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变革之心读后感看这里!《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书评:调整三个要素,轻松引发改变

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会经历或者目睹过类似的情景:

一个爱美的女孩,下了很大决心要减肥。可是,抑制不住美食的诱惑、忍受不了运动的痛苦,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减不下去;

一个每天忙里又忙外的职业女性,希望家里其他成员注意一下卫生习惯,并搭把手整理一下家务,可他们个个选择性忽视,依旧我行我素;

一个部门负责人,想要尽量在规定时间内,把工作完成。可下属们就是拖拖拉拉,不肯配合……

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向更好的方向努力,同时也希望身边的人能变得更好。这时,就需要做出改变。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改变都要求被改变者脱离原来熟悉的舒适区,走进新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内部或外部的阻力,所以改变起来是相当费力的。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轻松完成改变呢?

美国作家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在《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中,就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希思兄弟是国际知名的行为心理学家,他们共著的《行为设计学》系列,是被美国硅谷创业圈奉为“圣经”的指导书。这本《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就是其中一本。

《零成本改变》基于各种改变难题,为想要做出改变的人,提供了有效的思考逻辑和设计思路。像我们一样权力不大、资源不多的人,都可以根据希思兄弟给出的基本框架,更容易地完成改变。

希思兄弟提出,成功的改变多半遵循一套模式:改变的人要有明确的方向、足够的动力、有利的环境。也就是说,改变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我们用理智控制方向、用情感提供动力、并创造了合适的环境条件。

而有的改变之所以很难完成,是因为我们不清楚问题出在哪个环节。那么,要想成功地完成改变,我们要了解,关于改变的三个真相。

第一,看似是人的问题,实则为环境问题。

比如有些人在减肥时需要节食,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无论怎么告诫自己不能多吃,还是不由自主地吃下让自己后悔的食物量。

这看起来是改变者缺乏自制力,需要从提高自制力做起。但是,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从外部环境着手:选择小号的餐具、把食物少装一些,这些外部的微小调整,会对进食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第二,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

比如,已经加了很久的班,领导又安排了一份要修改的报表。理智告诉我们,一定要马上完成。可是,面对密密麻麻的数字,又要对抗饥肠漉漉的肚子,我们的情感实在提供不出马上去做的动力,导致一拖再拖。

表面上看,没有完成报表是因为我们的懒惰或抵触。但实际上,我们的精力大部分都用来对抗饥饿、对抗疲惫,实在是不堪重负,没有精力再去完成别的任务了。

第三,看似心生抵触,实则方向不明。

有些改变,看起来迟迟没有成效,不是因为心里不想改变,而是没有方向和切入点,不知从哪里下手。

比如我们带孩子去跟朋友聚餐,出门时告诉孩子,一定要懂礼貌、有教养,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可是,到了聚会地点,却仍然表现得不够好。

其实,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因为他并不理解什么是“懂礼貌、有教养”,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我们应该直接告诉孩子:见到叔叔阿姨要问好、吃饭时不要在碗里乱翻等等具体内容。孩子知道了具体目标,才能照着去做。

了解了造成改变困难的实际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逐个攻破。

首先,在理智上,提供清晰明确的方向,让对方知道需要做什么、怎么做。

第一步,找到亮点,并复制经验。

书中特别强调,面对一件需要改变的事情,我们不能聚焦问题,追问“哪里出了问题”,再制作出规模相称的解决方案。那会耗费太多的资源和精力,也是我们普通人无法办到的。

我们应该关注对策,研究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想一想“现在怎么做才有用?”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出同类事件的成功案例,然后把经验复制,并且推广开来。

第二步,制定关键举措,把模糊的目标转化成具体的行为。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可供选择的选项越多,反而会越难抉择。这是因为一旦选项增多,就会造成一种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会让人感到焦虑。为了摆脱焦虑,人们往往会选择熟悉的老路,最后造成改变的困难。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明确而具体的行动指南,让对方知道该怎样去执行。

还是以减肥为例。如果我们制订的减肥计划是“多运动、健康饮食”,会不会让人觉得很茫然,仍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那如果把计划订得具体些:什么时间运动、运动多久、做什么运动、吃些什么、吃多少,就会让人感觉清晰明确,简单易行。

第三步,指明目标,展现未来美好愿景,激励人心。

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需要“关键举措”中的小目标,还需要一个为之长期努力的终点目标。

这个终点目标应该描绘出成功之后的美好图景,给我们提供情感力量,让我们看到,如果达到目标,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鼓舞我们向着目标努力。

