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专题诗词鉴赏笑看江河 赏遍三山五岳

关注我哟

☀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欢迎各位关注,同时也欢迎各位投稿!

三山五岳,成语,泛指名山或各地。三山是指旅游胜地闻名的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三山是传说中的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三座仙山。三山五岳在中国虽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东、西、中三岳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三山处于南方,相对于中原稍远,继五岳之后成名,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南向扩展和中原文化的传播。

东岳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经石峪的《金刚经》石刻,闻名中外。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自然的泰山,彰显着自然的神奇;文化的泰山,印证着文化的神圣。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西岳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这首诗是李白为其好友元丹丘所写。在一个晴朗的正午,两人置酒于华山北峰平台,谈天论地,论古探今,大醉而书,其中的巨灵咆哮讲的是巨灵劈山的典故,云台阁道连窈冥,讲的是云里的北峰阁台相连,看的是大好美景无限华山啊。

南岳衡山

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在衡阳市南岳区和衡山、衡阳县境内。衡山的命名,据志书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山神是古时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居于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山中,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衡山的地质构造主要是花岗岩的断裂构造,花岗岩断块组成峰林状的垒形中山地貌,群峰突起,自上而下分为四级阶梯。

望衡山

唐-刘禹锡


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

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衡山自古天下闻名,以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佛、道两教并存的人文景观而著称。衡山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清人魏源赞美 到:“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南岳衡山佛、道教同居一山,共存一庙之特色,为中国名山一绝。

北岳恒山

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

现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市区62公里。北岳恒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为中国地理标志,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恒山

唐-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恒山分为东、西南峰,最高峰东峰天峰岭,海拔2190米,其中西峰名为翠屏山,两峰对峙,以金龙峡分开,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为古杨家将征战之处。

恒山风景以地险,山雄、寺奇、泉绝称著。天峰、翠屏两山怪石争奇,古树参天,苍松翠柏间散布着楼台殿宇。古有恒山十八胜景,今尚存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另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景区。在悬崖峭壁上面,还留有很多名人题咏,岳顶松涛,夕阳返照,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等景观更令人神往。

中岳嵩山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面,西邻古都洛阳,东临郑州,属伏牛山系。

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

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名胜风景区,为五岳中的中岳。

望嵩山

唐-吴融


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

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中岳嵩山,群峰挺拔,搜索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由峰、谷、涧、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八景”“十二胜”。八景是: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颍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

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沁园春·忆黄山

宋-汪莘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

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

悬崖峭壁,瀑布争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

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

翠微霜晓,仰盼龙楼。

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

谁知此,问原头白鹿,水畔青牛。


这首词所写山水之景是实,神话传说是虚,虚实紧密揉合,使山水充满神奇色彩,使传说宛然实有其事,令人神往。而全词又是触景生情,以景写情,达到了情景交融为一的艺术妙境,确为黄山词难得的神品。明人程敏政《游黄山记》说:“黄山之为景也,非太白之句不能当其胜,非摩诘之图不能尽其变。”

庐山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是中华十大名山、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

庐山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美句。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庐山

唐-王贞白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庐山奇秀苍润的山体,飞流湍泻的瀑布,扑朔迷离的云雾,又激扬起古今无数画家的审美愉悦。许多青史留名的大画家,纷纷为庐山作画题诗。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晚唐五代画家荆浩,“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唐寅等,都为后人留下了有关庐山的传世名作。

雁荡山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载敬堂集》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以景观区位分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

忆游雁山

宋-吕夷简


往年游海峤,上彻最高层。

云外疑无路,山中忽见僧。

虎蹲临涧石,猿挂半岩藤。

何日抛龟纽,孤峰卜再登。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册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⑾,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有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又有经行峡、归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⒄。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 ,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


温馨提示 中国好诗词

非常感谢您关注@中国好诗词!如果您有好的诗词、散文、小说等原创作品,请直接回复微信或发送邮件到:274158273@qq.com进行投稿,您可以附上您的个人简历、照片及个人要求(是否署上真实姓名等特别要求),同时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或想法,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好诗词 欢迎订阅

如果您觉得文章值得分享,请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朋友圈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

请关注@中国好诗词,微信号:qq27415827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