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志愿填报:“二本”究竟是看位次还是线差?湖北考生告诉你……

这是一篇看似无聊的数据分析文章,却无意间揭示了志愿填报的普遍规律。它的技术性有多强呢?有挖掘机那么强!有多高呢?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其实,它不但适用于二本,同样也适用于一本。本文将从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告诉你低分考生报志愿,究竟是参考位次还是线差更靠谱儿……

高考志愿填报:“二本”看位次还是线差?湖北考生告诉你……

对高分考生而言,毫无疑问,“位次法”是最靠谱儿的。原因很简单,顶尖高校每年招生计划相对固定,无论考生人数增减,试题难度高低,只有达到5%甚至更低比例的考生才能考上。

前面金哥专门撰文论述这个问题,当省内大块头“双非”院校开始出现,且招生计划表现不稳时,位次法就需要结合计划变动情况,随机应变了。否则,就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或滑档或走调剂。

今天,金哥再结合湖北省2018和2017年的理科二本录取数据,来论证一下中低分考生,在报二本院校的时候,究竟是继续参考位次法,还是参考线差法更靠谱儿。

2018年,湖北有37.4万考生参加高考,比上年增加1.2万人。那么招生计划增加了多少呢?先看看划线情况:

这个表格什么意思呢?虽然每年的分数线不同,可能差几十分,虽然2018年湖北考生增加了1万多人,但本科招生计划总量并没有增加。同样是1:1.2划线,2017年文理科到二本共划进考生1646367人(红区人数相加),2018年是164132人,甚至还略有减少。

以上是宏观情况,说明有的院校在增加计划的同时,另一部分院校计划在减少或停招。下面再来看看微观情况,我们随机抽取了二本的头、中、尾三区共6所院校,看看它们在位次和线差上的表现:

1、福建医科大学

2018年投档分数566分,对应位次25576名,作为表现最为强势的二本院校,与一本线512的线差是54分。大家可看好了,请记住这个线差。

那么,2017年该校的表现又是怎么样呢?534分,当时的一本线484相比,线差是50分,误差为4分。如果看位次则是27422名,误差1800名,如果用同位分指标来看,误差在3分之内,比线差要略小一些。

2、广东财经大学

2018年提档分548分,线差36分 ,对应位次33868名。2017年,提档分511分,线差27分,报考误差为9分。对应位次37788名,位次相差3900名,折合同位分误差8分,小于线差基本相当。

3、重庆理工大学

2018年提档线518,线差6分,对应位次48632名;2017年提档分数489分,线差5分,对应位次48303名。如果参考线差报考,误差1分,位次差也是1分之内,基本持平。参考两种方法报考,效果完全相同。

4、东北电力大学

2018年投档线507分,对应位次54276名;2017年提档分475分,对应位次55702名。2018年与一本线差为—5分;2017年线差为—9分,报考误差为4分;位次差折合同位分误差则在3分之内,参考位次报考略优。

5、长春建筑学院

2018年投档分是380,与二本线375线差为5分,对应位次117679。2017年投档分是353分,与二本线345线差为8分,对应位次116522名,误差为3分;位次差折合同位分误差也为3分,基本相当。

6、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2018年投档为379分,二本线差为4分,对应位次118163名;2017年投档分数为356分,线差为11分,对应位次为115033名;参考线差报考,误差为7分,位次差折合同位分误差也7分,与线差法基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什么意思呢?就是线差法的误差有多大,位次差误差也有多大。大家看明白了吗?

小结:

通过湖北理科二本投档数据两年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宏观面上,即便考生总数增加个一万两万的,大学招生总量基本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再怀疑了!无论是一本还是二本,结合“位次法”报考,都是相当靠谱儿的。如果位次法出了大误差,线差也一定不好使。

当然在个例上,比如某所高校招生计划放量增加或减少,对应位次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但线差也会同比变化。如果某年某省招生规模整体增加,虽然没有现成的位次参考,但完全也可以按比例后推即可,结合线差来分析,绝非主流技术。

当分数线公布的时候,大家可以结合我发的第一张表,与上年比较一下就可以一眼看穿。毕竟,这种情况不多见。大家对金哥这个结论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