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赞美父亲的话看这里!学会赞美,说出别人喜欢听的话

用言语让对方感觉自己被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分为五层,而第四层——关于尊重的需要,便是人类的一种高级需要。“尊重”二字,表面上轻如鸿毛,实际上却重如泰山。懂得尊重的人,必定深谙人际交往间的融洽之道。因为他们善于运用言语的力量去让对方如沐春风,让对方不自觉地产生好感和信任。

被他人尊重,是每个人最迫切的心理需求,而尊重他人,体现的则是你的人格和修养,更是促使你与这个世界融洽相处的必要法则。首先你需要摆正的心态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身份贵贱、职位高低、财富多少、能力大小,都有其值得被尊重的一面。当你在生活中处处摆出平等、和善、尊重的姿态,你收获的不仅仅是好人缘这么简单。

你要记住,人生处处是“考场”,你对别人的尊重也许很快就会转化成你人生路上的“神助攻”,而你某一次粗鲁漠视的态度却很有可能变成阻碍你继续前行的“猪队友”和“拦路虎”。

前两天,李娜带着儿子去了游乐园,也许是着了凉的原因,儿子回来后一直有点咳嗽。到了星期一,儿子一直嚷嚷着要和她一起去上班。她想到丈夫出差了,自己也实在不想将儿子一个人留在家里,便带着他去了公司。

李娜是公司营销部的经理,她将工作任务分配下去之后,便带着儿子在一旁玩了起来。儿子感冒还没好,她拿出纸巾给他擦了擦鼻涕,随手将用过的纸巾揉成一团,瞄准不远处的垃圾桶,手一扬,纸巾团却轻飘飘地落到了地板上。李娜想,等会清洁工会来打扫办公室,便没理会躺在地上的垃圾。

这时候,一位老人徐徐走了过来,看了他们母子一眼,没说什么,弯腰捡起地板上的那团纸巾,扔进了垃圾桶。

老人面貌普通,身着朴素,李娜边剥着橘子边指着老人对儿子说:“看看吧,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肯定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就只能像那个人一样去做清洁工,被人瞧不起!”

说着李娜将一瓣橘子送进了儿子的嘴里,随手将橘子皮扔在了老人脚边,冲着老人说:“哎,扫干净点,垃圾桶里的垃圾也赶紧收拾走!”

老人面无表情地看着她,问道:“只有公司职员才可以进办公室,请问你是这个公司的员工吗?”

李娜皱了皱眉头,火气很大地说:“你瞎问什么?我当然是!我是这家公司营销部的经理!”

老人缓缓道:“公司规定,职员上班时间都要戴工作牌,我怎么没见到你的工作牌?”

李娜早上走得匆忙,把工作牌忘在了家里,这会儿见老人问起,她心里有一点点警觉,不由试探着问道:“你一个清洁工不好好打扫卫生管这么多做什么?”

这时候李娜突然见总经理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对着老人恭敬地喊了一声“林总”,她不知所措地站了起来,脸顿时变得煞白。前两天就听说公司老总从美国悄悄回到了国内,可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传说中雷厉风行的一把手就是面前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

她赶紧冲着老人低头道歉,老人却没有搭理她,而是对身边毕恭毕敬的总经理说:“我建议你重新考虑一下营销部经理的人选。”

最后,老人蹲下身子,看着李娜的儿子,温和地说:“孩子,光顾着好好学习是不够的,你还要好好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尊重是相互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你。善于运用言语让别人感觉到自己被尊重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一直在对我们强调,要尊重他人,要讲礼貌守公德,实际上能够真正坚持下去、始终如初的人并不多。都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后,才渐渐明白,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尊重他人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很多年轻人自视甚高,说话太过张扬锐利,不懂得给别人留面子,也不懂得给自己留下转圜的余地。他们在言谈之中往往习惯于将自己放在第一位,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句话就得罪了很多人。有的年轻人认为那些对别人尊重、赞扬的话语是在拍别人的马屁,他们鄙视这种行为,更不屑去做。实际上,赞美别人何尝不是在激励我们自己呢?尊重别人何尝不是在为我们自己求得肯定呢?想通了这个道理,你才能初步懂得为人处世的哲学。

