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友人离别的诗句】专题此夜曲中闻折柳,相诉离别待重逢

折柳|寄情·怀远

苍松迎客,

折柳寄情,

一份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表达,

在冬奥会的开、闭幕式上送给世界友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当80名舞者缓缓走来,随着舞者的脚步,垂柳逐渐呈现出来,配着《送别》的音乐,“折柳寄情”的意象清晰呈现。


更多的人围拢过来,365位来自不同行业、各个年龄层的人们手捧着柳枝出场,他们代表着“一年365天不变的缅怀与思念”。


当光束自由转绿,整个场地都被染成了青嫩的绿色,就像这个世界从疫情的伤痛、苦痛的寒冬中走来,进入生机勃勃的春天。


人们在绿色中徜徉,对生命缅怀、告别,同时心怀希望,穿越不同种族的爱意,必将久久不绝,生生不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在中国古代,因“柳”与“留”谐音,表达送别相惜之意。千百年来,折柳寄情是中国人选择对于亲人、友人离别时最深沉的表达。


为什么会选择柳枝送别呢?因为柳树的生命力积极顽强,是古代行道树的树种之一,在田野郊外,河畔堤旁,随处可见。古人在送别时,从生机盎然的柳树上折枝相送,希望离别之人能像柳树一样随遇而安,也将家乡这一抹绿色牵萦于心头。即使远走天涯海角,见柳之时,莫忘旧友与亲人。


另外,柳树有驱疾辟邪的含义,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有插柳的风俗。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所以人们在送别时,以折柳相赠,也有祈愿亲人或者友人此去一片谈图,平平安安。


中国人折柳寄情的风俗始于到先秦时代。《诗经·小雅》中有一首《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戍边将士在回忆当初出征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的日子,如今回来途中大雪纷飞,也许回去已是物是人非了,但含蓄隽永的情思一直萦绕心怀。


到了汉代,折柳不但有文字记载,还有专门的地点可追溯。据古籍《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城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遥想当年,车马都很慢,离别再相聚是多么不易的。也许是戍边将士,可能面临一去不返的境地,也许是此去与友人相隔天南海北,所以人们送别一直会送到灞桥,一别许是一生,场面多少有些令人抹泪。


南北朝时期,折柳风俗已经风靡各地。到了诗歌灿烂的唐代,“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更是客观地描述了唐代长安城的这一风俗。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从诗意来看,王维的好友元二即将远赴安西,两人在柳色一新的春日饮酒告别,也会少不了赠送柳枝的风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人们送别时,折柳枝,通常要吹笛子,有时还要唱诗和乐。所以,古诗中长把折柳与吹笛联系在一起,对送别之情注入了缠绵悱恻的诗意浪漫,少了些许悲凉哀痛之色。


这样的乐曲有三首,一是来自北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此曲多为怀念之作,曲调忧伤悲凉,有惜别、思念远人之意。据传汉代时张骞从西域传入《德摩诃兜勒曲》,后来李延年作成新声二十八解,为军乐。如唐朝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及唐朝袁郊《甘泽谣·许云封》:“《折柳》传情,悲玉关之戍客。”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原为王维送别友人元二所做的一首诗,广为传诵后,由乐人谱以乐谱,当作送别曲,并把“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吟唱,成为“阳关三叠”,成为唐代送别曲中流行曲。一点也不亚于如今我们的春晚一定要唱《难忘今宵》的习惯。


三是唐代的教坊名曲《杨柳枝词》,诗人多以此曲谱写词作,表达离别之意。著名诗人刘禹锡就曾做《杨柳枝词》九首。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在冬奥会的道别之夜,人们遵循古意,手捧柳枝,以“今天”的方式演绎传承中国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道不舍,诉别离,表达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祈愿,将中国浪漫意象再次发挥到了极致。

期待所有参加冬奥会的国际友人,带上一枝柳,带走中国人的友谊,期待下一次重逢!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