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说一个道理:
需要花时间精力去学的东西,不要随便安利。
想说清一个道理,并不容易。
开始吧。
一
当你看到一篇很棒的文章,兴冲冲推介给别人,别人不一定有与你一样的感受;
当你学到一项有用的技能,乐颠颠安利给别人,别人不一定有兴趣和耐心去学。
前者还好,文字带来的共鸣本就因人而异,感受不同很正常,也不会影响什么。
但后者,这类需要花时间精力去啃的东西,非常不适合推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认知偏好。
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你的推荐除了给对方增加一瞬间的压力,很难达到理想预期。
大概率结果是:当面客气接受,很快抛之脑后。
二
好,退一万步,对方真的听进了你的建议,并且去实践了,那么其后续遇到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你负责答疑解惑。你,准备好负责到底了么?
很多人开口安利时,可能根本没想那么远,只是非常单纯,想让朋友也获利。
但你能获利,不代表朋友也能获利。
因为,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效果有可能天差地别。
主动学习,是“自己想要”,那当然会为了目的,拼尽全力,遇到困难也会想尽办法去解决。
而被动学习,是“不得不做”,别人推一步,才勉强走一步,随时会有畏难与抗拒情绪,只想着依赖别人。
三
很多人的安利,都是自嗨式安利。
打个比方:
你刚学会如何为家庭配置商业保险,觉得很重要很必要,于是想给完全不懂保险知识,却随意买了保险的亲戚,推荐这个课程,想让他更加科学地配置险种。
但实际上,事情往往这样发展→亲戚直接问你该买什么保险,需要多少钱,不能理赔怎么办等等,有可能完全把你当做保险员,自己完全不想费脑。
最后,你也懒得说了,爱咋咋。
再打个比方:
你向朋友介绍了一种省钱方式,因为你觉得很简单很方便,不用可惜了。但在对方那里,可能会出现很多疑惑:操作起来步骤太多了吧?真能省钱?什么原理?靠不靠谱啊?没必要吧?好像太麻烦了……等等。
于是,你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说明这些。但很有可能,最终对方还是放弃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很简单。
因为,这些推荐,本质都是你的“强塞”。
而被你推荐的人,自身缺乏兴趣动机。就算学,也是被动学习。如前所说,被动学习,难免有畏难抗拒情绪,那当然学不好,遇困难就很容易回头依赖推荐人。
谁让所有相关知识都来自于你呢,不找你找谁?就算找客服找度娘,也得是你解决不了之后的b计划。
这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不是自找麻烦?
这就是自嗨式安利的弊端之一。
不怕麻烦可以继续,怕麻烦的还是算了。所以,推荐前,首先要认清你自己是什么样的品性。
尤其是推荐需要费脑的东西,既说出口,就要负责到底。不想负责,就别推荐。
四
我们都知道,成功的企业家往往有一个品质:
凡事做了再说,很少瞻前顾后。
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就算失败,也是暂时的失败,因为个性使然,不撞南墙不回头,他们最后总会成功。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就是此种特性的典型。不怕输,不怕丢脸,不怕重头再来。
(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她一万多字的自述演讲,这里不展开。)
但做了再说并不适合所有人。
没有为自己的莽撞兜底的能力,没有敢于承受失败风险的魄力,没有吸取教训不断学习精进的韧性,一味做了再说,便只是个没脑子的愣头青。
少年漫里典型的热血主角,如路飞,樱木,鸣人等,乍看好像都只会凭本能行事,只有一腔孤勇,只会闯祸。
但凡事还得看最终结果。
结果多半都是好的,其行为就不可能完全没道理。
我们既不是成功企业家,也不是热血主角,而现在说的又是普通生活中的安利行为,所以提上面的例子,只是想说明:
对普通人来说,凡事过过脑,想通了利弊,才能与他人链接。
读书,学习,动脑子,费精力,本来都只是自己的事。
五
我有过这样天真的阶段,即:既怕麻烦,又热衷安利。
总认为我发现的好东西也要让好朋友感受,不然就亏了。
还总认为,我看到的感知到的才是对的,别人都是邪教。
记得上学时背课文,我发现读出来,更容易记住。但有的同学会选择默读。
我就不解,明明应该大声读出来效率更高啊,于是好心好意去建议人家。
结果人家没理我,继续默读。
我还感到委屈……
后来上大学,发现很多人背书大声读,也有很多人背书只默读。结果差异并不大。
他们都只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而已。
这才意识到,以前的自己,多么自大与狭隘。
人与人的认知思维天然有异,面对同一件东西,有不同看法,非常正常。
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求同存异,才是真理。
像这样的看法感悟,我在学习的路上,一阶又一阶往上走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到。
所以读书怎么会无用,上大学怎么会无用,见识阅历怎么会无用。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你没有。”
这是怼人时说的话,但非至理名言。
谁也没有资格无端揣测别人。
永远不要高估自己。
你的认知水平,学识积累,不一定有你自以为的那么高深。你认为的好也不一定真的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
六
三分钟热度的东西,也不要迫不及待分享。
肾上腺素是个大骗子,太容易让人产生一时的错觉。
认为别人都比你无能,比你笨,认为你学到的东西,别人肯定不懂,这未免太无知。
很多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你自己也会被一时的鸡血,一时的“上头”欺骗。
感受到价值的当下,你热血沸腾,感觉世界在我手,我能掌握一切。然后忍不住兴奋地去分享。
可等分享了一圈回来,冷静了之后,你又恢复了之前丧气的死样子,不管那些被你安利过的人了。
说来说去,先认清自己。
醒醒啊。
没有验证过效果的东西最好别瞎推荐。就算亲身认证过的东西,也只是你的个人体验,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这世上的很多事,其实都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尤其是成长与兴趣方面,不要奢望与亲友抱团。
比如,你每段时期学习的志同道合者多半都是陌生人;
比如,一段感情能够长久维系,一般不是依靠兴趣爱好相似;
比如,再好的朋友爱人,彼此依然是独立的个体,有各自不同的癖好和热衷。
所以,强求一体,真的没必要。
认清楚这一点,人生就轻松多了。
七
大道万千,踽踽独行。
这是一种坦然的人生信念。
总是会提到“踽踽独行”,像是心理暗示,又像是期待刚强。
想起刚上大学时,什么小事都发给以前的同学看,动不动洋洋洒洒长段文字。
只是网络话痨,面对面不这样。
大概是太过专注自身,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表达而表达,往往打了一大段文字,絮絮叨叨发完就完了,亦即,这件事在我自己这里就单方面结束了。
对方什么反应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
就算只回了“哈哈哈”,“嗯”,我也不介意。
表示对方看到了,也就够了。
要求就这么低,或者说,没要求。
我不对人抱期待,总是在演独角戏。
自嗨式成长,自嗨式沉寂。
自嗨的人生,没有那么多求不得。
这篇文字其实是写给自己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