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图|李西廷
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1
对重症患者而言,呼吸机可以说是「救命稻草」。
此前,全球呼吸机市场一直被来自欧美的呼吸机制造巨头「统治」。当欧美陷入疫情的泥潭后,国产呼吸机突然成为全球紧俏商品。
「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驻中国的大使直接打电话给我,我们已经给了几百台了,但他们还想要更多。」从疫情暴发起,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接过很多政府官员、医院院长的电话,都是要呼吸机。「一开口就是要几千台,要得很多。」
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迈瑞医疗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车间每天 24 小时没有停歇,除了一线工人加班加点,公司全体行政人员、营销人员也纷纷去工厂帮忙,甚至一些高管都到生产线去帮忙拧螺丝、贴标签了。为了生产救命的呼吸机,迈瑞医疗算是拼了。
迈瑞交付意大利的首批设备(局部)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西廷曾表示,「迈瑞医疗在中国院用有创呼吸机出口占比达 60% 以上,而排名第二的国产品牌出口占比仅有不到 2% ,绝大多数国产品牌出口占比不到 1% 。」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有出海能力、有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的中国呼吸机公司并不多。
然而,随着海外在呼吸机等医用设备方面的需求急剧攀升,现在国内许多医疗器械企业纷纷开始将产品出口欧美。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生产商出口了质量不达标的设备和产品,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对此,李西廷也感到担心。
他说:我们在欧美已经做了十几年了,很清楚海外市场的两个关键,一是产品的质量要合格,还有就是售后服务和支持体系要完善。如果无法在这两个方面做好,就把自己的牌子砸了,以后也没法再进到相关国家的市场。我最担心的就是把中国制造的牌子砸了。人家不说你这个公司不好,他说你中国制造不好。所以我呼吁中国的医疗器械生产商要为自己的品牌,也为中国制造负起责来,一定要保证中国品牌的质量。我们走过一个痛苦漫长的过程,中国品牌在全球得到了基本认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医疗器械更应该给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增光添彩。迈瑞的呼吸机原则上没有涨价,不会去赚这种不该赚的钱,但成本上是有些增加的。迈瑞从大年初二开始安排加班生产,很多员工至今无休。我也经常会去光明的生产车间去检查督促工作。医疗器械是人命关天的事情,绝不能儿戏。
2
说到迈瑞医疗,就不得不提到公司创始人李西廷。光环背后,李西廷披荆斩棘的一路可谓充满了艰辛。
李西廷
1951 年,李西廷出生于安徽砀山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18 岁那年,得知需要工程兵援建湖北神农架山区,李西廷报名参军。
1973 年,李西廷从部队退伍,恰好赶上了十年动乱中唯一的一次高考。工农兵出身的他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李西廷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从事物理研究工作。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八十年代初,李西廷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法国巴黎留学了两年半。
1986 年,中科院和美国的一家高技术公司合资成立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高科技医疗器械公司。由于李西廷的专业符合,于是被中科院调到了安科公司工作。
在安科,李西廷跟医院接触很多。当时,他发现外国人把中国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垄断了,价格还卖得非常贵。于是,李西廷特别希望能有中国企业打破这一局面,否则中国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可能永远解决不了。
1991 年, 40 岁的李西廷已经成为安科的主要技术骨干力量,那时候他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为了实现梦想,他决定辞职创业。于是,李西廷拉上了徐航、成明和等同事一起成立了迈瑞医疗。
图片来源:天眼查
在那个年代,创业是件非常难的事,很长一段时间,迈瑞医疗都处于资金困难的阶段。在接受采访时,李西廷曾说,「我们找深圳科技局的财务处借过钱,也找商业银行贷过款,甚至还跑到美国华尔街去融资,吃过很多闭门羹。人家说你一个中国公司,没品牌,技术也没有优势。」但庆幸的是,李西廷扛了过来。
创业起初,一穷二白的迈瑞医疗与许多企业一样,靠医疗器械产品的代理销售起家。积累第一桶原始资金后,迈瑞医疗一点点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在请不起人的情况下,公司创始成员亲自动手搞研发。迈瑞医疗的产品战略是低价杀入市场,在当时来看,一个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只要能迅速占领市场,已经是不错的成功势头。
迈瑞医疗呼吸机(左)、监护仪(右)工作现场
2000 年左右,迈瑞医疗自主研发产品销售达到 1 个亿,这时候,李西廷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从模仿式研发全面变革为自主创新,由此迈瑞医疗实现了多元化产品的布局。
几乎与此同时,李西廷开始想要做出口贸易,他说,「迈瑞产品如果只在国内卖,水平提不高,必须在美国、西欧这些高端大市场有所表现,才能有真正的发展。就像打篮球要去 NBA 打,打拳击要跟泰森打,才能提升自己的水平。」
经过一番折腾,迈瑞医疗的产品首先进入到了门槛较低的欧洲市场。由于价格便宜,卖得还行。但在美国市场却遇到非常大的挑战,几乎不成气候。为了打开国际市场,提升企业影响力和信赖度, 2006 年,李西廷带领迈瑞医疗登陆纽交所,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医疗设备公司。
李西廷表示:迈瑞的目标非常明确,通过并购,第一拓展产品、第二拓展渠道,第三获得新技术。上市后,李西廷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和强大的整合能力,带领迈瑞医疗走出了深圳,走向了世界。2014 年,迈瑞医疗海外市场的销售已占据到其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2016 年,迈瑞医疗完成 33 亿美元的私有化交易后从美股退市,并开始了回归 A 股之旅。关于这样的做法,李西廷解释说:2016 年,公司已经逐渐有了品牌影响,美国和西欧大部分顶级医院在用迈瑞的设备,这时候不再需要纽交所来支撑品牌,加上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逐渐健康,我们认为回到本土上市会对公司发展更有利。中国医疗仪器市场发展比国际市场发展快很多,当时美国市场是个位数的增长,中国保持每年大概 15% 的增长。
「毋庸置疑,我们当初做出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成功登陆 A 股市场是迈瑞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也是迈瑞新的起点。境外资本市场有时候对中国公司并不友好,一些虚假的做空报告,都需要花费大量的力气去请律师调查,这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大量的成本。回到 A 股上市,公司员工感到耳目一新,骨干员工拿到股票激励,团结了公司核心人才。在A股上市对迈瑞在国内市场也有很好的品牌推动。国内的资本市场监管对我们也有监督鞭策的作用。迈瑞到 A 股上市不是来圈钱的,我们上市就和参加市场竞争一样,在严苛的监管下才能够健康成长。你可以看到我们的现金流一直比较好,我们每年的净现金流入都大于企业利润,我们也会让股东分享到企业经营成果。」
受疫情影响,迈瑞医疗今年利润大增,股价大涨,截止 4 月 14 日,总市值达 3172.95 亿元。
迈瑞医疗
3
由单一产品拓展到多产品线,由国内市场打入全球市场,由低端产品延伸至高端产品。如今,迈瑞医疗已成为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迈瑞医疗产品覆盖中国近 11 万家医疗机构和 99% 以上的三甲医院。那么,迈瑞医疗的成功因素究竟有哪些?
