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嫡系险资子公司的股东方海航集团迟迟不愿“输血”,屡有负面消息的该公司上半年又成为6家保费收入下滑的人身险公司之一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汤巾
保费收入大幅下滑、偿付能力不足、新业务被叫停,新光海航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光海航人寿)与行业走势格格不入的姿态,无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关注。
今年上半年,保险市场实现较快增长。中国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812.82亿元,同比增长37.29%,其中寿险业务分别同比增长45.02%。而新光海航人寿却继续充当了“拖后腿”的角色。
根据保监会数据,标点财经研究院联合《投资时报》对全部保险公司上半年保费收入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新光海航人寿规模保费仅为5113.08万元,在人身险公司中垫底,同比降幅达37.69%。
雪上加霜的是,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由一季度的-3.9%下降至-31.74%。下季度末,预计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下降至-108.98%。
去年11月,由于偿付能力不足,新光海航人寿被监管部门停止开展新业务。一直以来,该公司将希望寄托在股东方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航集团”)的增资上,但由于海航集团态度摇摆不定,四年来增资承诺迟迟未能兑现。
保费连续下降
在上半年保费收入排名中,新光海航人寿的成绩单很是刺眼。
其规模保费只有可怜的5113.08万元,全部来自原保险保费收入。“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和“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均为零。和去年同期相比,其保费收入下滑37.69%。
保费“刹车”和新业务被叫停有直接关系。该公司2015年二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9.71%,偿付能力溢额-1.32亿元,属于偿付能力不足类公司,因此自2015年11月23日起监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开展新业务,续期业务不受限制。而在2014年3月,新光海航人寿曾因偿付能力接近监管红线被迫停止开设分支机构。
事实上,新光海航人寿的经营颓势已经持续多年。
梳理2009年成立以来该公司的发展轨迹,《投资时报》记者发现,成立前三年,其发展还算顺风顺水。2009年实现保费收入1402.24万元,2010年就增至11702.98万元。
迅猛增长的势头在2013年有所减缓,当年其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48亿元,仅增长11.2%。2014年新光海航人寿彻底“掉头”,规模保费仅为2.37亿元,同比减少32.34%。2015年,其规模保费为1.52亿元,再度下降35.62%。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业绩状况也愈发严峻,自成立以来亏损状态一直未能扭转。2009年其净亏损4093.72万元,此后亏损额持续扩大,2014年达到1.08亿元。
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则给公司带来更大困扰。成立当年,其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24799.52%,此后一路下降,2013年仅为130.47%,低于监管红线。2014年略有回升,该指标达到了221.86%,但好景不长,2015年降至负值,没有逃过新业务叫停的命运。
今年新光海航人寿延缓发布年报,2015年年报显示,该公司亏损8246.57万元;截至年末,净资产为-0.16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7.31%。
最近发布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则显示,该公司今年二季度亏损-1944.6万元,季末净资产为-7075.2万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1.74%。
报告中,新光海航人寿表示:“公司正积极采取措施,以缓解偿付能力不足的相关风险。”包括积极协调股东增资、安排现有产品办理再保险、积极调整投资策略,以及进行经营费用管控和经营能力监控等措施。
增资初现曙光
由于经营理念、股东方需求难以达成一致,合资保险公司在国内鲜有成功案例。
新光海航人寿是由新光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台湾)(下称“新光人寿”)与海航集团共同组建的合资人寿保险公司,于2009年3月2日注册成立,两大股东各占50%股份。目前注册资本金5亿元人民币,已在北京、海南、陕西开设了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
成立后的新光海航人寿连年亏损,偿付能力充足率持续下降,增资扩股是其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然而,海航集团却将注意力放在新宠渤海人寿身上,对新光海航人寿置之不理。
早在2012年4月10日,根据新光海航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股东新光人寿和海航集团应于2012年7月31日前按比例向其注资合计人民币5亿元,但2012年上述增资事项并未完成。2014年5月15日,新光海航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将2012年议定的增资缴款截止日延期至2014年6月30日。
新光人寿于2014年6月27日将其增资款人民币2.5亿元存入指定资本金账户,但海航集团未能如期履约缴纳增资款。2016年3月10日,新光人寿将存放于新光海航指定资本金账户的增资款人民币2 .5亿元划回。
据了解,由于新光海航人寿经营陷入颓势、偿付能力恶化,再加上两家股东理念不合,海航集团曾经萌生退意。而新光人寿也在寻觅合作伙伴,但由于两大股东各占50%股份,最终双方对对方选定的对象都不满意,股权转让问题始终搁浅。
在业内看来,海航集团的金融版图中已有寿险(渤海人寿)和产险(华安财险)牌照,因此对于增资新光海航人寿并不积极。
今年初,海航集团增资渤海人寿,却依旧未给新光海航人寿“输血”。1月18日,渤海租赁公告称,拟增加渤海人寿注册资本至 200 亿元,总股本增加至 200 亿股。增资完成后,渤海租赁持股20%,而海航资本为渤海租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4.1%,海航资本为海航集团全资子公司。旗下三家保险公司中,唯独对渤海人寿大举增资,可见渤海人寿对于海航集团的战略意义之大。
不过,苦等四年之后,新光海航人寿的增资事宜近日也迎来曙光。
该公司在2015年年报中表示,“公司股东新光人寿及海航集团分别于2016年4月26日和2016年5月26日已承诺为本公司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以保证本公司可以偿付到期的各项债务及偿付能力充足率满足中国保监会的相关要求,以维持本公司自2015年12月31日之后的一年内的持续经营。”
这次承诺是否能兑现,或将决定着新光海航人寿的命运走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