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2022江西中考语文看这里!江西省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卷

江西省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学科试卷

总 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并贴好条形码;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打开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很容易就能在视频播放页面找到“倍速播放”选项。倍速播放指在不改变原视频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由用户自行选择加速或者减速的播放行为。调查显示,在18—4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中,使用倍速观看视频的网友接近七成,倍速播放已经成为年轻观众网络追剧的“标配”。这一收视行为不仅体现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艺接受特点,也折射出媒介发展对艺术创新的技术驱动。

不过,观众对影视作品进行倍速播放是有选择的。“为什么年轻人看剧用倍速”话题曾经登上微博热搜。倍速播放不仅能够让观众在有限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剧,而且对白和音乐的轻微“变形”也会营造出陌生感和新鲜感,让观众觉得更加有趣。不过,当面对品质好剧时,观众不但不会选择“加速”,反而会再次或多次观看。作品中那些意蕴丰富的视听语言、饱含深情的台词、直击人心的表演以及精心设计的细节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感染力,让观众一再品味。

可以说,倍速播放显示出观众艺术欣赏的个性化需求,而流媒体技术为这种个性化提供了调试和选择的可能。在新媒体终端尚未普及时,录像机、VCD机或DVD机播放已经具备了快进或快退的功能,但彼时的倍速播放操作并不便利,观赏效果也不甚理想,很难形成潮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速度不断提高,上网看剧越来越便捷,倍速播放的实现也越来越容易。

人们在视频网站观看文艺作品时,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都会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播放平台,成为内容分析、产品定位的参考数据。在这个意义上说,倍速播放还能反哺艺术创作,促进艺术品质的提升和艺术表现的优化,激发艺术形式的调整升级。为了适配当下人们的收看习惯,一些视频网站和制作团队不断进行尝试,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有的播放平台将时长两三个小时的故事切割成若干短小精悍的单元,对剧作结构进行不同于传统影视长片的重新剪辑,让观众可以一览剧作精华。

在媒介革新过程中,创作者为赢回“播放时间”、赢得观众做出了各类有益尝试。相信只要坚守价值立场、尊重艺术规律,视听艺术将在与观众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进化”,新型艺术或将由此诞生,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摘编自刘洋(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2021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相较于娱乐消遣内容的倍速播放,由于网课的用户近年来越来越多,尤其受到疫情影响,大量青少年每天固定开始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那么,增加了倍速功能的学习视频到底会对知识吸收的效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2017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单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他们评估了54名医学院的学生在以1.5倍速度和正常速度观看视频课程后,平均考试成绩是否会有显著差异。过去有研究认为,语速较快的视频课程更能提升学习者的主观表现,因为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习者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但这项研究结果却显示,1.5倍的速度下学生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比正常速度更差,客观测试成绩低了10分左右。这可能是因为,视频播放速度会影响学习者的神经活动和认知过程,速度较慢时,学习者心理压力低,因此学习效果较好。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科学定论。同样是在2017年,日本的一项关于课程录像回放速度的效果分析研究中,科研人员让学生以正常速度、1.5倍速和2倍速看教学视频。同样是立即组织考试。结果却发现,他们在1.5倍速情况下的注意力最集中,而且考试成绩明显也是最好的。

今年,中文核心期刊《现代教育技术》也发表了MOOC视频播放速度对认知加工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区分了有字幕和无字幕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有字幕的时候,视频播放速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无字幕时,1.25倍速时的学习效果要优于1.0倍速。而当速度增加到1.5倍速时,过快的视频播放速度影响了学习者的信息加工,学习效果最差,研究人员还通过对被测试者眼动行为的监测,发现在1.25倍速时紧凑的信息节奏使学习者的注意力分配更自如,认知加工最为流畅。因此,他们认为适当加快播放速度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但速度过快则会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起到负面影响。

事实上,这些实验结论间的相互争议,和实验设计本身存在局限有关。长期从事大脑认知功能研究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葆明解释,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除了要考虑视频播放速度的因素,还有视频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曾经有倍速播放的习惯、被测试者的年龄等等。这些重要的变量在实验中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我们很难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但他也表示,这些研究为视频制作时信息量的控制和播放速度的选择还是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在视频学习时代我们该如何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

(摘编自胡珉垮(“倍速播救”,赢了时间?》,2020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倍速播放”选项已然是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标配。它能让用户自行选择观看视频时的速度快慢。

B. 倍速播放是观众艺术欣赏个性化需求的产物,它离不开新媒体终端的普及和流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C. 肯塔基大学的试验和同年度日本的试验虽然不相同,但都能证明视频播放速度影响着学习效果。

