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整个团队花了一天一夜来上线专属保险产品,在监管那里也很快完成了报备审批。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值得炫耀的,非常时期整个保险业都在尽力发挥行业积极作用。”一位保险机构产品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事实上,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在这个被疫情包围的春节假期,上至银保监会,下至保险公司的普通员工,整个保险业都在加班加点,用包括赠险、捐钱捐物、开设在线问诊、简化理赔流程等各种方式来驰援抗击疫情工作。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3日,有超过40家险企通过赠送专属保险的方式,为抗战在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政府人员、武警官兵、媒体记者等各类“逆行者”保驾护航,其中最普遍的针对一线医护人员的赠险人均累计最高保额就超过千万元,而所有赠险的风险保障总额则超万亿元。
同时,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1月30日16点,保险业此次捐赠的款项和物资已经超过2亿元;理赔方面,已有20多家保险公司完成专属赔付,赔付金额逾百万元。
超万亿元保额守护“逆行者”
在疫情爆发之时,前线的医护人员、政府工作人员、武警部队、媒体记者等成为最美的“逆行者”,为了给这些前线“战疫”人员保驾护航,免除其后顾之忧,众多保险公司纷纷对这些特定群体赠送保险保障。
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2月1日称,保险机构向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捐赠保险保障,风险保障总额超万亿元。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3日,至少有超过40家险企采取了赠送专属保险的方式来驰援一线人员。
从各家险企方案来看,由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费用由政府兜底,因此此次赠险的保险责任主要为类似重大疾病保险的确诊即赔以及意外及确诊之后的全残、身故责任,覆盖对象除了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外,还包括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政府工作人员、武警官兵、媒体记者、武汉火神山及雷神山两所医院一线建设者、寄送救灾物资的物流人员、湖北省的电力抢修人员等,单人最高赔付额在20万~100万元左右。保障期间有的为疫情期间,有的则为一年,也有可以进行保障期间回溯的,例如中国太平的赠险保险责任就向前追溯至疫情开始之日起。
根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这超过40家险企的赠险中,主要针对的是一线医护人员,按照最高保险责任相加,一名一线医护人员的最高保额超过2000万元,其中针对在湖北医护人员及各省援助医疗队伍人员的保额超过1000万元。
多举措驰援“战疫”
事实上,在新设专属保险保障之外,保险业还做了很多。从疫情爆发初期,保险业就迅速响应,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疫情措施,第一时间出炉了众多惠民举措。
中国保险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邢炜近日表示,这些措施包括启动应急预案,开通24小时客户报案热线,开设理赔绿色通道,取消药品、诊疗项目、等待期、免赔额等限制,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纳入理赔范围。
1月26日,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 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出险理赔客户要优先处理,适当扩展责任范围,应赔尽赔。
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数据,截至1月30日16点统计的数据,已有20多家保险公司完成专属赔付,赔付金额逾百万元。
保险业还积极扩展现有保单的责任范围,多家公司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引起医疗、身故等责任纳入保障范畴;其他比如意外险、旅游行程取消险等险种也考虑了感染肺炎的情况。
例如,交银康联人寿就在其原有的团体意外伤害保险责任上,根据应对疫情需要特将保险责任扩展至感染新冠病毒引起的身故、伤残及ECMO(体外膜肺氧合)保险金。
除此之外,保险机构还通过捐款捐物、开通在线问诊、开发疫情地图、担任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志愿者,以及通过旗下的医疗资源等各种方式驰援疫情抗击工作。
邢炜介绍称,截至1月30日16点统计的数据,预计行业此次捐赠的款项和物资已经超过了2亿元。这些捐赠主要借助慈善机构等途径实施,也有直接捐赠给特定医疗机构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捐赠款项,一些公司还从海内外采购了大量防护手套、口罩、药物等急需品。
在线问诊方面,多家保险机构提供了在线问诊服务,既避免前往医院的交叉感染,又能让民众得到准确及时的专业医疗服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抗击疫情方面,保险业能做的其实比较有限,目前也已经做了各个方面的工作。他建议,除了目前这些,在疫情还未完全消失之前,网购的消费方式将成更重要的方式,保险业可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在企业的支持下,更多为网购等新经济渠道背后的服务人员提供相关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障,帮助降低疫情对日常生活消费的冲击。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建议,除了保险公司的负债端,在资产端,也可以由保险资金对接疫情抗击工作相关的医疗科研企业、医疗用品制造企业等,提供金融支持,满足其合理的相关融资需求,而针对这样的保险资管产品,监管也可以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审查注册。
科技织起远程理赔“防护服”
疫情期间,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成为重中之重。中国保险业协会在1月27日的倡议中,简化理赔程序,增加线上理赔,减少线下理赔,避免不必要的理赔接触就成了一条重要的倡议内容。
非常时期,各家险企的保险科技显示出威力,“闪赔”、”秒赔“等线上赔付服务不仅避免了理赔接触,也让消费者得到更快捷、便利的理赔服务,织起了远程理赔的“防护服”。
而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有险企已要求之前需要走街串巷的代理人尽量不要面访客户。“我们目前的晨会、回答客户咨询等都通过在线形式进行。我们团队成员也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可以‘充充电’。”一名寿险代理人团队长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过,在代理人进行保险签单时,为了满足双录要求,面访无可避免,有险企建议双录时代理人及投保人可戴口罩。
业内人士表示,在保险科技的进步下,今后应更进一步发展线上展业、线上理赔等,朱俊生也建议,在减少人员接触的情况下,能否淡化双录的要求。“保护消费者有很多选择,双录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政策需要考虑到公司以及消费者因此增加的成本。”朱俊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