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江津教育委员会】专题厉害了!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名单公布,我市三案例获奖

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公布获奖名单,来自全国各地的140个创新实践项目和优秀个人获奖,重庆三个案例名列其中。

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举办,以“教育奠基中国,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共设有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教师奖、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奖等6类奖项。活动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全国的1400多个案例报名参评,最终140个创新实践项目和优秀个人获奖。

其中,我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的《深化管办评分离办人民满意教育》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校长田祥平的《普通高中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创新》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教师胡淑英的《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途径的评价研究》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奖。

渝小育

5分钟前:

接下来,小育带你们去看具体案例!

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深化管办评分离 办人民满意教育

重庆市江津区通过“三个五工程”厘清了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间的权责关系,破解了政府管理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促进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五个规范”,规范部门依法治教职责、规范学校层级管理体制、规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管理方式、规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行为、规范教育行政执法机制;“五个健全”,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章程制度体系、健全绩效分配制度、健全教研组织体系、健全开放办学机制;“五个提高”,提高政府评价的实效性和规范性、提高行业评价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提高第三方评价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提高结果运用的激励性和导向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创新缘由

一是基于问题导向。传统教育管理体制面临政府管理教育权责不明晰,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学校办学自主权得不到充分保障,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和评价的主体不足,参与机制不健全。

二是基于政策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进管办评分离”。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提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依法行政、政校分开、依法评价。2015年,我区被教育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单位。

实施过程

(一)方案制定阶段: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一是抓领导。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委,由区教委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二是建机制。建立“政府主导、教育主推、部门协作、学校落实”的上下联动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改革重大决策审查、督察督导、会议信息通报等工作机制。三是制方案。理清改革思路,谋划改革路径、重难点和突破口,制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二)试点推行阶段: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一是建机构。组建、挂牌成立了高校服务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教育行政综合执法室等机构。二是抓重点。紧紧抓住重点任务,建立教育治理各主体权责清单管理、学区管理体制、绩效工资改革、教育督导、教育综合执法、教育评价、政府购买服务、学校章程建设等制度。三是抓试点。在23个基层学校试点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四是重研究。组织开展16项课题研究。

(三)全面推进阶段: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一是提高站位。将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纳为政府放管服改革重要内容,全面规范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尤其规范区教委及相关部门管理教育的行为,逐步建立教育督政机制。二是全面推进。在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强调研督察和专项督导。三是形成体系。调整改革举措,充实完善改革制度,全面形成“1+N”改革制度框架体系。四是总结提升。分阶段小结改革得失,适时提炼改革经验和制度成果。

效果亮点

(一)以系统科学为着眼点,优化资源配置,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实施学区制改革,撤销教管中心,成立非法人学区,整合资源,促进政府扁平化管理;推动市场配置教育资源,先后引进12所大中小学校,引导部门和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309所。基本形成层级明晰、职责明确的教育管理服务链条和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教育资源多元配置格局。

(二)以合理分离为着眼点,明晰权责清单,政府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清理政府部门涉“教”权责清单、主管部门业务指导清单、学校权力清单。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规划引领、师资保障、特殊群体关爱、购买服务等依法履职水平显著增强,教育热点问题明显缓解。江津区高水平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评估验收。

(三)以形成合力为着眼点,规范管理行为,政府教育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成立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整合16个部门和镇街63项支持教育发展职责,清理19个部门80余项教育检查评比事项和15个部门24项进校园活动并实施归口管理;挂牌设立教育行政综合执法室,联合多部门开展教育行政综合执法。政府统筹整合、依法监管教育的能力明显增强。

(四)以激发活力为着眼点,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指导学校完善以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家委会、学代会为基本架构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健全学校章程制度体系,全区初步建成“一校一章程”格局,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自主开放的治理形态基本形成。

(五)以人民满意为着眼点,完善多元评导机制,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建立以学校自评为前提,督导评估为主导,多主体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3.98%。陈宝生部长,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听取我区教育改革汇报;迎接了教育部政法司及国内十多个兄弟单位调研考察。市委改革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专报,《人民日报》等50余媒体先后推介江津经验。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校长田祥平

