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财有道

【新出行】【新出行】创业者扬言要做折叠车,这生意靠谱吗?

本文是【新出行】系列文章的第七篇。作为城市自行车的分支,两轮折叠车又是什么鬼?

名为“银河”的折叠车没能在7月19日的发布会上正式亮相,不过这款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布的整车依旧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虽然隶属城市自行车当中,但折叠车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折叠车是个小众“玩物”,但却有着极度垂直的用户群。国内使用折叠车的人多为入门级的城市骑行爱好者、初中生或是白领,他们多以短途通勤为目的,年龄一般在18至35岁之间,这个用户群的年龄跨度较大,其中以女性居多。

由于折叠车在行业中不同于山地车,故其并无单独的垂直分类,无法统计每年详细的生产量。

截至目前,折叠车按档次大致分为了以下三类:

  • 高档:太平洋、燕鸥;
  • 中端:大行、欧亚马、喜德盛、捷安特、美利达;
  • 低档:永久、凤凰及若干杂牌小厂。

由于切入这个细分行业的时间最早,且价格和品质都有保证,大行成了这个市场中的“领头羊”。售价在¥1000~¥4000之间的大行满足了入门级城市骑行爱好者和白领的需求。而单价在¥800以下的低档车主打性价比,占据了学生和部分女性群体。

折叠车在制造上要考虑轻重、性能、折叠效果、耐用及安全性五大问题。相比自行车,折叠车有许多专属化的细节设计,这其中包括折叠器的技术、车架的几何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专属化的零部件设计等等。别看小,但它依旧是一款集高技术含量的两轮设备。

人们使用折叠车的场景被划分成了两类,一是短途出行,瞄准的是1~5公里之间的距离。二是标准的“4+2”出行模式,即汽车+折叠车的组合。基于这两种使用场景,折叠车被拆分成了脚踏和电动两种。

创业公司在给产品定位时,多会以“4+2”的出行模式为卖点。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模式几年前便开始在欧美走俏,不过欧美的“4+2”和国内截然不同。

前者的“4+2”多以汽车+山地车的形式存在,人们开车到了郊外,卸下山地车,在运动的前提下挑战极限。而国内的“4+2”多为解决路面拥堵的plan B,几乎和健身、环保没有任何关系。

根据以上的行业信息,我们不难预测,人力脚踏的折叠车对创业公司来说是件极其“费力不讨好”的麻烦事儿,传统品牌已饱和了市场需求。值得一提的是“4+2”模式,这种能保持出行效率的方式更容易被人买账。

试想“4+2”存在需求,故电动的折叠车将成为主流。当人们习惯了高速的出行之后,会对人力脚踏的出行产生抵触。在我试骑过

我忘了上次见到有人骑折叠车是什么时候,但那个人是个新自行车创业者。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新出行,新出行app日照最新版,新出行app下载”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