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计划》中提出“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不仅实现常态化应用,更要达成全方位创新。”
青州市宋池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生700人,专任教师67人。基于自身发展定位的分析,新的学校班子确立了“办有精神的学校、育有追求的人”办学理念,以“建设幸福学校、发展幸福教师、培育幸福学生”为办学目标。青州市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2018年8月份启动,宋池学校成为项目的样板校之一,2019春季学期建成精品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巡课系统,助力学校教育信息化迈上新的台阶,学校建成创客教室,实现平板智慧教学。
腾讯智慧校园建设试点获得成功;承担中央电教馆跨区域同步教学试验项目,共享到了北京、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双线英语实验借助互联网+引入了外教,学生接触到了纯正的英语;信息化提升改造,帮助师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购置学生平板四百台,为教室里配备了高密度AP,网络课堂、在线辅导、大数据、人工智能……正走进课堂,智慧学习成为学校的一张新名片。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的“235导学评一体”模式逐渐形成,坚持民主开放,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督促和激励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2即课前自学、课上内化知识;3即依托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等教学资源自主探究、课堂导学;5即五个教学环节:自主探究、同伴互助、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反思评价。大数据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自动为老师形成教学分析报告,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评更加高效,教师尝到了智慧教学的甜头;错题自动归入学生错题本,方便学生反复学习巩固,学生可以设置错误类型,已掌握的移出错题本;学习系统自动记录学生课堂与作业成果,定期形成学习分析,学习目标更加精准,学习效率挺高了, 学生更加乐学。
曹小青建立了“英语口语突击群”,每天晚上通过微信指导孩子们阅读文章、练习口语。上一年级的女儿总是不解地问:“妈妈,你今天能做饭给我吃吗?别人的妈妈怎么没有你那么忙呢?”心理充满了对女儿的愧疚,又收获着学生进步带给她的幸福。
于丹萍在老师帮助下,甩掉父母离异的思想包袱,顺利升入青州一中并进入创新之星班,上升为实验班前十名;老师耐心帮助下,陈洋洋忘掉早恋的烦恼,专心学习,成绩进入全市前列;巩志彤喜欢画画,六一儿童节学校为她举行了个人画展,校长和她妈妈一起为画展揭彩;滕晓晴、董婉莹爱好古筝,学校专门设置了古筝演奏室;宋奉平坐在紫藤树下安静地读书、康聪阳等待校车争分夺秒记单词……
从外地返回的学生,郭靖靖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克服了偏科;马玉洁成绩不断上升进入级部前五名;宋国庆高兴地说,回到宋池学校,不但成绩上升了,还有机会受到校长邀请共进午餐……学生们的精神面貌悄然发生变,成绩不断进步,家庭的幸福之路被点亮了。
学生宋国庆的爸爸在家长课程中懂得了怎样开展家庭教育;石钰鑫爱上阅读,家长会开到了她家;学生一点一滴的成长进步,家长看在眼里,幸福在心里。学校高中升学率2017年达到81%,2018年高中升学率突破92%,教学成绩快速提升更赢得了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可,外出就读的学生陆续返回,已经超过了150人。
2017年8月,该校在全市校长培训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2017年11月,在全市腾讯智慧校园启动仪式上作了典型发言;中央电教馆和潍坊电教馆领导,潍坊市信息化研究院李陆院长,青州市教育局郝炎磊、陈良瑞、刘俊超等局领导先后到学校调研;滨州实验中学、济宁市教育局等单位,马兰学校、益都师范附小、王坟小学的领导老师先后来观摩学习;电视台、报社的记者多次来采访,探寻学校变道超车的秘诀,为青州市教育信息化2.0现场会提供现场……
我们在奉献与奋斗中品味幸福、感悟幸福、创造幸福、传递幸福,倾听着幸福拔节生长的声音……(通讯员:尹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