李磊和吴洋是同事,他们学历相等,工作年限和经验类似,进公司的时间也差不多,可以说原本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是两人的发展却是天壤之别。半年后,吴洋晋升为部门主管,工资翻了一番不说,人脉交际也渐渐广阔起来。而李磊却还待在原来的岗位上做着一名普通的职工,工资也毫无上涨的迹象。

有一次公司里举行篮球比赛,吴洋和李磊同作为主力上场,开场不久后,急功近利的李磊只想大出风头,拿到球后就运着球往篮球框底下蹿,根本不顾及其他的队友。谁知道李磊急着突破对方球员的包围圈,一不小心扭伤了脚脖子,只好提前下场了。他捏着受伤的脚踝,悻悻地坐在场边观望着接下来的比赛。

眼见着吴洋抓到球后,迅速跃起,投了一个三分球,李磊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谁知道篮球重重撞到篮球框上,并未命中,李磊却高兴地鼓起掌来:“吴洋好样的!不中不要紧,精神可嘉!”

吴洋假装没有听到李磊讥讽的话语,待球被传到了自己的手里后,又是一个跨步上篮,可是球却被对手及时打落了下来。李磊又呵呵地笑起来,大喊道:“吴洋,再来一个,再来一个!你手别抖啊,总有投中的时候嘛!”

吴洋所在的队伍最终输了这场球赛,李磊又当着众人的面调侃起来:“吴洋,这场比赛你可真是大出风头啊,大家的表现都不如你,你们队之所以输球你实在是功不可没!”

吴洋忍了忍没说话,等大家都走远后,他搀扶起受伤的李磊坐到凳子上,自己坐到对面,想了想,对他说:“李磊,你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吗?”

李磊莫名其妙地摊摊手:“你可真搞笑,我有什么问题?”

吴洋一股脑儿地将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你这个人说话太不懂得尊重别人了,总是冷嘲热讽的,不管是对领导还是对同事,你总是这样一副态度,实在是让人太不舒服了。拿上次的方案会来说,你要是不同意我的看法就直说,顺便提出自己的见解,何必阴阳怪气、冷言冷语的?你根本不知道你这样损失了多少机会,得罪了多少人!”

李磊愣住了,久久回不过神。

吴洋语气真诚:“我们一起进公司,当初的交情也是很好的,你想想你损了我多少句?我之所以不介意是因为我了解你的性格,可是你老是这样不尊重别人,吃的暗亏肯定会越来越多!”

吴洋说着说着,李磊慢慢低下了头……

泰戈尔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得怎样去对待别人。这就好比,你对镜子里的人微笑,镜子里的人也会对你微笑。你多对别人说些尊重的话语,别人也会回馈给你相应的尊重和信任。别想着别人会无条件地将你捧在掌心里,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法则。

送别人的“高帽”一定要合尺寸

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拥有着一条最深刻的原则,他们总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赞美,当你诚心送他一顶“高帽”后,即使他表面上婉言相拒,即使他明知你说的是一些奉承话,内心深处还是会忍不住沾沾自喜。

这是人性永远也改变不了的弱点,抓住这个弱点,很多事情办起来会容易得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送给别人的“高帽”一定要合乎尺寸,“过大”“过小”“过松”“过紧”的“高帽”,非但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拒绝需要方式,批评需要尺度,赞美也需要分寸。赞美的方法如若运用得当,不仅会为自己谋得不少便利,还能讨得别人的喜欢,乃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但是,如若你一味地将赞美当作一个任务去完成,只是简单地过过流程,既不在方式上下功夫,也不关心内容的分寸,你的赞美就会变成一场灾难。

你的“高帽”既要漂亮又要实用,不能只堆砌些华丽却空洞的辞藻或者是那些陈词滥调。聪明的人一句话就说到了对方的心坎里,这样合乎尺寸的“高帽”远远胜于千言万语。

明朝建国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突然雅兴大发,宣宫廷画师周玄素进殿,命他在大殿的墙壁上绘制一幅“天下江山图”,以彰显自己的千秋伟业和盖世功劳。

周玄素犯了难,真若在这大殿上画起“天下江山图”来,那该是一幅鸿篇巨制,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如此广袤的天下,他又该从何处下笔?何况皇上心思难猜,稍微一笔不符他的心意,他周玄素的脑袋可就得搬家。可若出言拒绝吧,他此时此刻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他静下心来,想了想,上前谢罪道:“微臣画技浅薄,且从未走遍天下九州,实在是不敢擅自动笔。微臣斗胆恳求陛下启动御笔,勾勒本图规模,再由微臣润色一二!”

