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平顶山工业职业学院我想说聚焦“大美学工” 展示榜样风采⑤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晓琪

我省高校学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了一批特色品牌。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推动我省高校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举办了我省高校第一届“大美学工”暨首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今天推出的详细报道,分别是“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品牌《“六个三”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模式》(洛阳理工学院)、《永葆军人本色 践行“工匠”精神——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退役士兵学生示范作用探索》,十佳优秀学生工作者刘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匡予生(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董晶晶(郑州师范学院)。

“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强化育人理念促成才 创新工作模式谋发展

河南理工大学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重内涵、抓质量、施良策,逐步形成了“11234”学生工作模式,效果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机构、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金秋助学活动先进单位、2016年度高校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涌现出了全国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入围)、河南高等教育学生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坚持“1”个根本,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校学生工作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认真实施“大学生思想引领工程”。一是围绕“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奠基人生”工作思路,制定了《学生发展教育规划大纲》,通过实施领航工程、筑基工程、提升工程、圆梦工程,分别在一、二、三、四年级学生中着力开展成人教育、成长教育、成才教育和成功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二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开展理想信念、人生志向、专业道路和生活态度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澄清专业困惑、激发学习热情;三是深入推进全员育人试点单位建设工作,组织召开全员育人经验汇报会,探索形成了《全员育人业绩量化考核办法》等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举措,促进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合力育人机制的形成。

明确“1”个核心,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

明确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学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认真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教育。一是制定学生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通过明确学习内容、固定学习时间、督查学习效果,确保政治理论学习取得实效;二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通过组织开展“两会”专题报告、形势政策报告会、树人讲堂、主题升国旗仪式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三是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党起核心作用,行政积极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多种渠道结合”的工作新格局,坚定了学生理想信念,为其一生成长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强化“2”项管理,明确学生管理工作目标

强化目标管理。学校实施三级目标管理体系,将学风考风、校园文化、学籍学历、就业创业、安全稳定等内容分别列为基础性、提升性和突破性目标,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学院和学工人员逐级签订目标责任,层层落实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提高学生工作质量且管用的体制机制,以叫得响、立得住、师生认可的硬招、实招,激发释放学院及每位学工人员的潜能,各项工作的力度、成果的显现度、师生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强化过程管理。一是制度激励。建立健全工作督导检查体制机制,引导学院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创造佳绩,学生工作呈现出了亮点纷呈、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过程督导。实施了学工部门领导联系、走访学院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工作开展情况,推进重点、攻克难点、化解热点;三是强化考核。将年度目标精细化、定量化、具体化,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通过中期汇报和年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抓好“3”个建设,夯实学生管理工作基础

抓好学工队伍建设。学校坚持“四个注重、四个着力”工作思路,引导学工人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一是注重制度建设。制定实施了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和考评办法等,着力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二是注重素质提升。通过分片区交流、校内外学习培训、组建研究团队、交流挂职等,着力提升队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三是注重政策激励。通过“双十佳”评选、设副处级辅导员、支持攻读学位等,着力解决辅导员成长发展和出路问题。目前,共有40名辅导员享受副处级待遇;四是注重人文关怀。通过举行辅导员趣味运动会、赴红色革命圣地学习、“双节”座谈会等,着力增强其职业归属感。3年来,学校共有26名学工人员分别获得了全国、河南省相关荣誉称号,充分展现了学校学工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

抓好基层班级建设。学校坚持“重基层、重实效、重过程”工作要求,全力打造“学风浓厚、班风向上、和谐稳定”的班级文化。一是重干部培养。制定实施了《学生班级干部选任与管理细则》、《学生班级活动管理细则》等制度,坚持举办班长和团支书培训班、心理委员培训班等,强化班干部的培训、管理与考核,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重典型树立。积极开展魅力班级评选、“家”文化创建等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班级文化活动,先进班级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三是重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会、学代会等了解校情民意、倾听学生呼声,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和完善现代学生管理决策服务体系。

