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漫步静寂的村庄,有时鼻孔就会冷不丁嗅到空气里弥漫的香味……几十年来,每到这个农闲时节,我的心绪像个蹦跳的顽童似的,很怀念农家这种炒出来的诱人味道。
不用说,那是谁家在炒玉米了……不太像,玉米的味道没有这么香这么浓,是在炒花生吧。
记得小时候,每到此时,我们便央求奶奶炒玉米,那时家里没有花生,自然没有这个奢求;然后到院子里戳上一锹沙子,用灶滤滤去杂质,倒进锅里,用玉米裤儿引着火烧地锅,把沙烧得烫手,接着,一瓢玉米倒进锅里,用玉米轱辘或磨的没有毛儿的炊帚不停地搅拌,直到玉米颜色变得焦黄,不时有玉米花“嘭”地爆出来,我顺手捏过来,在牙齿间停留片刻,就嚼着进肚了。这时,得小火了,慢慢地玉米籽粒色气重了。停火,用灶滤边筛边捞,然后倒进篮子里,奶奶叮嘱我,多颠簸颠簸篮子,以防篮子底儿烧坏。
等凉的差不多了,脆香的味道沁入了五脏六腑,这就是我儿时幸福的滋味。
长大后,家里种了花生,每到这个农闲的时节,妻子总要炒上一篮半篮花生,只说能吃到炒玉米就不错了,谁知道,炒花生比它还爽口还喷香——还过瘾呢。
冬夜飘香,谁家生地锅炒玉米花生了,左邻右舍,自然会有人趁热锅炒上一回,图得就是个热热闹闹,暖暖和和,自然也满足了自己和家人的口福。
这些都是农家自己亲手打造的炒货,是我最爱吃的;除此之外,还有街上崩爆米花,加工的脆花糖。
街上“嗵”的一声响,就是“海报”通知,就知道崩爆米花的师傅来了,这时候,家家户户用瓢挖了玉米,擓着篮子来挨队了,崩玉米花的师傅加罢了炭,把茶缸里搁上几粒糖精的玉米倒进炉锅里,然后,板紧炉锅口,一手摇着炉锅,一手拉着风箱,几分钟时间就成了,拉开爆米花的布筒子准备引爆了,掂起炉锅,旋开锅口,只听“嗵”的一声,浓烟滚滚,玩魔术似的,瞬间变成了一篮香甜的玉米花。
这时,有玉米花从布筒子的窟窿里飞出来,顽皮的孩子一准抢个不停。
还能崩大米花,可惜,大米花小,吃着不过瘾——真应了那句“庄稼人不识货,光拣大的磨”土话了。
生产队时候,一锅一毛,后来两毛,五毛,一块,两块,现在变成了五块。
小小爆米花机,真是神奇,带给了乡村老的少的多少开心美妙的回忆。
后来,街上又流行一种做脆花糖的机器,把磨好的玉米面,倒进去,“咝咝”冒热气之时,能拧出来一根黄黄的脆花糖,然后折断,装上一编织袋,又脆又酥又香又甜,美死人了。
这些年,我一直流浪在外,很少吃到家乡的炒货了,不过,现在超市里,卖的炒玉米、爆米花也是挺不错的,那自然是商家的精明……
(图片来自百度,感谢原作者,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