朱元璋这会儿正在兴头上,便让身边侍从拿来画笔,漫步至墙前,笔走龙蛇,“唰唰”几下,肆意描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天下江山图”的草图便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周玄素上前一步,仔细观摩着墙上的画,称赞道:“陛下您的笔法实在是叫臣汗颜,天子就是天子,下笔都有如神助,气象巍峨而又别具一格,相比而言,臣这种雕虫小技简直是贻笑大方!”

朱元璋笑着对周玄素说:“朕已经画好草图,你来加以润色吧!”

周玄素突然跪地道:“陛下,此事不妥,一来陛下之画巧夺天工,在微臣看来,已无润色的必要;二来陛下江山已定,岂可再有改动!”

听了周玄素的话,朱元璋心里很得意,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因着一顶漂亮的“高帽”,周玄素不仅躲过一劫,还得到了很丰厚的赏赐。

人类除去物质需求,最重要的就是精神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褒扬。很多人竭尽全力只为获取别人的认可,不管付出什么也在所不惜。重视这种心理需求,并巧妙地掌握了这种心理需求的人总是能够一句话就能说得对方心花怒放。

只是,马屁不能随便拍,“高帽”不能随便戴,这一切都需要技巧。那么,我们在赞美、恭维他人的时候又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小陈平时说话有点“咋咋呼呼”,在办公室人缘很不好。他是同事们心目中公认的不懂人情世故、“满嘴跑火车”的代表,大家背地里提起他,都会鄙夷地撇撇嘴。这天,经理来他们办公室视察,小陈见他的头发特别亮,于是张口说道:“主任,您在头发上抹了什么好东西啊?您这头发看起来又亮又光滑,简直比小姑娘的头发还好看!”

实际上小陈的原意是想趁机拍拍主任的马屁,谁知道主任听了后却一言不发,还没一会儿便铁青着脸走了。同事小李望着主任的背影,小声对小陈说:“你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主任头上戴的是假发!”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赞美他人的时候切记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在别人的痛处大谈特谈。不管你说得有多动听,也不要在别人的缺陷、隐私、痛处等方面做文章。如果你真的做了这种傻事,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再来说一个小陈的案例。有一段时间,全办公室的人都在忙着处理一个文案,大家下班后往往还要再加班几个小时。小陈发现,这段时间有一个男人天天来接办公室的大美女琪琪下班,两人的关系看起来特别亲近。这一天,那个男人又来接琪琪下班,小陈突然大声说道:“这位是琪琪的父亲吧,叔叔您对女儿真是关爱……”

琪琪及时打断了小陈的话,又急又气道:“你胡说什么啊?他是我男朋友!”

“那他长得也太着急了吧!”小陈脱口而出,片刻后又觉得不妥,找补道:“不是,呃,我是说你男朋友长得很稳重,我跟你说,稳重的男人才值得信赖……”

尽管小陈努力说着好话,琪琪还是被气哭了。

从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给别人戴“高帽”,也要看看这顶帽子是否合适,千万不要张冠李戴,还没有弄清事实就胡扯乱说。

除此之外,赞美之词注意不要陈词滥调,尤其忌讳一些公式化的、烂俗的套词俗语,这样对方不但不会对你产生好感,还会大大怀疑你的真诚。你也不要鹦鹉学舌般地去说别人早已经说过的话,这样会让对方越来越感到厌烦。

毫无新意的赞美惹人讨厌,不合尺寸的“高帽”让人反感。正如说话要说到点子上,给人戴“高帽”也要“量体裁衣”,以便正中“靶心”。实际上,这个所谓的“高帽”,无非就是一些美丽的谎言,想要让对方乐于接受你的恭维和赞美,你就得尝试运用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