抓好体制机制建设。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指导思想,全力打造智慧学生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制定了《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奖励条例》等40余个,健全了学生管理各项制度,实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二是制定了《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学生安全稳定协调联动机制》等,坚持实施学生工作联动机制,强化“大学工”理念,实现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是制定了《学生突发事件处理暂行办法》、《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实施细则》,编印了《学生突发事件案例汇编及处置办法》,设立了50万元学生安全稳定基金等,积极构建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坚持不懈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四是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加快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指导帮扶、文化引领等多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

落实“4”项制度,打造学生管理特色品牌

落实学生座谈制度。学校于2005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并坚持实施校、处级领导干部与学生座谈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引领思想、拓展视野、释疑解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了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近3年共座谈2300余次,直接参与学生7万余人次。

落实早操早读制度。学校自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学生早操早读制度,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督导、每日通报等,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和良好生活习惯进一步形成。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考研录取率和考研质量逐年提高,每年平均奖励考研先进单位、个人及优秀毕业生70余万元,特色品牌育人功能进一步发挥。

落实首席指导教师制度。学校自2008年起开始实施专业首席指导教师制度,精心为每个专业选聘一名优秀指导教师担任首席指导教师,通过开展学科专业介绍、专业成才教育、专业成才辅导等,在人生目标、专业规划、专业成才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赢得师生和家长的肯定与好评。

落实创意啦啦舞竞赛制度。2013年学校建立并开始实施创意啦啦舞竞赛制度,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赛为平台,以育人为目标,以音体艺术为手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学校文化品质。该制度获得了全国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从心择善探育人之法 逐本循道走特色之路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坚持把“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承“砺志、敬业、致能、乐群”的校训,坚持“严管厚爱”的工作理念,注重习惯养成教育,不断创新学生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逐步形成了“学习型、服务型、务实性、创新型、安全型”五型智慧学生工作新模式,即以“学习型”组织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工程,以“服务型”组织建设打造以生为本保障工程,以“务实型”组织建设夯实日常管理基础工程,以“创新型”组织建设造就经贸品牌塑造工程,以“安全型”组织建设筑牢安全稳定责任工程,使学生工作不断书写新辉煌。

以“学习型”组织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工程

——举办“学工论坛”,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通过举办每月一期的“学工论坛”、每学年一轮的“学生工作项目研究”、每名辅导员的工作案例分析、每次外出学习的感悟分享会、每年一次的学生工作研讨会、每月一次的读书交流会,不断加强理论与业务学习,提升工作能力,锤炼干部队伍。“学工论坛”主讲人来自校内外优秀学生工作者,他们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生教育管理理论,与该校学生工作者展开交流,期期论坛主讲人精心准备,主讲内容紧贴工作实际,剖析问题深刻准确,提出的见解入木三分,给出的建议切实可行。

——搭建研究载体,促进工作研究系统化。持续深入的工作研究是保持对待工作、对待事业长久热情的重要方式。学生工作研究也形成了系统化模式,事事有研究载体,人人有研究项目: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征集”“我的经贸生活”征文和大学生综合素质论文作为学生研究大学生活的载体,以“学生干部研讨会”和“学生干部联谊论坛”作为学生干部工作研究的载体,以“与爱随行”春节社会实践和“暑期归来话实践”交流活动作为社会实践研究的载体,以“社团领袖颁奖典礼”和社团成果汇报会作为学生社团研究的载体,以“党建社团”“党员答辩制度”和“网上党建”作为学生党建研究的载体,以“辅导员工作案例”和“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作为辅导员工作研究的载体,以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和实践育人优秀案例作为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研究的载体。