一、敢于投入研发,重视高端技术人才。李西廷说,「创新是迈瑞的基因,也是我们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我理解的创新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笨功夫,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厚积薄发的过程。」自公司成立以来,迈瑞医疗每年都要把 10% 以上的年营业收入用于研发,这种投入在 A 股上市公司可谓罕见。值得一提的是,迈瑞医疗的研发投入主要是投向人员工资。在李西廷看来,顶尖技术人才比研发设备更有价值,人才是迈瑞最大的竞争力。在接班人计划中,李西廷明确表示:第一,不用空降兵。第二,凡是高管的直系亲属、二代,我们不用。我们要用第三种人——自己培养的骨干。
二、十分注重品质和服务。李西廷表示:一个公司要生存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好的产品支持,才能打胜仗,这正是迈瑞的强项所在。迈瑞医疗始终坚持把质量控制摆在第一位,公司拥有高效率的产品开发能力,针对不同市场差异化的需求,能做定制化的开发,一些外国企业需要 6 年时间开发的产品,迈瑞可能两年就够了。其次,迈瑞医疗拥有全球深度覆盖、专业服务的销售体系,能迅速抢占全球市场,为用户提供一切贴心保障。即便是在常年战乱的国家,迈瑞的身影也从不缺席。只要有利于客户的,迈瑞会不惜一切代价帮客户实现,在客户面前,迈瑞字典里没有「吃亏」二字。
三、有着良好的企业文化。迈瑞医疗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导向、以人为本、严谨务实、积极进取」。李西廷说:在思想上我们始终认为自己是在经营一家企业,而不只是做一门生意。做生意做一单赚钱就很高兴了。但做企业需要掌握核心技术,要符合国家政策,要讲究合规经营,要跟着市场节拍,不能只看一时一事的得失。我们坚决远离造假、不正当竞争和腐败现象,一旦发现经销商与医院有不正当关系马上取消分销资格,情愿在某些时候吃点亏,也要合规合法。是这个时代和社会成就了我们。我们应该积极地反哺和回馈社会,不仅仅是公益和慈善,更应该做到企业的本份——稳定、良好的经营企业,合法纳税。只有稳定的税收,才能更好的加强基础建设,改善民生和环境,增加广大人民的幸福度和满意度。
李西廷
4
在 2020 年 1 月的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颁奖典礼上,对于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评审会给出了这样的获奖评语——「中国第一代医疗器械开发人员,中国医药行业十大领创人物,中国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医疗设备企业的创业元老和灵魂人物。他带领迈瑞创造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史上诸多第一,也是全球医疗设备的创新领导者之一」。
尽管迈瑞医疗已成为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但在李西廷看来,迈瑞还是一家很小、很年轻的公司。他甚至认为自己还不算是一个企业家,就是一个企业的负责人。
谦虚的李西廷在接受采访时曾讲到:迈瑞的法宝就是坚持做企业的心态,不松懈、不去走捷径,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下笨功夫。我一直认为制造业是一门「苦功夫」,是「刀刃向内」的苛求和坚持。特别是我们医疗器械关乎人命,不容许一点点的失误和马虎。
资料来源:
1.全世界都来中国找呼吸机!有车间从大年初二至今24小时开工,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2.迈瑞医疗李西廷:用笨功夫苦功夫细功夫诠释新时代深商精神,证券日报网,赵琳
3.快!生产!国产呼吸机成全球「救命机」!但这个关键问题急需解决,21世纪经济报道,唐唯珂
4.探访呼吸机生产线!订单排到6月 ,24小时开工,高管上阵拧螺丝,员工人数翻倍,新华网
5.「不会讲故事」的迈瑞医疗,如何讲好千亿市值的猜想,经济观察报,温淑萍
6.独家专访 | 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呼吸机出口火爆,海外订单越多越要保品质,深圳商报
7.2000亿创业板龙头!董事长:靠这些「笨功夫」走向世界,证券时报网
8.40岁创业,近30年将公司市值做到2000亿,他认为自己还不算企业家,中国企业家杂志,李秀芝
9.让更多「中国智造」守护人类健康,深圳商报,苏海强
10.李西廷:「医疗界华为」领军人,决策,姚成二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 | 大军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