背后的赞美,别怕不会让他听见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麾下有一名副官,叫作布德,他有一个深入人心的理论,那就是“背后赞美别人,比当面吹捧要有效得多”。

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技巧,如果运用得当,所能够产生的效果将远远超过其他的赞美方式。背后的赞美一旦传到当事人的耳里,一定会让对方开心不已。他们既然喜欢听到这样的“流言”,自然也会对你这个“始作俑者”另眼相看。

不要怕背后的赞美不会被对方听见,所谓“人言可畏”,流言传扬的速度远远超过你我的想象。很多人总能够刚正不阿地对待当面的追捧与夸赞,丝毫不为之所动,另一方面却又很吃背后赞美这一套。这是因为,在这些人心里,他们认为你面对面地夸赞他,要么是在拍他马屁,要么就是有求于他。相反,如果你在背地里说他好话,被他听到了却会感动异常,因为他觉得此时的你一定出自真心。

俾斯麦是德国历史上有名的“铁血宰相”,曾经有一个议员很不喜欢他,俾斯麦为了拉拢他,就出了“背后赞美”这一高招。他不断地在别人面前称赞那位议员,说自己对他仰慕已久,还说这位议员是他见过的最优秀、最忠贞的人。俾斯麦知道,即使他从未当面对这位议员说过这些话,但大家一定会将他的话传到那位议员的耳朵里。果然,议员成功地听到了那些话,他对俾斯麦的敌意越来越少,好感却越来越浓,最后两个人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是一个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女子,在众人眼里,她性格小气、言语尖刻,你若当面夸她,她不但不会领情,反而有可能将你狠狠地损一顿。

但是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宝钗和湘云一齐劝导宝玉专心念书,练达人情,留心“仕途经济”,将来好为官做宦。宝玉听了却不悦,激动道:“林妹妹从来没有说过这些混账话!要是她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这一番话却被站在窗外的黛玉听到了耳里,正是这一番话,让她“又惊又喜,又悲又叹”,从此认定了宝玉是自己的知己,对于宝玉的感情也至此铭心刻骨、生死相依起来。

我们一再强调,赞美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广泛得多。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当着你的面夸你,你高兴是会高兴,心里却不一定会认为对方说的是真话。而当你听到了别人在背后夸赞你的那些话语的时候,你一定会对那个称赞你的人心生好感。你绝不会怀疑对方的真诚,你也不会觉得对方说的是客套话和敷衍的恭维话。

如果你想迅速地和一个人搞好关系,不妨多多在别人面前赞美此人。将心比心地想,如果有人对你说:“我经常听到××提起你,他说你才华横溢不说,还极其认真努力,实在是他的榜样!”你听了会不会很开心呢?会不会突然对这个××生起很多好感和兴趣呢?

赞美的力度不够,便如隔靴搔痒,起不到什么效果;赞美过于夸张,又会让对方厌烦至极。赞美的态度最重要,越自然越显得真诚。而在背后赞美他人的方式,便是最自然、最真诚的一种方式。

这就好比当一个人犯了错的时候,你如果当众指责他的过错,他一定会暗暗地记恨你。但是你若背地里通过他人之口去点明他的过错,不但能够收到理想中的效果,还能赢得对方的感激。赞扬他人也是一回事,当面说如果显得过假,显得不真诚,不如在背地里通过别人之口去宣扬那些赞美之词,反而会让当事人深受触动,感动不已。

吴青上初中后,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不说,还变得越来越孤僻。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面对不听话的儿子,除了批评教育外却无济于事。初二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母亲震惊地发现,儿子的成绩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他成了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哪怕就是在年级上也是倒数的。其实吴青的成绩一直很好,性格也很乖巧,可是自从沾染上了网络游戏后,这一切都变了。母亲一边回想着记忆中文静懂事的儿子,一边看着他挂满红灯的成绩单叹息着,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候她接到了吴青班主任的电话,电话中班主任让吴青母亲明天去他的办公室一趟,聊聊吴青最近的情况。母亲忙不迭地答应着,随即心事重重地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她如约来到了班主任的办公室。班主任严肃地说道:“吴青这学期上课老是心不在焉,我好几次都在网吧里逮到了这孩子,他的网瘾太严重了,再不抓紧时间好好教育,到了初三更完蛋!”