D. 在李葆明教授看来日本、美国及MOOC的实验设计无意义,因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不只是播放速度。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作品,那么倍速播放将是唯一的选择,因为你同时还能够体会到陌生的音乐。

B. 观众收看品质好剧时并不会选择倍速播放,反而会一再品味,而这些收视数据将被播放平台精准捕捉,成为重要数据。

C. 根据肯塔基大学的研究结果,1.5倍速度播放时,语速快,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大,影响了其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效果。

D. 从MOOC的实验结果看,视频播放时有无字幕时视频的播放速度对人的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相同,无字幕时影响显著。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倍速播放的相关理念的一项是( )

A. 中学生收看网课时可以1.5倍速度播放视频,但到了关键处正常播放,特别难懂的地方重复播放。

B. 如果出于新奇性就可以用倍速方式,随便看看;而对于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影视作品,就可以按其原速品味。

C. 美国一些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多年来一直会把歌曲和内容提高5%速度播放,以便留出更多时间投放广告。

D. 孙玮:倍速播放实际是个体对原作进行了再度创作,特别是电影和音乐,其节奏的快慢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独特韵味。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 综合两则材料,说说应当怎样借助倍速播放的力量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6分)


(二)小说阅读(16分)

文本一:

幺姨的灿烂年华

贺捷生

我亲爱的幺姨,总是认为自己不会被时光打败的幺姨,万不得已,终于坐上轮椅了。这让我们两代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女人,让104岁的她和84岁的我,多少有些伤感。生活那么漫长、那么灿烂,从来不向命运低头的幺姨,还以为她仍然是那个以18岁的花样年华嫁给红六军团总指挥萧克将军的女生呢。

幺姨是那个年代最时髦也最有文艺范儿的女生。她档案的第一栏写着,蹇先佛,1916年7月出生,毕业于长沙衡粹女子职业学校艺术系美术专业。13岁那年听说当红军的二姐也就是我妈,嫁给了在湘西创建红军队伍的贺龙。15岁听到了“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义愤填膺地走上街头,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

1934年12月26日,幺姨记得清清楚楚,18岁的她郑重地走出家门,去找这支队伍的最高军事长官参加红军。父亲贺龙那天在临时司令部,忽然感到眼前一亮,一个青春焕发的女子站在面前。

幺姨说,司令官,我来参加红军,你不会不欢迎吧?父亲片刻的拘谨,被幺姨的爽朗驱散了。他故意说:参加红军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一个城里的洋学生,细皮嫩肉的,当红军能干啥?幺姨顺着父亲卖的关子说,我一个正宗的艺术系的毕业生,能写会画,你打着灯笼都难找。父亲说,那是那是,我们还真缺你这样的人。想了想,他神情肃然地说,你得先与你二姐商量商量。

幺姨收敛笑容,认真地说,姐夫,二姐跟我谈过了,说了革命的艰难,说了参加红军要流血牺牲。她还告诉我大哥牺牲了。但我都想过了,二姐能吃的苦,我也能。

父亲说,那好,你当红军的事,我批准了。不过,话要说在前面,我虽然是你的姐夫,但也是这支队伍的总指挥,今后遇上生生死死的事,你可不能躲。幺姨说,姐夫,你放心吧,我们蹇家人没有说话不算数的。

红二、六军团进驻慈利县城关镇时,父亲和萧克将军进城就去拜访在城东开染坊的我的外公蹇承宴。外公对他们说,蹇家怕是着了共产党的魔,先是大儿和二女当了红军,如今幺女和二儿也争着要跟你们走。我想好了,不阻拦他们。就是这次拜会,当年只有27岁的红六军军团长萧克将军与幺姨相遇相识,两人爱好相近,趣味相投。没多久,没有繁文缛节,他们在母亲和幺姨的故乡结婚了。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接到命令,踏上长征路。我在这年11月1日出生,幺姨在贵州境内发现怀孕。在接下来的路上,被称为“红军姊妹花”的母亲和幺姨,一个背着越来越沉的我走,一个挺着越来越大的肚子走。

母亲姐妹俩在长征路上很少见面,1936年7月终于在甘孜住下来,母亲就背着我来到幺姨身边。幺姨给我们准备的礼物,是节省下来的一点粮食和采来的一大把野菜。见面时,母亲告诉幺姨,她们做卫生员的弟弟在翻越雪山时,因跑前跑后照顾伤员,累死在雪山上,埋在雪谷里。