——注重归纳提炼,不断更新工作理念。该校多年的学生工作模式探索,形成了紧贴实际、突出特色的学生工作理念,实现了在管理理念上由管治向共治转变,在管理方式上由管人向管心转变,在管理重心上由重视行为养成向重视学风建设转变,在管理视角上由“问题式”管理向“发展式”管理转变。工作思路上形成了“五个辩证法”:在工作决策上,实现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在思想方法上,形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工作方法上,把“笨功夫”与“巧心思”相统一;在队伍建设上,将事业型与职业型相统一;在推进工作上,使定位、定心、定力相统一。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十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总揽全局,做到心中有数;实事求是,从调查中看清事物本质;增强问题意识,找到破解方法;把“笨功夫”与“巧心思”相统一;看得到,抓得起;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打造“和而不同”的团队,发挥团队核心作用;紧扣中心工作,抓住主要矛盾;掌握火候,争取最佳结果;善于总结,把经验变成智慧。

以“服务型”组织建设打造以生为本保障工程

——关心学生诉求,切实服务学生成长。开展了“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的宿舍访谈活动,辅导员每月访遍本班级所有宿舍,倾听学生的意见,关心学生的疾苦,解决学生的困难。从关心、关爱、关注重点学生出发,建立了“三困生(心理上有困惑、学习上有困难、生活上有困苦)”档案,及时跟踪,贴心帮扶,助力成长;开展了“六个走进”活动,即走进宿舍、走进班级、走进“三困生”群体、走进网络、走进社会实践、走进用人单位来加强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教育引导;开创了“两个一百”制度,即在校学生做够一百天的社会实践,做够一百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使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与精神境界升华同频共振。

——搭建工作载体,创建宜居宜学文明公寓。在学生公寓创建了“学生党员工作站”,大力开展以“树立一面旗帜,唱响一种声音,办好一件实事,奉献一片爱心,带好一帮同学”为主要内容的党员示范引领“五个一”工程。推进公寓管理信息化,建立了宿舍住宿信息系统、宿舍星级评定系统和宿舍网上报修系统,实现了数据同步更新,实时共享,网上报修实现了“24小时反馈,48小时维修”。

——发挥骨干作用,推行学生干部准职业化培养体系。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推行学生干部准职业化培养体系,完善团委学生会组织文化,成立学生人力资源培养与评价中心,服务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学生干部能力提升方面,培养了学生干部的“四种意识”和“五种习惯”:奋力有为的意识、爱岗敬业的意识、精英标准的意识和敢于担当的意识;养成没有借口全力执行的习惯,养成脚踏实地敬业奉献的习惯,养成积极主动创新工作的习惯,养成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习惯,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建立了系统的学生干部组织文化:“服务师生”的工作宗旨、“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念、“勿忘初心”的工作态度、“种子理论”的倔强精神、“双手向上”的拼搏进取、“雁行理论”的高效团队、“与爱随行”的工作责任、“不可替代”的成长追求、“吃苦幸福”的风雨共度和“现场直播”的时不我待。

——提升文化层次,建立校园文化三维立体架构。该校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院部化、专业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日常活动班级化、普及化”的发展思路,精心设计组织校园精品文化活动,积极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促进校园文化层次不断提升。建立了二级学院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申报制度,本着“学生欢迎、意义重大、效果显著、创新出彩、普及推广”的基本原则,按照“期初申报、过程监督、效果评价”的程序,各二级学院结合院部特色、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开展项目化校园文化精品活动申报,形成了“学校精品、院部特色、班级自主”的校园文化活动三维立体架构。

以“务实型”组织建设夯实日常管理基础工程

——力推养成教育,坚定贯彻“严管厚爱”工作方针。学校秉承“宁让弟子当年恨,决不背后留骂名”的信念,始终强调把“爱”字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一个“严”字,严在当严处,将诚信、守时、文明、有序、敬业等职业道德与操守通过严格管理牢牢印在学生脑海里,使其人品与职业道德都得到升华。在管理上,坚持弘扬“六早文化”,一是督促学生早起床;二是号召学生早锻炼;三是动员学生吃早餐;四是鼓励学生参加早读;五是保证学生早课不迟到;六是要求学生晚上主动早休息。