班主任越说越生气:“我批评过他那么多次,他都当耳旁风,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简直无药可救!”

母亲心里一阵刺痛:“吴青确实是很痴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下滑也是事实,可是我不觉得他真的到了无药可救这一步。他学习是不用功,成绩也越来越差,可是他聪明,又能沉得住气,对人和善有礼貌,我觉得他还是很优秀的!”

班主任颇不以为然:“反正你自己的孩子你怎么看都是好的。”

这时候,吴青正巧有事来到办公室,母亲的话都被他听到了耳里,他不禁感动得泪眼模糊。这两年来他一直觉得母亲太过唠叨,越来越不喜欢和她交流,可是这会儿,听了母亲的这一番话后,不由深深后悔起过往的所作所为来。

这件事后,吴青突然拼命地念起书来,只花了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便追上了其他的同学。母亲对他的改变既震惊又疑惑不解,她不知道的是,正是自己的那一番赞扬之语,才给了吴青走出困境的勇气。

实际上,吴青的母亲曾经当面赞扬过儿子很多次,可是无论她怎么说,吴青也只是一副淡淡的态度。他心里认定了母亲只是想要他好好学习才会这么说。可是当他听到母亲背地里和班主任说那一番话的时候,心里却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看到了母亲对自己无私深切的爱和毫无保留的信任,他不想辜负母亲的爱和信任,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母亲以他为荣,这才有了后面的改变。

假如一个人在背后说的关于你的坏话被你知晓,你心里一定会气到极点。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在背后说的关于你的好话被你听到了,你心里也一定会开心到极点。实际上这种心情很容易被理解,你一定会觉得那个背后说你坏话的人太阴险、太虚伪;你也一定会觉得那个背后说你好话的人真诚善良,很值得信任。你甚至会被他对你的“一片赤诚深深感动。

如果你想要赢取某人的好感与信任,不妨尝试着在背后多说说他的好话,不要担心你的话不会被他听见,也不要质疑这种方式的实用性。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很快你就会发现,事情正在向着你预期中的方向慢慢发展着……

赞美的技巧,放大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在如今这个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中,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是,太多人习惯于去给别人挑刺,紧紧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却对他人的优点视而不见。这种态度不仅会损害我们和身边人的关系,还不利于我们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实际上,最值得欣赏的做派莫过于“悦纳自己,赞赏他人”。我们要悦纳自己,要自我欣赏、自我接纳,正确地看待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赞赏他人,努力发现别人的优点,努力放大他人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对方充分的肯定与赞扬。

人与人相处的过程,离不开、也少不了所谓的“互相吹捧”。这非但不是虚伪,反而是人际交往间的至高真理。真诚地赞美他人,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而接受赞美的那个人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你可以将它简单地理解成“互利互惠”,这实际上是一种良性循环。

赞美让人心情愉悦,但同时得掌握一些“秘诀”,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你若想赞美别人,不妨将目光牢牢锁定对方的优点,在这方面大做文章。为人处世的哲学无非在教导我们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要恰到好处,想要将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就得学会主动去放大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来看待穷人与富人,你认为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有人会认为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做事的努力程度,穷人太懒,而富人勤奋;有人认为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坚持,穷人常常半途而废,富人却能够坚持到底;有人认为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穷人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而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人们却能够轻松地赢得人生。

不可否认,上面这些观点都是成立的,但是如果抛开这些思维,来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穷富之间的差距,我们会发现,穷人与富人的生活圈、朋友圈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在穷人的圈子里,他们的处境都是如此的相似,他们的目光永远停留在和他们生活水准类似的人身上,他们永远只能够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可以说,抱怨是他们的常态。

在富人的圈子里,情况却截然不同。成功人士们都很看重共同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他们习惯将目光放在人身上,认为只有人才是最宝贵的,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座潜在的宝藏等待着他们去挖掘。富人们总是很善于去发掘别人身上的优点,进行放大整合,再将它们合理地运用到相应的领域,以实现合作共赢。这就是绝大部分富人的思维。

