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最新问候语:你家的老根儿是哪儿的?

来自河南省栾川县的李先生说,在他们老家,至今祭祖的日子还和别人不同。别人都在清明节祭祖,但是李姓人祭祖,都在农历二月十五——按照记载,这天是李姓始祖老子的生日。

祭祖的时候,有个重要的环节——大家公推谁不孝顺。如果哪个人平时有不孝顺父母的行为,这天就要在祖坟前,接受所有族人的训斥。在大家看来,这是最丢脸的行为,所以在李姓人家,极少看到有人敢“大逆不道”,不孝敬父母。

事实上,二月十五,老子故乡鹿邑县也要举办祭祀活动,沿袭下来的各类祭祀持续一个月,含公祭、民祭、道教祭、宗族祭四种形式,世界各地的李氏宗亲都会来到这里。

每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界恳亲大会举行时,都会有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来到河南,焚香跪拜、寻根祭祖。

一个来自泰国、德国、西班牙以及港、澳、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刘氏宗亲会一行100多人,有上市公司董事长、有政界要员,不主张铺张、不竞求奢华,万里迢迢赶赴刘姓发源地——河南鲁山县,敬献花篮,净手上香,鞠躬参拜。之后,他们返回郑州,聊乡愁、聊回忆,谈投资、谈合作,低调而虔诚,满怀感恩心,反哺祖地。

一位90岁高龄的台湾老人,离家50年后第一次回来,抱着村口的老槐树,嘴里喊:“妈妈,我回来了……”

一位10岁就到美国的公司老板,为了不让孩子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祖籍在河南,他给四个孩子全部取名为李豫某,还会经常在家里听豫剧《朝阳沟》、《抬花轿》。经常听听,他会觉得葬在故乡的妈妈和自己在一起。

一位来自日本的华侨,只有一个独生子,却坚持每年让孩子到登封塔沟武校学习少林功夫,去温县陈家沟学太极拳。他说,这是家乡的精华和骄傲,他不能丢,他的儿子不能丢,他的子子孙孙都不能丢。

我曾以为只有功成名就的人才会回来拜祖。渐渐地,我明白了,思乡的情绪人人有,根脉相连的骨肉亲情是永远割舍不断的。每个游子心里都装着一个故乡,家,是所有游子心底的思念。

祖根在哪儿 这是个“问题”

事实上,“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在讨论的时候,也成了“问题”。

有的姓氏,有多个起源地之说,让本姓氏的人也拿不准。比如潘姓,有专家认为起源于固始县,有专家考证是出自荥阳。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许多人不再关注自拍、美食,而转发讨论“你从哪儿来”;网友说,在网上遇见,最新流行的见面语是:你祖宗哪儿的……更多的用户更希望知道自己的姓氏起源,或者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家族故事。(撰稿 丁亚菲 李肖肖)

老家河南——心灵的故乡。传播老家文化,凝聚根亲力量。用乡情、亲情,连接我们的根!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