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经典段落】今天大小朋友都在过节,这些初高中课本里的经典片段你还记得吗?

小时候的课文,分为两种:阅读全文和阅读全文并全文背诵。以至于到现在,我还是忘不了被“背诵全文”所支配的恐惧。

如今,曾经倒背如流的文章里具体的字词,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但是偏偏是一些物件、一些细腻的表述,让我印象深刻。

吃鸭蛋的时候,会想起汪曾祺说过的,要用筷子戳一下,“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去绍兴游玩,第一个冲去找咸亨酒店,要学着孔乙己,来点茴香豆下黄酒。

汪曾祺的咸鸭蛋、孔乙己的茴香豆、迅哥的乌篷船、闰土的银项圈……让我念念不忘的物件还有很多。

它们具体而细小,却构建起我对这个美好人间生动的想象,至今仍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长大之后,再看这些文章,却读出了以前不曾体会到的情感。

我们整理了一些藏在课本里的“彩蛋”,那些耀眼的细节,是年少时代最好的注脚。

六年级 上册

“银项圈”

选送者:《少年闰土》

原 文:“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 银 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他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朝气蓬勃。

毡帽,贴切硬梆的乌毡帽,是绍兴民俗文化中所特有的民间常用帽。而银项圈则蕴含着朴实的绍兴人“保子平安”的念头——用金属圆物套住小孩的灵魂,防止其被鬼怪勾走。文中也有相似的观点,“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乌毡帽

当时记着他们之间少年间纯粹的友谊。后来才读到小说中的后半段,“我”再回故乡,此时见闰土,中年的他“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银项圈没了,破毡帽成了陈旧时代的烙印。中年的闰土不见少年灵气,变得麻木不仁、反应迟钝。

但是我的脑海里,一直记得他生机勃勃,月光下刺猹的样子。

初一 下册

“油鞋、油纸伞”

选送者:《爸爸的花儿落了》

《城南旧事》 英子

原 文:“有一天,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了不得。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夹袄(是在夏天!),和踢拖着不合脚的 油 鞋,举着一把 大 油 纸 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油鞋和油纸伞,都是旧式人家常用的雨具。油纸伞见得比较多,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和皮棉纸做伞面。

油鞋,多是民家自制。大凡会做布鞋的人,只需要在做成的布鞋基础上,请鞋匠在每只新鞋底上均匀地钉上小圆铁钉,然后用桐油将鞋油透,在夏季晒干即可。只是这样的鞋子不适合长走,否则,会擦伤脚。

雨天拖着硬邦邦又不合脚的油鞋,再举一把大伞冒雨上学着实不便,英子的不情愿也便可以理解。现在,有了尼龙钢架伞,各种便携的现代化雨具,也不知英子早起上学会不会开心些呢。

初一 下册

“白 篷 船”

选送者:《社戏》

原 文:"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 白 篷 的 航 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看书看得仔细,发现咱们迅哥的船,并不是常见的乌篷船,人家是白篷的。

都是旧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乌篷船和白篷船还是有区别的。乌篷船两头尖翘,船舶覆盖半圆形的船篷。篷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篱,上涂桐油黑漆。而白篷船,所涂的是桐油清漆。夜航船、檀船、夜埠船等多为白篷。

据考证,白篷船多系夜间航行,在黑漆的水面上,便于识别,有利安全行驶。而在旧社会,乌篷船是富人家的用船,而白篷船则是穷人打渔或交通的重要工具。

难怪《社戏》描写“我”和小伙伴们去赵庄看戏,到了台下:“其实我们这白篷的航船,本也不愿意和乌篷的船在一处。”

为什么不愿意跟乌篷船在一处?因为乌篷船里坐着的都是那些“土财主的家眷”,“他们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

五年级 上册

“竹编鸟笼”

选送者:《珍珠鸟》

原来珍珠鸟长这样

原 文:“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 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这是冯骥才198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他回忆了和这对红嘴小鸟相亲相爱的故事。

他能和珍珠鸟建立深厚友谊,就不得不提这个竹编鸟笼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鸟笼是鸟生活的天地,事先置备好合适的鸟笼,自然是保证和谐关系的关键。

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笼养鸟儿的现象。时至唐朝,国人玩鸟儿已经逐渐形成气候。作为饲养小鸟的工具,鸟笼历经千年变迁,早已不是最初单纯为养鸟所用。

鸟笼也分南北派。冯骥才出生于天津,就不得不提了京笼。京津一带盛行的北派鸟笼影响较大,主要以靛颏笼、百灵笼、平顶画眉笼为主要代表,简洁大气,又不乏精致玲珑。

当然冯骥才准备的鸟笼,大概不会那么精致。鸟笼合不合适,只有住的鸟才知道,开心最重要。

早些日子,在北京的街头小巷,也许你能看见这样一幅景象:清晨中,冯骥才提着鸟笼走在路上,哼着小曲、遛着他那对珍珠鸟,别提多惬意了。

初二 下册

“高邮鸭蛋”

选送者:《端午的鸭蛋》

原 文:“ 高 邮 咸 蛋 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汪老写吃的功力真是没话说。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在吃白粥的时候,配一颗咸鸭蛋。自从学了这篇课文,就也学着,要用筷子头去戳,等待它吱的一声,冒出红油的样子。

那时候,我坚定地认为高邮鸭蛋,是人间最好吃的鸭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感觉自己吃的这些鸭蛋,都是在将就。

初三 下册

“茴香豆”

选送者:《孔乙己》

原 文:“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 茴 香 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第一次去绍兴,就兴冲冲要去找咸亨酒店,喝绍兴黄酒,再来碟茴香豆。

穿着长衫,用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的孔乙己自是不在了,脑海里倒是回响起他的话,“读过书,……我便考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初中上课的时候,老师也问过我们这个问题。“茴、回、囘、囬”,直到现在,我还是记不太清楚。

高二 上册

“绞丝银手镯”

选送者:《祝福》

原 文:“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 绞 丝 银 镯 子。”

这是小说《祝福》中的一句话。以前并未注意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然而现在细细想来,绝非是鲁迅先生信手拈来之笔。其实,它对揭示小说控诉和批判封建礼教吃人罪恶这一主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绞丝”是对银质饰物加工的一种方法,只有质地比较纯正的才可以加工成绞丝的形状。在当时,能戴得起这样较贵重的饰物的人,当然不会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祥林嫂,大抵是像四婶等这样有一定地位的富人家的女人。

高一 下册

“梵婀玲”

选送者:《荷塘月色》

原 文:“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 梵 婀(ē) 玲 (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梵婀玲是小提琴的音译,读来莫名有意蕴。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这样有趣的翻译。

夜莺nightgale译为耐听哥儿,英文天使一词Angel,早期译作安吉儿,后又作安琪儿,很有亲切的画面感。Inspiration今译灵感,民国初年译作“烟士披里纯”,很有小众化、象牙塔的意思,好像一幅烟雾围绕的绅士在寻求神示的画面。还有枫丹白露、翡冷翠等,光看字面上的几字,就充满了诗意。

那时的人们,真会用词啊。

你还记得课本里,让你印象深刻的片段吗?

我 们 在 留 言 区 等 你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