想要进步,想要向上攀登,一定要最大程度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去开阔眼界,豁达心胸,努力去训练自己的大局思维。第一步就是要从赞美别人开始,积极地去寻找别人身上的优点,积极去欣赏别人的长处。

林菲的顶头上司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他以前在国企做了很长时间的办公室主任,一言一行中都带着浓浓的官腔,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管理思维都照搬国企那一套,让林菲十分反感。上司是典型的笑面虎,说话油腔滑调,工作喜欢推诿,人前架子十足,人后却喜欢议论八卦是非。上司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管理理念等都很不符合公司的要求,要不是靠着关系,他很难在公司里立足。林菲年轻气盛,性格刚烈,当面冲撞过上司好几回。

让她头痛的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她处处受着上司的管辖,有时候,为了避免和上司打交道,她甚至想一走了之,却又下不了决心。好朋友知道了她的烦恼,特意劝她道:“菲菲,你不能太意气用事,即使你从公司辞职,也难保你以后不会遇到比他更讨厌的人,只要你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必定要有所妥协。”

林菲头疼地说:“他天天找我麻烦,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

好友苦口婆心道:“你别跟他针锋相对,他毕竟是你领导,你为人处世得圆滑一点,尽量不要得罪他。其实,只要你换一种方式去看待他,和他相处起来也不会太困难。他就算缺点重重,让人鄙视,在社会上混了那么多年,身上肯定也有很多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你不要只盯着他的缺点,反而应该去放大他的闪光点,当面赞扬他的优点,学习他的长处,久而久之,你的涵养功夫便修炼到家了,他对你的态度也会所有改观。”

生存在这个社会上,你一定要懂得放大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才能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实现利益共享、价值共赢的目标。西周的开国之君周文王德才兼备,他第一次见到姜子牙的时候,对方还只是个落魄的老渔翁,他却从短短的一面之缘和寥寥数语中发现对方的智慧与善谋,毅然将这个老渔翁请上军师宝座,这才在姜子牙的帮助下一举推翻纣王的暴政。

正因周文王极其善于发掘他人内在的潜质,并重视他人的闪光点,他才获得了最后的成功。哪怕是公认的一无是处的人,也会有着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就看你能否顺利地发现它。将自己变成“聚宝盆”吧,不要去吝啬你对他人的赞美。

赞美对方不易为人知的优点

有时候,“甜嘴滑舌”并不一定意味着一个贬义词,喜欢去赞美、恭维别人的人也不都是虚伪的“马屁精”,只因人生缺少不了赞美,发自内心的赞美总能够为我们带来双赢的局面。这恰恰印证了这句名言:“赞美是一种精明、隐秘而又巧妙的奉承,它从不同的方面满足给予赞扬和得到赞扬的人们。”

有的人意识到了赞美的好处,并开始尝试着去实践。但在那之后他们也许会抱怨,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那么请不要怀疑赞美的力量,你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一定是你表达的方式出了问题。

赞美忌讳陈词滥调,忌讳客套虚伪,如果你所赞美的对象并不那么容易被打动,你就要变着法儿地另辟蹊径。如果一个人足够优秀,那么他一定听过很多类似的赞扬的话语,这时候你就不该去“鹦鹉学舌”,走别人走过的路。

苦恼的你不妨试着去找到对方潜在的优势或者被太多人忽略的闪光点,从这个方面入手,反而能够显现出你的真诚,你对对方的关注与欣赏。

比如说,一个貌美的女士一定听过很多人赞扬她的外貌、她的气质,你却可以去赞美她精湛的厨艺、她对流浪猫狗的爱心。一个成功的男人一定生活在追捧与恭维的空气中,你却可以从他的兴趣爱好上入手,去巧妙地赞美对方。

如果他爱美术,你就赞美他不俗的艺术水准;如果他爱古董,你就赞美他深厚的鉴赏功力;如果他爱健身爱攀登,你就赞美他积极的生活态度;如果他爱古籍、爱书法,你就赞美他超脱的心胸与情怀。