《普通高中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

实践与创新》

课程勾画了学校的教育“蓝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关乎一所学校育人的质量和水平。面对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重庆南开中学的办学者一直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致力于以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继承传统、革故鼎新,打造彰显时代特征、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培育科学精神,夯实人文底蕴。

创新缘由

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培养。每个学生又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怀揣不同的梦想,不同的特质决定了他们对教育内容的不同需求。

而课程规划学校教育蓝图,是学校培养人的直接载体,因此重庆南开中学希望通过创新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在统一的国家课程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持续开发校本课程,努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平台,让他们有足够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以此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而又学有特长,不断提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长为具备“公能”特质的南开人。

实施过程

作为重庆市最具影响力的中学,重庆南开中学的办学者以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指导,以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起步摸索: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1984年,为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重庆南开中学开创性地在中学开设了6门校本选修课,先行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径。至90年代中期,经过丰富完善,学校开设了20余门选修课程,初步形成了相应课程的讲义。

2.拓展延伸:90年代中期~2004年

90年代中期开始,学校逐步沉淀了一批精品选修课,公开出版了校本教材,成立了专项课题组,将其纳入学校素质教育框架。此时,校本选修课初成体系。同期,学校又开发了20多种活动课程,尤以“南开讲坛”为代表。“南开讲坛”邀请两院院士、高校教授、各行业领域专家等做客,让学生有机会与大师零距离接触。

3.规范完善:2004年~2014年

全国进入新课改后,学校从实践和理论研究同时推进特色校本课程建设,通过整合全校课程,创造性地构建了教学双线互动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自修课程,并逐步完善了课程开发、管理、评价等系列制度。同时,学校努力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加大同国内外学校的课程交流。2014年,因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果学校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4.深化创新:2014年至今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校不断加大课程建设革新力度。体育、艺术开展选项教学,武术、扎染、皮具制作等门类丰富。文综、理综开始走班试点,分层分类教学更进一步。全校课间操定期更新,民族舞、街舞等新韵律、新式样让学生更精神焕发。选修课关注实践,美食烹饪、模拟驾驶、人工智能、仿真技术、无线电通信等新课程更着眼学生未来。地理实验室、数学实验室、3D打印室、极地科考展览室等主题教室的新建为开发特色课程提供了更好的硬件保障。南开,从未停下课程探索改革的脚步。

效果亮点

1.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课程的最终检验者。近五年,重庆南开中学学子在体育方面获得了两个世界冠军,近二十个全国冠军;艺术方面获得了近百项国家奖;科技创新,获得了十余项国家奖。南开特色校本课程在保障极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逐步实现了学校致力于让学生拥有广博知识、健全人格、高雅气质、宽广胸怀和旺盛创造力的培养目标。

2.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学识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正所谓“教而知困”“教学相长”。在此过程中,老师们潜心钻研,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完成了教书匠到研究型老师的完美转型。《数学与生活》《管锥游墨海》《校园植物漫谈》等十余本校本教材的正式出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果。

3.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文化

经过多年积累,学校开发了近三百门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不管是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还是百家争鸣的“南开讲坛”,抑或是个性张扬的学生社团……这些带有南开烙印的课程文化已然成为学校靓丽的名片。学校课程以“公”“能”为核心思想,冀望学生有爱国爱群之公德,有服务社会之能力,这种独有的文化精髓正以学生每日修习的课程为载体,得到最好的传承与呵护。自发举行赈灾募捐活动的爱心社、中华跨国捐髓第一人吴渝、感动中国的“耶鲁哥”秦玥飞……他们都是南开的学生,都在用行动践行“公能”理念。

4.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应

南开中学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经验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并逐步产生辐射作用。《重庆日报》两次专版报道了南开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实践;关于学校选修课的报道更不时见诸报端。“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选修课程Ⅱ开发与实施现场观摩活动”也设在南开举行。近五年来,学校接待了来自江苏、甘肃、贵州在内的三十余省市七千余人次的观摩学习交流,对重庆以至全国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教师胡淑英