没等姐妹俩从悲伤中缓过劲来,传来了部队开拔的号角声。她们心知肚明,命令是她们的丈夫——方面军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共同下达的,十万火急,即使幺姨随时会分娩也得出发。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

第一天走了大半天,四野茫茫。幺姨突然哎哟一声,羊水破了,疼得失声喊叫,蹲在地上起不来。母亲四处侦巡一遍,看见路边有个只剩四堵颓败断墙的藏民放羊用过的土堡,忙把幺姨搀进去。没有器械,没有产床,也没有水,就让姨父铲来一些草皮,垫在地上,铺上野营用的被褥,天当房,地当床。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男婴,哭声响亮。姨父喜不自禁,给他取名萧堡生,草原上土堡里出生的意思。

休息了几个小时,继续上路。

第三天,幺姨刚被扶上马走了几步,就一头栽下来。恰巧杨尚昆夫人李伯钊大姐路过,上前一看,说失血过多是原因,但主要是饿的。说着,摘下身上装着大约有一斤大米的干粮袋,扔了过来。幺姨拼尽全身力气说,不行呀,李大姐,过草地,粮食是每个人的命啊!但李伯钊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母亲和幺姨走出了草地,大人和孩子都活了下来。

幺姨与萧克将军的第二个孩子,还有第三个孩子,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部长篇战争小说,书名叫《浴血罗霄》。

五年前,近百岁的幺姨粉碎性骨折,她拒绝保守治疗,勇敢接受手术,又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了。104岁的她虽然最终坐上了轮椅,但仍然顽强地挺立着,她就是不想被命运打败。

(有删节)

文本二:

我近年写的文章,有人说我是唯一的,是独自在营造“红色意境”。我觉得这种说法没什么不好,我能够接受。但必须告诉人们,我写的是我没齿难忘地爱着和记住的那些人。真实和真情,是我最在乎的东西、最珍惜的东西。我把这种真实和真情,当作我写作必须遵守的原则。

我重提这些历史,绝不是要重温家族的光荣,而是要说明信仰的光辉和理想的旗帜,是父辈们舍生忘死的动力之源。信仰永远都是鼓舞我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号角。有了信仰,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语言平白如话,通俗生动,已届耄耋之年的作家如同坐在读者面前,将幺姨的革命往事娓娓道来,亲切动人。

B.幺姨积极参加红军队伍,既有“九一八事变”的时代因素,也有家庭因素,还有她比较时髦、有文艺范等个人因素。

C.作者对贺龙元帅着墨不多,通过人物之间的几句对话,就为读者勾勒出一位风趣随和、思虑周密的红军指挥员形象。

D.文章以幺姨坐上轮椅、让人伤感开篇,又以幺姨坐上轮椅、仍“顽强挺立”结尾,这样写既首尾呼应,又升华主题。

7.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毛泽东《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与文中“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等描写极具画面感,表现了红军的革命意志。

B.鲁迅的《藤野先生》和本文都以亲历者“我”的口吻展开叙事,前者回忆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经历,后者再现了幺姨参加红军、长征等革命往事。

C.作者的舅舅为照顾伤员而牺牲,李伯钊把珍贵的口粮留给幺姨,这两件事的叙述方式虽然不同,但是都能体现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长征精神。

D.《浴血罗霄》这部长篇战争小说在战火中诞生,具有虚构性,是萧克夫妇的“孩子”,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人民军队军史的珍贵资料。

8.为什么说幺姨的年华是“灿烂”的?请简要分析。(4份)


9.如果在“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上推荐《幺姨的灿烂年华》,请结合文本列出理由并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B.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C.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D.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六国,指战国时代燕、赵、魏、韩、齐、楚等六个诸侯国,后来都被秦国统一。

B. 祖父,文中指的是祖辈和父辈,而现在指父亲的父亲。

C. 李牧,战国时期的齐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将”。

D. 刺客,进行暗杀活动的人,刺客是历史中一种特殊职业,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专门为这些人立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中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 文中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C. 文中前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D. 文中前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译文: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14. 简要概述未贿赂秦国的三国灭亡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这首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了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

B.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大雁带走诗人的愁心,远处的山峰衔来一轮美好的明月。

C.首联是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俯视所见,颔联是写诗人仰观天宇时的主观感受。

D.李白在此诗中将景物写得有情有意,表现了诗人在流放获释之后的放浪不羁。

16.诗人是如何写岳阳楼之“高”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情景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表明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只有美酒才能解除忧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一诗中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 。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 ,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 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 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交相辉映喧闹无比络绎不绝原汁原味 B.相互映衬热闹非凡连绵不断原汁原味

