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财有道

【陈启宇】「上海两会」委员陈启宇:本地高校要开放思想,引入社会资本转化科研成果 陈启宇简历

在2019年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星国际联席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带来了数份提案,涉及科创中心建设、医疗人工智能发展、养老等多个主题。

在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日臻成熟,但大数据挖掘仍然有限,数据质量直接制约人工智能系统的深度学习。陈启宇认为上海以往在公立医院做了大量的医疗数据积累,有很好的基础。但在医疗数据的挖掘、使用,以及此基础上打造形成医疗AI应用产品、企业等方面还没有一个特别完善、全面、系统的政策、体系和战略去引领。他希望上海可以加快制定这一系列的政策,尽快成为一个全球性智能医疗的领先城市,更好地服务患者。

此外,有感于美国硅谷、波士顿等地区风险资本和高校等专业科研机构的紧密结合,创新机制极富活力,陈启宇希望上海在场地、孵化器、人才政策等方面,围绕高校VC基金的设立,应出台更多鼓励政策,集聚上海科创成果转化的能力,助推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科创板试点储备优质科创项目。

而谈及科创板的设立,陈启宇更直言这一决策是中国资本市场真正需要的探索,“如果再不及时推出针对中国创新型企业的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板块的话,那我们会面临更严重的科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流失。”

高校成果转化难题有待破解

界面新闻:你今年带来了哪些提案?

陈启宇:第一个提案涉及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以及上海推出科创板试点,希望上海进一步出台政策,鼓励上海本地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与社会资本、专业风险投资基金合作设立VC基金,来深度挖掘上海本地的科研成果。

这方面我们还是很有感受的。为什么美国硅谷、波士顿这两个地区的创新活力这么强?原因在于风险资本和高校等专业科研机构紧密结合,而且创新机制富有活力。复星先后跟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伯克利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全球知名高校进行风险资本的合作和投资,也深度了解这种合作所起到的作用。

上海部分高校有这个意识,但在落实上还存在很多困难。

界面新闻:有哪些具体困难?

陈启宇:一个是高校还普遍存在知识产权等国有资产评定、流失的顾虑,这使很多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或与风险资本的合作有一定困难。

第二个困难来自于资金扶持,现在上海还没有一个完全针对本地高校、科研院所风险孵化VC基金的支持政策。

复星去年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设立了一个风险投资基金,有一些项目在展开。资金主要来自公司自身,我们希望由政府引导,能够有更多元的资金流入,同时起到引领作用,让更多社会资本聚力聚焦高校的知识成果转化。

我们希望上海在场地、孵化器、人才政策等方面,能够围绕高校VC基金的设立,出台更多鼓励政策。这样的话,我们能够集聚上海科创成果转化的能力,助推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同时也能够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科创板试点储备优质科创项目。如果做得好,上海这么大体量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成果,一定可以转化得更好。

界面新闻:为什么选择与交大合作?

陈启宇:上海的高校我们也谈了一些,最后谈下来,我们觉得交大思想开放。如果高校过度顾虑于知识产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的话,很多事情裹足不前。这个思想观念一定要打开。风险资本的推动,我相信能给知识产权成果带来增量和增值。

同时,我们也不能静态地看问题。风险资本进入既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失败,可能意味着原来的知识产权归零,这个很正常。成功,知识产权放大,从100万变成1个亿、10个亿,到时也不能质疑为什么当初选择社会资本去转化而不选其他资本。这些顾虑,都要去掉。

重要的是,真正把知识成果转化的激励落实到教授、落实到课题组去,这方面有很多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可以实现学校或科研机构、科研工作者和风险资本三者共赢。

界面新闻:从企业的角度看,合作的需求是否迫切?

陈启宇:这种迫切不是企业的迫切,而是来源于我们对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还不够及时、彻底感到焦急。

界面新闻:你比较关注我国大健康领域的哪些科研成果?

