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曾说过,“要留得住青山绿水,系得住乡愁。”何谓乡愁?乡愁就是多少年来人们薪火相传使人倍感亲切的乡土风情、乡风民俗、乡土味道,而摆在我案头的《董杜村志》《董杜才俊》《董杜土话千例》三本书,正是乡愁的真实记录。
村志信息
这三本书系我的新闻同行杜世清师兄惠赠。杜世清与我邻村,比我年长两岁,我当然称其为兄。当年他是山西日报社的大记者,我是县广播站的小编辑,因此我以他为师。
杜世清1946年生于盐湖区泓芝驿镇董杜村,在村里上完小学后背井离乡,上高小、中学,之后参军、工作,虽然常年在外,但董杜村的一草一木、父老乡亲,总是魂牵梦绕,常系心头。他把董杜村比作一棵大树,而自己就是大树枝头的一片叶子,应当迎着阳光,制造养分,源源不断地供给大树,使它根深叶茂,郁郁葱葱。他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却总感到无能为力。退休后,他根据自己的特长,萌生了编著村志的想法,终于实现了回报桑梓的夙愿。
《董杜村志》洋洋22万言,上至气象,下至田亩,古往今来,一方人文,物质生产,民情风俗,无所不载,实乃一村之百科全书。该书共十三章,前有概述,后有附录,文字之前另有三十页彩色图片,文字之中间有黑白插图,可谓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看那“民国时期的夫妻合影”“上世纪50年代的全家福”照片,多么沧桑,多么珍贵。再看“村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群众看大戏”“八十岁的老妪织土布”的照片,多么潇洒,多么温馨。还有“民兵防雹作业”“装载待运酥梨的大汽车”“壮观的储藏冷库”照片,又多么振奋人心。该书于人口土地之变迁,生产体制之兴衰,教育科技之发展,无不详略得当,真实记载,如实反映了该村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通古鉴今,可供领导以资政,可作乡土教材以育人,使人感念乡愁,系住乡愁。
当代人物
《董杜才俊》和《董杜土话千例》都是不到十万字的小册子,却弥补了村志的缺憾和不足,而且内容鲜活生动,十分接地气,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尽管《董杜村志》也有“人物”部分,但上至宋代立村之始,下至改革开放之后,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为二十多位已经作古的先贤写了传略,而许多才能卓越、颇有建树,在全省乃至全国声名显赫者还健在,却因志书那个“生不立传”的限制,只作了简单的介绍。
像抗日战争开始就参加革命,为中华民族和人民解放出生入死,立下不朽功勋的离休老干部岳民胜;全国劳模杜修德;全国瞩目的河东楹联领军人岳民立;中国科学院研究光热发电的著名科学家郭廷玮;把善事做到东南亚的北京灵光寺方丈杜美战……如此等等的英模、贤能、才俊,他们都是在董杜土生土长的,是董杜全村人的骄傲。他们的辛酸经历,他们的奋斗精神,他们的劳苦成果,他们的优秀品质,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啊!在村志付梓出版后,杜世清又抓紧时间,不顾车船劳顿,上北京、下无锡,奔波采访,夜以继日,整理笔记,撰写文章,电话核实,编纂出版了这本详实记述十位人物事迹风貌的小书《董杜才俊》,非常富有正能量。
方言俚语
土话,是流行于小地区范围的方言。语言学家刘半农说过,土话有一种“地域的神味”。它“保留了一个地方几乎所有的文化信息”,是“不可恢复的历史记忆,不能再生的文化基因”。董杜村和我们村紧邻,因此,杜世清记录整理出版的《董杜土话千例》,使我更加感到面熟和亲切。加之作者创新思维,大胆尝试,运用汉语拼音注音,用文字释义,并组词造句,附以彩色插图,让人喜闻乐见,一看就懂,油然而生许多乐趣。试举几例,与大家分享——【岑皮】音:cenpi,意:小孩顽皮,例:你~再不好好念书,小心我收拾你。【僧僧闲闲】音sengsengxianxian,意:挑食。例:她到哪里吃饭都是~。【尬十呀】,音:gashiya,意:干啥去?其实,那些流行于董杜村的土话,也流行于泓芝驿镇,甚或盐湖区、运城市、晋南和华北。我相信,它将得到更多的读者所青睐。不过,创新和尝试,就不可能完美无瑕,《董杜土话千例》中,有些土话标示的文字还有待斟酌和商榷。
就在赠书的那次谈话中,杜世清告诉笔者,董杜村还有一项绝活——血故事。那可是智慧勇敢的劳动人民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惊心动魄,非常精彩。他正在搜集资料,准备将这个“非遗”编纂出版,作为《董杜村志》系列丛书之四,奉献给董杜村的父老乡亲和广大读者。我期待拜读杜世清的新作《董杜血故事》,也期待看到更多的乡贤记述更多的乡愁。 (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