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国企改制不是私有化,而是市场化导语: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于3月21日-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出席“公司治理与企业改革”讨论,就国企改制的目标与路径发表观点。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两会”后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旨在“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
“公司治理与企业改革”环节由WPP首席执行官苏铭天爵士主持,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雀巢集团CEO保罗-薄凯、彭博有限合伙企业董事长高逸雅、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就本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与突破点、国企改革中需要哪些配套制度等问题展开讨论。
以下为赵令欢发言要点:
国企改制不是私有化,而是市场化
弘毅投资过去12年的重要业务模式之一是国企的改革,在我们所投资的八十多家企业中,国企就占了近三十家,是我们时间最长、案例最多、体会也很多的投资模式。以前大家习惯称之为“国企改制”,而十八大给它一个特别响亮的名字“混合所有制”。作为实践者,我们对改革的重点、难点也有诸多体会:
第一,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让中国企业更有竞争力,包括国家拥有的企业。这是讨论具体方案和路径的前提。
这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很重要。如果我们回顾一下理论界、企业界的讨论,焦点往往与此有关。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这一核心目标确定之后,很多争论实际上就可以形成共识。比如,大家担心这一轮改革会成为私有化的过程,但我们认为,国企改制的目的从来就不应该是私有化,而是帮助企业建立市场化的机制体制,长期稳健发展、提升企业价值。
弘毅作为股权投资者,本身就是以企业的管理为专长的。而我们基金的资金来源本身就是多元化的,管理着全国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美国、加拿大的政府养老金,等等,这些多元化的资金,通过弘毅这样专业化、市场化的机构,帮助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市场化不仅是国企的事。弘毅的另一种业务模式是大型民企成长,通过注资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提升竞争力,可以说是“民企改制”。怎么改?同样是往更市场化的方向改。我们曾经投了一家南京的制药企业,原本是一家典型的本土民营企业,我们携手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有熟悉国际规则的机构投资人作为伙伴,企业就会更快地被国际资本市场接受。
第二,不能简单地以数字论“国有资产流失”。社会上对于国企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担心是国有资产流失。作为实践者,我特别想讲一个观点:以我们所参与的30多例国企改制为例,从数字看,企业价值不断提升,利税额、就业数字大大增加,老股东、新股东、员工、社会都由此获益。但如果因为改制后企业价值提升了,就说当年是国有资产贱卖了,我们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正因为通过改制建立了市场化的体制机制,给企业家和团队以阳光透明的激励,让团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这个企业才变得很好。
第三,改革过程必须阳光、透明、规范。怎么去解决改革过程中的种种担心,好比说中饱私囊、腐败?这些担心都是有道理的,在现实中也时有发生。我们的经验是,改革过程一定要阳光、透明、规范,依法、依情、依理,但最重要的是放在太阳底下晒着,整个过程和程序都是透明的,让相关机构、政府、社会来监督。
第四,管理层持股是关键的制度安排。改制方案设计完善之后,具体实施要靠企业家和管理层的努力。为了得到好的结果,我们建议一定有适当的管理层持股。
企业要做好,管理层是要扛最多责任、担最多风险、做最多贡献的人,但中国法制还不健全,企业治理历史还不长,如果管理层利益和企业、股东利益不能保持一致,要想做得规范是有很大挑战的。我们希望,管理层可以在阳光透明的激励下,为企业发展努力打拼。因此,管理层持股不仅是具体分配问题,而是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制度安排。
关于弘毅投资
弘毅投资成立于2003年,为联想控股成员企业中专事股权投资及管理业务的公司,目前管理资金总规模超过460亿元人民币,集聚全球带着资源的优质资本,专注于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围绕城镇化、消费升级两大主题,已在医药健康、机械装备、消费品及渠道、文化传媒、金融服务等领域投资于近80家中外企业,包括石药集团、中联重科、中集集团、苏宁云商、城投控股、锦江股份、PizzaExpress(英国)、STX(美国)、Deem(美国)等,并通过引进市场化治理机制、输出先进管理经验,推动一批中国企业成为行业乃至世界领先企业。更多信息,请浏览: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