记住,你的目标是对方不易为人知的优点,从这个方面入手,一句话就能拉近你与对方的距离。想让你的赞美更显品位,你就一定得说中要害。赞美他人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充分挖掘出对方不为人所知的优点,这样往往会给对方带来意外的惊喜。

张婕是当之无愧的销售高手,她不但善于抓住客户身上最耀眼、最吸引人的长处大加赞赏,还十分注意挖掘对方不为人知的优点,在关键的时候给他戴上一顶受用的高帽,让他开心不已。靠着这个本领,张婕不但签下了许多合作协议,还和很多合作对象成了要好的朋友。

有一次,她的下属去拜访一位画家,希望谈成合作。下属见了画家后,不遗余力地夸赞起他的画作来,还预言他将成为当代画坛中最独特的画家之一,将青史留名。无论下属说得有多肉麻夸张,画家却都无动于衷,原来自从他红遍画坛以来,他听到的赞誉实在是太多了,下属夸他,他非但不觉得惊喜,还觉得天经地义。

下属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将事情的经过向张婕细细描述了一遍。第二天,张婕亲自出马,又来到了画家的工作室。只见她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很少说夸赞之词,反而和画家从容地聊起了艺术。说着说着,张婕自然地说道:“大师,我发现您留着一把很漂亮的胡须,既有魅力又有风骨!”

张婕的一句话让画家喜笑颜开,他一直对自己的胡须很满意,可惜很少有人夸赞这点。这会儿被张婕这么出乎意料地夸了一句,登时便心花怒放起来。张婕与画家聊得很投机,一来二往后,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合作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第一个将女性比喻成花朵的人,是当之无愧的聪明人;第二个将女性类比成花的人,不由叫人乏味;第三个还做此番描述的人,可谓是十足的大傻瓜。”赞美之言也是这样,你不要人云亦云地去赞美别人。你自以为说得很动听,殊不知对方已经听厌了这样的夸赞。不如另辟蹊径,努力挖掘出对方不为人知的优点,大肆褒扬,一定会哄得对方心花怒放。

高晓松在自己的节目《晓松奇谈》中曾提起这么一件事:一位音乐人夸他歌词写得妙,是歌坛一绝。音乐人特意提到,他尤其欣赏的是高晓松作词作曲的《万物生》,其中有一句歌词唱道:“你说那时屋后面有白茫茫茫雪呀”,他说自己实在是太喜欢这个“白茫茫茫”了,一般人可能只会用“白茫茫”,而高晓松却在后面多加了一个“茫”,就这一个字让歌词中的意蕴更加深厚且意味深长起来。音乐人不停地夸高晓松这个字用得巧妙,面对这样的夸赞,高晓松本人明显很受用。

对于高晓松这样的名人来说,生平听过的夸奖可能不计其数,想要夸出新意却不容易。而这位音乐人的夸赞,却从细微之处入手,巧妙的恭维让高晓松开心极了。你若能发现对方不为人知的长处,并巧妙地予以夸赞,通常会给对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能收到绝好的效果。你的夸奖因为与众不同,便愈发显得弥足珍贵,给对方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分清赞美与奉承的区别

在很多人看来,赞美与奉承毫无区别,他们偏激地认为,赞美别人的过程就是向对方示弱、向对方溜须拍马的过程。正因秉持着这种观念,他们很鄙视身边那些不吝于赞美的人,他们也很反感听到那些赞美、恭维的言语。

这种看法无疑是大错特错的,赞美与奉承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它们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交际态度。卡耐基曾将赞美与奉承的区别概括为:“奉承是牙缝中挤出来的,而赞美却发自心灵。”

赞美用心纯良,奉承却别有居心。赞美永远出自真心,所以显得真诚、热忱;奉承却有可能虚与委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赞美是将对方与自己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对别人的长处与优势给予充分肯定;奉承却是自降一格,牺牲自己的尊严去讨好别人。

我们可以来具体分析一下。

区别一,赞美出于真诚,奉承来自虚伪。

赞美的行为来自一种“感动”、一种“冲动”,当你被对方的某项优点、长处打动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想要去赞美他。不管是他的精神品格,还是外貌言谈,只要有一处深深吸引了你的目光,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你去赞美他的优点。