陈启宇:高校在大健康领域方方面面都有布局,很多科研成果值得往前推进。比如在临床探索中出现新的诊断技术,新的药品开发,新的治疗技术,医疗器械的发展,医疗大数据的沉淀、应用,人工智能,新材料的探索,能源替代等。

高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无论人才、实验室装备、科研能力,都走到了比较前列,有的已经跟世界接轨。现在到了一个点,如果我们能够加快成果转化,可能中国的自主科技创新就会大大加速,而不是只停留在基础科研理论上。

界面新闻:现在也出现了民办研究型大学。

陈启宇:对,西湖大学,复星也是西湖大学的创始捐赠者。从西湖大学我们也能看出,这批从海外回国的一流研究型教授,对于创办这样一所民办非营利研究型大学的理想,他们希望在中国探索出新的办学模式。我觉得,我们以前诞生了北大、清华、复旦、交大这样的知名学校,在新形势和新环境下,也一定能诞生出新的高质量的大学。

界面新闻:怎么看科创板的设立?

陈启宇:设立科创板这个事情非常重要,这将是中国资本市场真正需要的探索。

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经济命脉主要还是在科技创新上,科技创新必然依赖于一大批新兴的创新型企业来担当。这些企业,有的已经是上市公司,在境内境外上市。但还有大量科创企业尚未发展到在A股上市的程度。现在国内科创型企业,在尚未符合A股上市条件的情况下,往往选择到美国、香港上市。特别是香港最近也特别重视创新企业的上市,香港资本市场的与时俱进做得非常好。在这一点上,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推出科创板的话,那优质、优势的科技型企业,未来依然会像今天的阿里、腾讯等企业,不在中国上市,而去其他的资本市场。例如生物医药行业,最近涌现的一些科创型企业,像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企业,都在香港上市,复星旗下的一个制药企业也计划在香港上市。

所以,如果再不及时推出针对中国创新型企业的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板块的话,那我们会面临更严重的科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流失。

肺癌诊断机器人即将结束临床试验

界面新闻:除了高校成果转化,其他提案的内容是什么?

陈启宇:第二个提案涉及如何加快发展医疗人工智能。

上海是中国医疗数据最为发达、集中、健全的地方。上海和北京是中国两个最重要的高水平医疗聚集带,医疗数据的密集度、水平非常高,医院医生的能级非常高。与此同时,上海以往在公立医院做了大量的医疗数据积累,有很好的基础。但今天,医疗数据的挖掘、使用,以及在此基础上打造形成医疗AI应用产品、企业等方面,上海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特别完善、全面、系统的政策、体系和战略去引领。

我觉得,上海应该加快制定这一系列的政策,让上海尽快成为一个全球性智能医疗的领先城市,更好地服务患者。

界面新闻:医疗人工智能将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陈启宇:首先,要把已有的医疗数据进行大批量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基础,训练我们医疗人工智能体系进行深度学习。然后,它可以从几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在老百姓日常的自我健康保障上,经由大数据训练出来的智能医疗系统可进行简洁、高效、快速的信息反馈。现在很多人有一些疾病的话,都会上网搜一搜。如果搜出来的信息背后有大量商业利益或广告性质,就会对患者产生误导。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开放或半开放的基础医疗信息咨询系统。

第二,可以对个人健康进行有效的管理。

第三,这套系统可以成为分级诊疗的工具,让大量基层医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医疗专业知识,让他们得到一定程度专科的医疗技能帮助、辅助。

另外,医疗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标准化影像、病理、检验方面的诊断,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之后,人工智能系统实际上可以对这些诊断实现高水平的标准化。现在这方面诊断都靠人,张医生、李医生,三甲医院、二级医院,诊断水平不一样。

第四,通过医疗人工智能,可以把一些高水平医生的知识和经验提炼出来。过去,顶级医生除了言传身教几个弟子之外,高超的医疗技能传播得很慢,甚至断档,今天很多知名老中医的医疗技术没有传承下来,很多东西就没了。医疗人工智能可以把高水平医生的经验留下,更高效能地传播给下一代。

界面新闻:这些在技术方面已经实现了吗?

