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越 童海华广州报道
近日,深圳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货拉拉”)在全国众多区域陆续调低运费。天津货拉拉长途运费层层递减,81公里以上价格为1.8元/公里。另外,昆明货拉拉81公里及以上收费降到2.8元/公里;而郑州货拉拉起步价调至50元/5公里。
然而,下调运费价格引发货拉拉司机群体性不满。2019年7月4日以来,众多司机到货拉拉泉州公司表达对调价的抗议。除了泉州以外,有其他城市的货拉拉司机也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了对调低运费的不满。
据悉,2019年6月28日开始,货拉拉调低泉州运费。据测算,在泉州,如果跑一个200公里的单子,以前的收费价格是1070元,现在算下来大约725元。
针对泉州司机抗议调低运费事件,货拉拉方面向记者表示,货拉拉在泉州的调价,主要针对的是长途订单,同城的短途订单并不受影响,起步价也没变。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徐勇认为,即使经历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同城货运市场依然是一个初级市场,所以价格战是最直接有效的占领市场的手法。
平台之争
针对此次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调价,货拉拉方面向记者表示,货拉拉的调价是参考行业内定价现状,并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和精算所作出的决定。调价会让司机师傅的接单数量得到提升,订单分布的增多也会降低空返,长久来看有利于增加司机师傅们的收入。经测算,有的地区原本价格偏高,我们才有这次调整,为的是更加适应市场。
然而,事实并非这样简单。货拉拉此次引爆价格战背后,近期与快狗打车等对手愈演愈烈的竞争也浮出水面。
据悉,货拉拉与快狗打车都不想把司机资源拱手让人,一段时间内,他们要求车主们贴上各自Logo的车贴,并且进行不定期抽查,让车主上传贴有车贴的照片,并且配有车主的不同手势。
2019年6月20日,上海市交通执法、公安交警和城管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查处快狗打车等平台车辆中存在的客车装货、违规改装车辆以及违规设置车身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这也显示此前双方愈演愈烈的车标大战。
另外,快狗打车创始人陈小华曾对媒体记者表示,在2018年8月58速运改名快狗打车之后,日订单量增长2倍、新增激活提升170%。而此前,58速运专注于B端客户,少有涉及目前快狗打车的主力领域以及货拉拉的核心领域——C端同城货运。
事实上,相比快狗打车以及其他同城货运平台,货拉拉的定价在行业内不算低。在重庆,同样一段15公里的路程,同样是小面包车,货拉拉需要70余元,快狗打车则仅需要60元。
“拼缝市场”
然而,货拉拉与快狗打车争夺逐渐白热化,降价争抢市场的策略之下,公司利益与司机利益,特别是专注长途线路司机的利益,难免有所冲突。
货拉拉方面对记者表示,调价会增加货拉拉平台的市场竞争力,让司机师傅的接单数量得到提升,订单分布的增多也会降低空返,长久来看有利于增加司机师傅们的收入。并且泉州调价,主要针对的是长途订单,同城的短途订单并不受影响。
比如此次泉州调价之后,除了5公里的起步价格不变外,货拉拉将公里数分为5段。以中型货车为例,起步价为95元,6~25公里收费为5元/公里,之后层层下降,81公里及以上收费2.8元/公里。
这样的方案背后,货拉拉鼓励司机多接短途同城单的策略也更加明显。显而易见,除争抢市场以外,货拉拉调价意在加码同城速运。
然而,货拉拉价格调整之后,对部分跑长线的司机产生了巨大影响。
记者联系一位来自广西的货拉拉司机李师傅,他的订单大部分来自不同城市之间的货运单。李师傅坦言,价格调整之后,自己收入减少一部分,目前压力突然间变大。“有时候跑一趟长活儿,能顶好多趟市内的,而且还不用总抢单,调价后长途就不划算了。但是短订单,很多距离虽然近,却等待时间长,像搬家这种就是,对我们也不划算。”
而专注于广州本地市场的温师傅则表示,自己这种有工作、兼职跑货拉拉补贴家用的还好,据他所知,很多全职货拉拉司机也有苦难言。“他们很多有车贷,一个月要还好几千元。现在这种模式,要在买会员上花更多钱,因为长单收益变低,短单要不停地抢单,会员级别越高越好使。”
据悉,快狗打车和货拉拉在业务模式方面有所区别:快狗打车根据客户定位及需求做系统派单,对司机不收会员费,但做订单抽成;货拉拉则是司机抢单模式,针对司机采用会员制,会员级别高则抢单权益高,但不从订单抽成。
货拉拉方面欲通过降价提升单量,从而让司机通过短途接单数量得到提升,从而弥补司机所受损失,这样的构想能否实现,目前仍然待解。
温师傅就向记者直言:“货拉拉平台单量也没法和滴滴这种比,人家好几单的时间,我们才一单,最近也没感觉单量增多。”
按照多位货拉拉司机的说法,货拉拉加码的同城货运C端市场,需求天花板有限。即使货拉拉调低运费价格,能够蚕食部分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司机就一定能接到更多订单吗?
神盾快运创始人张喜龙曾对媒体记者谈及创业失败时说,同城货运是一个低频、个性化程度高,且基于熟人交易的市场。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也直言,to C市场的天化板在需求上,低频需求和低价竞争,使得to C市场成为车货匹配平台上的拼缝市场,专门to C的APP很难做大。
徐勇则表示,价格战只能是一时的,要想长久立足并不断发展,还要着眼细分领域细分市场的具体需求,不断改进,同时提升渗透率,做到该领域最好,这才是出路。
(编辑:赵毅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