其次,激励情感,提供改变的动力。

第一步,找到感觉,让对方主动寻求改变。

书中引用了《变革之心》一书的作者科特和科恩的研究结果:对于大多数变量和结果都不清晰的改变来说,发生改变的顺序是看见——感觉——改变。

我们所看见的东西触动了我们的情感,无论这种情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要有触动,改变就会发生。

比如,对于有烟瘾的人,给他们看一些吸烟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图片,想要保持健康,就会触动他“必须戒烟”的决心;给爱美的女孩看一些漂亮又苗条的衣服,想要穿得上这些漂亮衣服,就会触动她“减肥”的决心。

第二步,缩小改变幅度,把改变的难度分解开。

进行改变就好比一场长跑,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终点,很容易失去信心、想要逃避。但如果我们把这段长路分解成若干小段,一段一段来完成,也就是把改变的幅度缩小,是不是会觉得容易很多?

我们可以通过限制资源的投入量来缩小幅度。比如,面对一大堆要洗的脏衣服,一起洗完会觉得很困难,想想就让人抗拒。那我们就可以做一下任务分解,每天只洗几件衣服,如此累积几天,也就全都洗完了。

还可以自己设定一些容易完成的里程碑,完成一个就获得了一个小的胜利,若干个小胜利加起来,任务就完成了。比如,要开一段长途车,我们可以把路程按时间来划分,每开两个小时休息一下;或者把路程按距离来分解,每开100公里休息一下。

缩小改变幅度后,任务还是原来的任务,但是,在心理上,会给人一种相对轻松的感觉,这会减轻我们的抗拒心,更容易往下进行。

第三步,影响他人,让人们得到成长,从而愿意做出改变。

只要是改变,就需要有持续的动力。而动力不仅来自感觉,还来自信心。那么如果我们要改变他人,如何让他人建立信心呢?

我们可以塑造对方的认同感。让对方清楚地知道“我是谁”、“现在处于什么状况”、“像我这样的人在这种状况下该怎么做”。

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研究人员来到一个小区,想在一户人家的草坪上立一块“小心驾驶”的广告牌,这块牌子相当丑陋,而且大到足以遮住整个房子。不出所料,很多人家都拒绝了。

但是,在另一个差不多的小区,却有将近3倍的人家同意了立广告牌的做法。原因就是,在此之前,研究人员请这里的居民签署了一份“保持环境美丽”的请愿书。

这份请愿书在无形中建立了居民的认同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热心公民”。当收到立广告牌的请求,他们就会以“热心公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去同意。

同时,改变的过程不可能事事顺利,一些小的挫折不可避免,却非常打击我们的自信,所以我们还需要具备“成长心态”。我们要相信,能力不是固定的,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增强的。不要在乎可能发生的失败,我们要敢于冒险,接受更多挑战。

最后,打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以帮助改变顺利进行。

第一步,调整环境。

调整环境就是让正确行为更容易出现,错误行为更难以发生。

比如,我们在电脑前工作,却总是分心,不能全神贯注。是因为我们不想完成工作吗?不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可以分心的事物太多了。我们可以调整外部环境:把手机静音;把零食清理出房间;告诉别人不要跟我们说话等等。

我们自己创造一个相对没有打扰的环境,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第二步,培养习惯。

习惯其实就是我们行为的自动驾驶系统。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自动出现。所以不管是改变自己还是他人,都得先改变习惯。

书中提到一种培养速成习惯的心理计划“行动触发扳机”。也就是说,遇到特定的触发情境后,扣下相应的动作扳机。

比如告诉自己送孩子上学后,就直接去健身房。其中“送孩子上学”就是触发情境,“去健身房”就是动作扳机。

“行动触发扳机”的好处在于,我们事先预设了决定,省去了决定环节反复思量的步骤,可以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

需要注意的是,“行动触发扳机”一定要足够具体,可以明确到“喝杯咖啡后”、“洗完碗后”,而不能是像“有空的时候”这样大而无当的表述。

第三步,召集同伴。

希思兄弟在书中给出了一则有力的实证研究:你之所以做某事,是因为同伴都在做。

行为是会传染的,我们面对模糊不清的情境,总会试图观察别人是如何行动的。所以,当我们进行改变时,最好是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行。

我们可以把同伴们做出的正确行为广而告之,当然,“正确行为”应该比“非正确行为”的比例要大。

比如,如果团队中有70%的人完成了任务,那就确保其余30%的人知道这一情况。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后于很多人后,都会马上做出改变。但如果只有20%的人完成任务,就不要公布出来。

改变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三大核心:理智、情感、以及情境,并对照九个步骤去进行,相信人人都可以做到轻松改变。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