陈启宇: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市场上包括复星在内,已经有一些企业拿出了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产品,但因为涉及医疗,一些产品还在国家药监局审批注册。我相信,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审批注册之后,这些医疗人工智能的产品就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患者。另外,医疗人工智能有助于将社会医疗资源的投入、使用进行最优化和高效化,合理控费,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界面新闻: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比较引人关注的是手术机器人。

陈启宇:复星和美国的合作伙伴、全球领先的手术机器人公司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有十多年的合作,以往复星在中国帮助美国直观医疗进行产品注册、医生培训、销售等。近两年,我们基于双方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上海成立了合资公司——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直观复星将来做两件事,一个是整个直观医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深度运营;第二,面向全球研发、制造、营销下一代小型化医疗机器人系统。我们推的第一个产品将是肺癌早期诊断的机器人系统。

肺癌早期诊断的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大量研发、专利覆盖,集成大量的先进科技。同时,肺癌诊断机器人也确确实实发挥先进科技极大的优势。现在在临床手术上,不需要进行以前的“大开刀”,即开胸、开腹等,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之后,手术造成的是小创伤,两三天就可以正常工作生活。

界面新闻:去年11月首届进博会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在注册中?

陈启宇:手术机器人是一代一代研发的。进博会那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新一代的技术,现在已经完成产品注册。这也是我们国家法规要不断改进完善的地方,别人已经研发出下一代,而我们还在注册上一代。这两年,我国审批注册方面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

界面新闻:肺癌诊断机器人的研发现在到了哪个阶段?

陈启宇:在澳大利亚、美国的临床试验已经快要结束了,到中国的话,还需要收集新的中国临床试验的数据。

界面新闻:在中国上市大概要多长时间?

陈启宇:大概需要两三年时间。

进博会影响深远

界面新闻:其他提案涉及哪些内容?

陈启宇:涉及长护险、长照险等。现在上海是一个老龄化矛盾比较突出的城市,老人和子女普遍分开住,还有很多子女出国不在上海,上海老年人的健康照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课题。护理人才短缺,在人才培训、上岗、报酬等方面,他们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也是一个问题。

界面新闻: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你比较关注哪些方面?

陈启宇: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上海过去一年的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绩,特别是上海进博会的召开,当时举办得非常成功,事后来看,影响深远。

应勇市长提到,上海2019年的工作,经济增长是有压力的,但更加要深度布局短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动因,明确上海本地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其中,科创、自贸区新片区提到了很多,我认为进博会的持续召开对上海来说是件大事、是件好事。

去年我也全程参加了进博会,复星和海外企业共同办展。进博会可以吸引全球厂商更深度关注中国市场,吸引全球投资到中国市场。来参会的都是全球重要企业,如果我们能通过进博会邀请这些全球重要企业的全球层面CEO、区域CEO多到中国来,多看中国的情况,多跟中国的客户交流,那么对上海下一步的经济发展也非常有利,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也能得到巩固和提升,直白的说,有利于上海本地的招商引资。

界面新闻:复星在首届进博会有哪些收获?

陈启宇:收获很大。我们和海外成员企业联手办了一个展台,受到很大关注,在医疗大健康方面,我们展示了一部分海外布局合作的产品和企业,最受瞩目的还是手术机器人。未来在进博会上,我们会聚焦更多新技术产品。

界面新闻:2018年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对此你有何建议?

陈启宇:2018年,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关怀更多、更深入。整体来看,和浙江、广东等地相比,上海民营经济的分量、活力、空间依然不够。在现在已经取得的成就上,要进一步让民营企业在上海扎根扎得更深,特别是科创型民营企业,要留得下来,扎根成长。

另外,上海如何支持、扶植本地民营企业更好走向全球,帮助上海本地企业有更强的全球竞争力,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包括人才、各方面成本、办事效率。这些方面,还要进一步向全球标杆靠拢。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陈启宇,陈启宇和郭广昌的关系,陈启宗个人资料简介,复星陈启宇”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