C.相互映衬喧闹无比连绵不断汁醇味正 D. 交相辉映热闹非凡络绎不绝汁醇味正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

记得牢。

B. 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

记得牢。

C.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

得进又记得牢。

D.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

得进又记得牢。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 ① ,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雪衣藻 ② ,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 ③ ,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B.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

C.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D.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转眼间,我们进入高中已经两个半月了。高一(8)班召开了一个“回顾与展望”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小王说:“我这两个半月的高中生活如春天般繁花似锦。我相信,我以后的高中生活会如夏天般火热。”小李说:“我这两个半月的高中生活如在冬日的雨夜赶路,困难重重。我希望,剩下的高中生活会是温暖而美丽的春天。”小张说:“我这两个半月的高中生活就四个字——浑浑噩噩,但愿我以后的高中生活能过得清清楚楚。”……

亲爱的同学,你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你的高中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泄露真实姓名和班级。







语文答案


1、D “实验设计无意义”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这些实验结论间的相互争议,和实验设计本身存在局限有关”,“这些研究为视频制作时信息量的控制和播放速度的选择还是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

2、D A.“那么倍速播放将是唯一的选择”“同时还能够体会到陌生的音乐”错误,材料一第四段指出,有些播放平台将长故事切割,重新剪辑为若干短小精悍的单元,让观众可以一览剧作精华,所以“唯一”表述错误;另外,材料一第二段中说倍速播放让观众体会到的是音乐的陌生感,并非“陌生的音乐”。B.“这些收视数据将被播放平台精准捕捉,成为重要数据”不当,材料一第四段指出,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平台的是“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而不是不倍速的数据被精准捕捉。C.“1.5倍速度播放时,语速快,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大,影响了其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效果”太过肯定,材料二第二段说“这可能是因为,视频播放速度会影响……因此学习效果较好”。是一种可能性判断,而不是肯定性判断。

3、 C “以便留出更多时间投放广告”错误,该项认为倍速播放的目的是为投放广告腾出更多时间,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一理念在两则材料中都未提及。

4 、①首先明确了倍速播放的概念及其在当代的表现和本质。②接着论述了观众对倍速播放的选择性。③继而回顾了倍速播放的发展和实现历程。④最后论证了倍速播放对艺术创作的正面影响。

【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根据材料的段落情况概括段落大意,然后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并根据层意理清论证的思路。材料一共五个段落,第一段写倍速播放的概念及其在当代的表现和本质,第二段写观众对倍速播放是有选择的,第三段回顾倍速播放的发展和实现历程,第四段写倍速播放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第五段从创作者的角度谈倍速播放的作用。这样,第四、五两段都是谈的倍速播放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所以可以合并为一层。

5、①收集青少年倍速播放艺术作品的相关数据,在坚守价值立场、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不断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②不断进行科学的研究试验,探究倍速播放对青少年学习效果的影响,找到不同年龄段不同视频内容的最佳播放倍速,取得青少年视频学习的最佳效果。(每点3分)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首先要在两则材料中分别找出倍速播放的“力量”,材料一主要是说倍速播放能促使创作者进行创作改进,甚至产生新的艺术形式,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材料二主要是结合不同的实验谈倍速播放的不同速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然后题干要求谈怎样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际上就是结合上面分析的“力量”,将青少年的成长因素融入进去。最后,组织语言,分条规范作答。

6.B “她比较时髦、有文艺范等个人因素”错误,幺姨积极参加红军队伍,有她爱国、追求进步等个人因素。

7.B 本文没有以亲历者“我”的口吻叙事,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

8.①幺姨的青年时代是灿烂的,她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投身革命,并收获了爱情。
②幺姨的一生是灿烂的,她献身革命事业,勇敢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从不向命运低头。

9.①《幺姨的灿烂年华》刻画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营造了“红色意境”;
②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抒发崇敬、赞美之情,体现了“真实和真情”的创作原则。
③热情讴歌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而这些正是当下事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动力之源。

10. B

11. C “战国时期的齐国名将”中的“齐国”错误。

12.B “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错误。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13.(8分)(1)那么,秦国最想要的,诸侯最怕(担心)的,本来就不在战争上。(2)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先例,旧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每个关键词1分)

14.(3分)(1)齐,与秦国结盟,不帮助其它五国;(2)赵,使用武力但未能坚持到最后;(3)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每点1分)

15.D(分析不当,不是“放浪不羁”,应是“轻快与喜悦”)