《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途径的评价研究》

如果从社会发展的规律出发,从住宿制高中的实际出发,切实开展好《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途径的评价研究》工作,就能够全面提升家校共育的整体效果,构建具有秀山高级中学特色的家校共育途径模式,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创新缘由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指出:“明天的教育要试图使家长能够直接参与学校结构,共同制订教育计划,并共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

但是,秀山高级中学校地处武陵山区老少边穷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全校近7000名高中学生长期寄宿在校,而留守学生占比约百分之四十六,农村学生占比约百分之八十,隔代管理的学生约占百分之二十五。因此,有必要对家校共育的实施途径进行创新研究。

实施过程

本课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严格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研究。

首先,对近7000名学生长期寄宿在校的秀山高级中学校家校共育现状作了全面了解,明确了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拟定、完善研究方案,落实研究团队人员,成立课题研究的领导小组:组长由课题主持人胡淑英担任;组员有6位主研人员、6位参研人员。

其次,邀请相关专家对课题初稿进行论证,结合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形成课题报告定稿,进入实践研究阶段。

然后,组织本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最后,组织主研和参研教师认真学习《家庭教育新趋势和对策》;《成功家教的启示录》;《家教的智慧》以及《倾听孩子》 (美)帕蒂.惠芙乐;《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美)费伯,(美)海兹立希;《过犹不及》作者:(美)克劳德,(美)汤森德;《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吉诺特;《解放孩子的潜能》(英)Martyn Rawson等书籍,首先提高主研教师和参研教室的相关理论知识。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之后就是长期的具体的实施过程以及形成书面的经验总结(秀山高级中学校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途径的评价研究评分表)进行推广运用。

效果亮点

“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途径研究的评价量表”是一大亮点;该表从评价指标、功能、责任部门、课题联络人、分值设置、得分等方面对学年度学校、年级、班级的家校共育进行评价;评价指标10项每项1分,共10分,成绩9分及以上为优秀;8分至9分为良好;6分之8分为合格;6分及以下为不合格。该结果运用于班主任的评先评优以及评职晋级。具体指标如下:

1.班级校讯通或微信群、QQ群:开通校讯通或建立微信群或QQ群,便于将学生的月考成绩,获奖、放假信息等进行双向沟通。

2.家校联系卡:从纪律,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五个维度进行操作,借助月假让学校与家长进行无声交流。

3.告家长安全书:放月假时发放给学生,每生一份,借助消防安全日或其他特殊节日和月假,通过学生带给家长一份纸质件“告家长安全书”。

4.致家长的一封信:放寒暑假时,向家长发送假期要求——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学生们在家长的有效监护中渡过充实的假期。

5.家长开放日。因学生长期住校,所以我校确定星期天为家长开放日,有条件的家长来校与孩子交流,同时可以监督学校、年级、班级的教育教学。

6.设置家长来访接待处。学校德育处设有家长来访接待处,上午、下午、晚上都有老师值班以方便家长的咨询和交流。

7.月假留校学生的管理。因留守学生太多,也因为我校有一部分学生来自湖南、湖北、贵州以及邻近的酉阳、黔江、彭水等区县距离太远,为保证月假期间无法回家的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安排宿舍管理老师、食堂煮饭师傅和年级管理老师专人负责假期留校留宿学生的集中自习和生活等事宜。

8.学生成人仪式。举行成人仪式,同时邀请家长参加,一同见证和勉励孩子们的成长。

9.报喜(忧)台。对于进步或违纪、退步的学生,班主任及时向家长报喜(忧),实行无缝衔接管理。

10.开办家长讲坛。在班级或校级层面进行,邀请典型学生的家长进行经验(或教训)交流。

来源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往期精彩回顾

总编:唐 樵

责编:蒋 松

编辑:李艾妮 张新妍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