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财有道

【许燎源】“物感主义”来兮!许燎源来了!

文/田金双

老子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人,向来讲求“天人合一”。

身为当代知名艺术家,许燎源先生将创作还原到一个最基础的层面:“物”。他的几乎所有作品表明,30年来他所痴迷的创作重心是“物”的开启。从早年的高分子材料编织、釉下彩陶器、不锈刚浇铸到近年的琉彩艺术、毛砖装置、新概念建筑、综合材料制作,“物”的开启成为许燎原一以贯之的指向。当然,它也贯穿了许氏涉猎的各种领域:绘画、家俱、酒器、摆件、装置、包装、建筑、雕塑乃至书法、家装和围巾,等等。

纵观许氏作品,他的作品无一例外是“新物”,异色、异形、精微或者雄浑,闪耀着异在的光芒。这也让这些物非同凡响,是每一物在“物感”创造上的“新”。可以说,它们活性闪烁,直击人心,充满灵性,或者说神性。这就是许燎源本人一再强调的“物感主义”。

凭心而论,这种感觉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和老子的“道”。甚至让人联想起明时大儒王阳明“七日格竹”的典故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换言之,许燎源的“物感主义”更像“天人合一”和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新突破。

《道德经》有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纵观许燎源的“物感主义”亦是如此。或者说,中国古典主义和现代元素在许燎源身上充分得以体现。

12月24日下午,“许燎源艺术文献展(1993年至2016)”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开幕。此次“许燎源艺术文献展(1993年至2016)”是中国当代本土艺术流派“物感主义”的首次社会发布。

此次文献展集中推出了许燎源在1993年至2016年间,以物感主义为指向的标志性艺术创作、设计手稿、光盘、杂志、教学制作现场、活动照片、影像资料以及相关的艺术理论、评论、研究文献。参展艺术品数量多达600余件,横跨绘画、雕塑、装置、陶艺、建筑、家具、综合设计等多个门类。展览现场规模宏大,展陈装置覆盖了整个博物馆空间,使博物各区域勾连成一个巨大的展场。展览现场发布和展示了许燎源及其团队23年来在“物感主义”路向上探索推进的轨迹、节点、历程与业绩。

对此,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吴兴明先生如是认为:“许燎源的‘物感主义’有别于其他艺术,体现出一种新气象。”而著名学者、艺术批评家汪帅先生则表示:“物感物,物感我,物感非,非用之用,非能之能,物感主义做尽天下文章,物感主义拯救艺术危机。”

换言之,“物感主义”就是许燎源先生一个人的艺术史,或者说一大批艺术家的艺术哲学。这亦是“物感主义宣言”。

在展览开幕式现场,相关艺术家、评论家还首次对外发布了“物感主义宣言”。“宣言”认为,时代对当代艺术的期待“是在现代性危机的背景下人与物自由关系的重新开启和出场”,因为在今天全球性的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已经演进为人与“物”根本关系的危机。“宣言”认为,要走出这一危机,我们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与“物”在功能性关系之外另一种关系的创造性开启——“比如在音乐中心灵与旋律之间的律动关系,在山水中人与物之间的融入关系,在物色欣喜中人与物相互映照的关系,在种种创造性涌现的新物的惊喜中人与物相互朗照和敞开的关系”。“宣言”认为,“这是今天艺术不同于科技的独特使命”,并呼吁各种艺术家、评论家、社会力量来共同承担这项事业。

对此,土耳其Hacettepe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伊斯坦布尔藏书票协会主席哈瑟普·佩克塔什先生亦给出高度评价。他说:“许先生也是一个非常棒的艺术家。意大利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马西莫唯格纳力说过,如果你找不到这一样东西的话,你就要去设计它。他同时还有另外一句名言:一个设计师应该设计从一把勺子到这个城市的所有的东西。许先生是你们国家里面最伟大的一个设计师。”

更为值得称道的是,纵观许燎源的“物感主义”作品,绝非常规意义上的观念追瓣或者以噱头取胜,相反,作品中体现出一个更根本的方面,即现代艺术在物感开启上的不懈创新。而这,亦一个富有真知的当代艺术家的精髓所在。

相比其他艺术家,许燎源的“物感主义”中更多“自然”、更多老子的“道”、禅文化和“天人合一”等文化在艺术领域中的创新和运用。也正因之,纵观许燎源的“物感主义”作品,更多神性,更多灵性,更多新意。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有感此次“许燎源艺术文献展”,我们大可以如是做出定语:“物感主义”来兮!许燎源来了!“物感主义宣言”背后艺术创作的灵性已然复活。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许燎源,许燎源白酒设计作品,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