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山西医科大学录取分数线】骄傲!山西医科大学11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公示,位居全国医学院校第2位

10月30日,教育部公示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金课”)认定结果,我校共有1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门、线下一流课程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2门。我校课程的认定数量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84位、全国医科院校第2位、山西省本科高校第1位。本次认定课程涵盖面全,覆盖面宽,在推荐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五大类课程中都有斩获,覆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医学人文、创新创业等主干专业和领域。

山西医科大学认定国家级一流课程一览表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制定并实施“一流本科教育30条”,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统领,打造一流课程,激励一流师资,出台一流政策,形成一流竞赛,培养一流学生,一流专业建设成绩斐然。

一流课程支撑一流专业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稳固基石,是办学水平的真实体现。

近年来,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整体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和专业内涵建设。学校将高水平课程视为学校一流专业的稳固基石,以一流专业建设引领一流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支撑一流专业建设。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学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法医学5个专业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中药学4个专业入选山西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3个本科招生专业中,国家一流专业占比位列我省第二,达到21.74%。


为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学校制定了《山西医科大学一流专业建设方案》,搭建一流专业的“四梁八柱”,着力打造在线课程、实验项目、教师发展、创新创业四个平台,重点推进教学能力、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规划教材等八项工作。其中,一流课程建设作为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学校不惜血本“重金打造”,已建设14门国家一流课程、71门省级一流课程,100余门校级一流课程。

一流课程激发一流师资

——参加“周三时间”“尔雅·教学午餐会”“医加恩(1+N)学习坊”活动成为师生时尚。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将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作为根本任务。学校一流课程建设的成果不仅源于各种政策鼓励和支持,更是学校成立百年来,一代代老师对教学的重视和精神传承。

为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学校特设了“周三时间”,每周三下午不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作为教研工作的专属时间,使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更加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活动开展以来,各院系聚焦本科教育,碰撞思想,凝聚智慧,或进行教育思想讨论,或开展教学法研讨,或组织集体备课,或讨论课程体系改革,各项教研活动有声有色。“周三时间”和“尔雅·教学午餐会”的推出,使研究教育成为一种自觉。同期,推出了一批学生自主金课——“医加恩(1+N)”学习坊,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2020年2月2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我校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第63位,排名较去年提升了5名;位居全国医学院校第4位,也是该状态数据自发布以来连续三年位居山西省首位。

一流课程配套一流政策

——“建、用、管、学、评”,一系列规定动作保障了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学校制定的研究教学大学建设方案,积极谋划,制定了本科教育“路线图”,确定了“以本为本、以本固本、以本强本、以本引领”的总体思路,整体推进本科教学。制定了本科教育实施意见和一流专业建设方案,作为“双万计划”的“施工图”。学校以培养未来区域医疗卫生领域学术带头人为目标,以优质课程为载体,深化HELP育人理念,构建浸入式教学环境,在通识与拓展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上建立跨年级、跨专业的自主与开放学习模式,打造“自主,开放,创新,卓越”的m-ACTIVE全新医学教育模式。



2019年学校牵头成立了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课程联盟(晋课联盟),开展山西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用、学、管、评”系列制度建设工作。学校以项目驱动方式,积极探索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相关课程建设标准。针对不同类型开放课程明确建设内容、要求和具体技术指标。通过制度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开放课程建设,倡导广大学生积极使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共享机制,在全校形成了合力,在全省形成了示范,在全国形成了影响。

一流课程培养一流学生

——以课程为载体促进学生培养,“积极主动”“敢闯会创”成为山医学子的特有符号。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招生、立德树人、专业培养、课程教学、教育质量、升学就业等全程、全时、全方位的培养工作。学校吸引了大量优质高考学子立志从医、献身医学,投身于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以2020年招生为例,山西医科大学在全国各省录取投档分数线也呈现高分现象,很多省市录取投档线已经超过985、211院校,2020年“包揽”了报考本省的最高分前10名,均被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录取。

优质的生源要享有一流的课程,学校大力推进课程质量标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积极主动学习能力、形成性与终结性考核、“新医科”课程等专项工作,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医德教育实践》课程推进了学校立德树人与协同育人工程,促进了学校广大师生的医德医风、师德师风、学术学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率先示范,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标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潮,学校先后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2项银奖,1项最佳人气奖;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1项金奖,3项铜奖,1项最佳人气奖,金奖的获得也实现了山西省在该项赛事中金奖零的突破。同时在“挑战杯”竞赛中也取得了国赛特等奖和多项省赛金奖。


学校将持续加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力度,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不断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支撑作用、引领作用,持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0)》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课程、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9年起,教育部启动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拟通过3年时间,建设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本次共公示3560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717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27门,线下一流课程1464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