导,使得中商罗森便利在安徽市场的改造颇有品牌特色。
在选址上,中商罗森便利偏向人流和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主要为写字楼、学校、医院和社区。据悉,针对不同选址,中商罗森便利也在做不同的商品和场景组合,办公室咖啡生活相关内容,以及社区的夜生活相关,用场景化的方式进行改造。此外,到今年底,整体门店形象也会进行升级推出二、三类店。
商品层面,一方面中商罗森会引入潮流品牌,保持每年60%的汰换率,同时也在将中央商场大股东雨润集团食品供应链进行导入,随着门店规模进一步提升,未来计划孵化自有品牌商品。此外,中商罗森便利也对卤味零食等部分商品进行小包装化改造,一改过去悬挂式、大包装的陈列方式,而是以品类区分进行小包装零食的散装售卖。
商品结构调整之外,外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推进当中,据悉,目前中商罗森便利会员数已经超过100万人,同时也在跟罗森点点APP进行合作,线上业务收入比重已经达到15%,并在今年投入推广无人收银方式,目前无人收银业务收入占比在5%左右。
整体而言,前述改造效果不错。据透露,中商罗森便利目前南京地区门店平均日商9000元-10000元,安徽地区6000元-8000元。基于安徽地区的经营业绩,以及中国罗森及中商商场大股东雨润集团在食品工厂的资源,中商罗森预计明年将会在安徽开出鲜食工厂,借此中商罗森将成为安徽区域便利店中第一个拥有自有产业链的便利企业。
目前,中商罗森便利门店自营、联营门店比例约为3:7。基于经营业绩前提,中商罗森便利接下来计划加快扩张步伐,包括计划推出内部合伙人和城市合伙人两个机制,推动门店快速高质量发展的计划,未来2-3年总门店数提升至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