16.①诗人没有正面写岳阳楼之“高”,而是运用衬托手法和夸张手法从侧面写岳阳楼之“高”。②首联写诗人登上岳阳楼,站得高,看得远,无边景色尽收眼底。衬托出了岳阳楼之“高”。③颈联和尾联写诗人感觉是在云间下榻设席,感觉是在天上推杯畅饮;而凉风渐起,衣袖飘舞。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了岳阳楼之“高”。(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7.(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8.D解析:“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含褒义,而“相互映衬”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映照衬托,原文形容“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更恰当。“喧闹”有吵闹的意思,略含贬义,此处与元宵线上活动语境不合。“连绵不断”多用来形容山,“络绎不绝”形容人车马接连不断,此处更恰当。“汁醇味正”强调味道的纯正“原汁原味”强调原来的味道,与原文“古风新韵颂文明”不一致,所以用“汁醇味正”更好。

19.D解析:首先看句式,句式结构要一致,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句式是一致的偏正结构。其次看选词, “导致”后面往往跟的是不好的内容,坏的结果,所以选“使得”。

20.①分析对偶构成: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尾字仄起平收。上联主语“剪纸灯谜”对应下联主语“秧歌花鼓,”上联谓语“描绘城乡风物”对应下联谓语“传播时代精神”。

②表达效果: 上下联对仗工整,语言更凝炼,句式更整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新气象。(每点2.5分,共5分)

解析: 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分析对偶的构成,第二问分析对偶的表达效果。对偶的构成从结构、字数、意义、声调等角度去分析,表达效果应结合内容从语言、节奏、和感染力、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

21.A解析: 句式衔接题要注意承上启下,上文内容围绕雪变色展开,下文围绕雪衣藻展开,所以排除 C 和 D。A 和 B 选项中的 A 的句式更准确严谨,上文“有研究人员分析”,那么下文应该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所以选 A。

22.①在阳光不足的冬天②未成熟时是绿色③加快融雪速度(每点2分,共6分)

23.作文 :立意角度:

①、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高中生活是人生的重要节点。

②、回顾反思过去,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③、把握当下,携手筑梦。

……

参考范文:青春奋斗正当时

不知不觉中,我已成为一名高中生。当第一次踏进高中教室的那一刻,一张张陌生的脸庞进入我的视线,我有些欢喜,也有些失落…

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这样悄悄地远去了,留给我的只有回忆,回忆那些人,那些事,那间伴随我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教室。岁月不居,时节不留。操场上那些曾经嬉戏的、奔跑的身影,那些熟悉的面孔现在已经成为幻影。如花的校园,已物是人非,不禁生出不尽的感慨。

比起初中生活,高中生活就像一幅神秘的画卷,让人猜不透,看不清,我们只能脚踏实地走下去。认清方向,明确目的,端正态度,在不断地反思自我中茁壮成长。

既然选择了高中,便义无返顾、风雨兼程。高中是让我进入大学的阶梯,是我们走进社会的一道门槛。前行的道路可能荆棘丛生、坎坷曲折,但我们只要有风的精神,就能穿过这些荆棘和挫折。我们的高中生活才刚开始,我不管它将发展的如何,但发展的方向和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我们手中,实际中的高中生活比我想象中的高中生活不容易得多。我总是将初中的思维定势不自觉地搬到高中学习中来,显然,没有什么效果。高中生活不同于初中生活,高中学习内容也不同于初中。高中更注重自主学习:预习、复习、练习、巩固、消化、提升均需要同学们主动来完成,老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罢了,那种完全依赖于老师“包打天下”的观念,早就 out 了。

上了高中,很多同学似乎没有了初中时的积极主动和进取精神,比如很少有人抢着回答问题。现在,每天都觉得时间紧,加上作业有很多,因此,我们更要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学业。学习任务要细化到天,甚至小时。否则,忙到最后,我们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学到。我们不能一味只会埋头苦干,而不思考,不总结。那样,只是做无用功,徒劳无益。

高中生活就是那么短暂的三年,如果不能好好计划、不会好好珍惜,我们心中所有的理想和憧憬都会无情地破灭,那个时候我们将两手空空,一无所获。拿什么来肩负起家国的责任,拿什么来立足于充满无数竞争和残酷挑战的社会。读书虽苦,但就像咀嚼橄榄,是先苦后甜。只要认真、踏实,相信我们一定会拥有一个灿烂而辉的明天!不苦不累,生活没滋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

同学们,让我们向浑浑疆噩说拜拜,让我们相逄学习竞争的舞台一—考场。及锋而试,霜冷长河。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同学们,请用高中三年的黄金时间,扎扎实实地拼搏与奋斗,为自己来日的腾飞而努力吧。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