你在他的身上找到的闪光点深深地契合了你的价值观,或者出于尊重与友爱的需要,你赞美了他。你的赞美同时能够给予对方精神上的支持,使对方备受鼓舞。

奉承却不同,它不是发自真心的,而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当一个人用无比肉麻的话语去奉承另一个人的时候,并不是那个人的某项优点打动了他,他仅仅只是在进行一种“投资”而已。赞美必定出自真诚的认可与钦佩,奉承却只是基于一种与利益息息相关的目的。

奉承者在说着那些赞美的话语的时候,他也许满脸堆笑,也许言辞恳切,内心里却藏着一个阴暗冰冷的小人,而这个小人才是他的真实面目。奉承者希望用奉承来获得某项回报,他们自私、两面派,实际上是不太值得信任的。

彼特是美国一家橡胶厂的总工程师,当他听说当地另一家橡胶厂最近多了两条流水线,专门用来生产某种极其畅销的乳胶手套的消息的时候,很想去一探究竟。因为本厂也在计划上几条同样的流水线,彼特对此套设备的机械、技术等问题越来越感兴趣。他准备一番后,亲自拜访了那家橡胶厂的厂长。

厂长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待了他,两人交谈的过程中,彼特夸夸其谈,将厂长夸成了“天上有、地上无”的全能型人物,从外表仪态到工作能力各方面都夸了个遍。谁知道厂长并不领情,态度反而越来越冷淡。最后,厂长忍无可忍,向他下了逐客令。彼特不愿空跑一趟,支支吾吾地说明了来意,厂长却冷漠地说:“对不起,我们花了大价钱才买到了这套设备的制作图纸,是不会轻易向外人透露的。”

彼特灰溜溜地回去了,他翻来覆去地想了好几天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混淆了“奉承”与“赞美”的概念,那些奉承话太过急功近利,难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想通了后,他再次拜访了那位厂长,真诚说道:“您是TQC(全面质量管理)管理上的专家,更是我专业上的前辈,我早就想向您请教一些专业上的问题了,可惜一直没找到机会。”

厂长有点惊讶,态度也温和了起来:“我离专家还远得很哪,不过多点实战经验罢了……”

两人就TQC管理详细地讨论了起来,他们越谈越投机,不自觉地便谈到了新设备的某些技术问题,就这样,彼特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厂长对他的印象也越来越好。

区别二,赞美基于事实,奉承可能凭空捏造。

赞美者在夸赞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很有分寸的。他们心里清楚,自己针对的是对方值得赞美的优点,而不是对方那些不符合自身价值观的做法和明显的缺点。赞美者一向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他们嘴里的那些溢美之词往往符合事实,绝不会夸张到哪里去。他们不会评价某个人“非常完美、没有缺点”,也不会用一些绝对的字眼去形容对方。

奉承者通常无事生非,绞尽脑汁只为处心积虑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擅长厚着脸皮将黑的说成白的,将死的说成活的,混淆视线、指鹿为马不在话下,只为博得别人的欢心。他们闭着眼睛将对方一顿夸,哪怕夸的全是缺点也在所不惜。他们在用夸张的言语为对方“抬轿”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现在将你抬一抬,日后就将你摔下来”。他们经常在人前夸赞着对方,一转身却又说起了对方的坏话,到处散播对方的谣言。

赞美其实是一种美德,我们出于真诚的目的去赞美别人,如果说它也是一种投资,那么这种投资绝对是良性的。通过赞美,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而奉承却是一种恶性投资,收获的只能是表面上的称兄道弟,却建立不起真正深厚的关系。

弄清楚赞美与奉承的区别后,我们便可以采取更明智的态度和更适当的方式去赞美别人。我们要发自真心地把他人的优点当作自己效仿的榜样,学会更自然、更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善意。赞扬只分事实,不分对象,哪怕对方是你讨厌的人,你也可以针对其优点进行赞扬。习惯真诚地赞扬别人,摆脱虚伪的奉承,你会变得更受欢迎。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