——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系列主题月活动。开展了包括“纪律严管月”校园秩序优化活动、“全民健身月”体育竞赛活动、“读书提升月”学风建设系列活动、“感恩回报月”文明离校活动、“文明礼貌月”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舞动青春月”两操一舞竞赛活动、“熔炼团队月”班级素质拓展轮训活动、“安全稳定月”校园安全系列活动、“学生社团文化月”社团风采展示系列活动等工作项目,使不同的工作时间有不同的工作侧重,重点突出、目标明晰、效果显著。

——推进班级文化,狠抓班级凝聚力提升。学校特别重视基层班级建设,实施了六大工程,提升班级凝聚力,即班级文化建设工程、班级学风培育工程、班级活力激发工程、班级骨干培养工程、班级安全保障工程和班级特色打造工程。各班级每月召开四次主题班会,分别是班级管理班会、工作讲评班会、读书交流班会和主题教育班会,通过不同主题的班会,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凝聚人心,培育良好班风学风。

以“创新型”组织建设造就经贸品牌塑造工程

——利用信息手段,推进智慧学工建设。学校自主开发了迎新报到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宿舍报修系统、无线安全考勤系统、网上评教系统、讲座选听抢票系统、毕业生离校系统、学生综合表现评价系统等10余个系统,并使这些系统嵌入学校微信公众号,实现了PC与手机互联互通。学校还自建平台,开发荣誉积分系统,量化学生在校综合表现、学习过程和考试成绩,搭建家校共育网络平台。

——强化工作落实,形成工作决策的“五个机制”。一是建立工作研究机制,确定选题,论证立项,每学期开展一次工作调研和研究成果评比,形成了校、院、班三级研究体系;二是建立学生利益表达机制,通过把学生请上来交流座谈,让老师走下去宿舍访谈,利用网络广开言路,网上与网下高效衔接;三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把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综合运用,及时发布信息,及时接受反馈,及时给予处理;四是建立研讨会议机制,发挥“群体智慧”,使个体智慧得以聚合;五是建立决策评估机制,政策出台反复研究,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五个机制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多阶段、多轮互动的科学决策机制。

以“安全型”组织建设筑牢安全稳定责任工程

——创新“4+0”模式,构建安全工作长效机制。“4”分为四个方面: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预案建设和演练活动、法制教育。“0”就是为之努力的工作目标,即“零事故”。

——打造安全文化,树立共同安全价值观。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关爱生命的大众文化。学校通过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每学期举办“安全文化节”,在师生中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共同遵守的安全行为规范。

——布好六道防线,构筑学生公寓安全屏障。这六道防线分别是“三种机制、三支队伍”。“三种机制”即文明宿舍创建机制、党员工作站机制、宿舍访谈机制,“三种机制”的加强,使以往工作的盲区变为了管理的聚焦区。“三支队伍”即学生工作队伍、学生党员队伍、学生干部队伍,“三支队伍”重要作用的发挥不仅重视了深入宿舍,加强对学生无形的心理疏导,而且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了有形的实际问题。

——发挥技防优势,以信息化提升安全水平。从2016年9月开始,学校由学生一天“五打卡”的线下考勤更新为无线网络考勤。无线网络考勤具有定位功能,对于学生上课在位情况及学生安全问题实时掌控。通过对学生旷课、晚归、夜不归宿、节假日在校与否等情况的掌握,学生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不仅有效促进了学风建设,而且有力地规范了学生行为,极大地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在河南经贸的学生工作中,最引以为傲的是经贸的学生工作队伍。经贸学工队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学工人始终与学校同生共荣。这支坚强的团队“艰难困苦,玉汝已成”,他们为学院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创造出10多年无一例重大安全事故的奇迹。

这也是一支“和而不同”的团队,他们坚守底线,众志成城;他们开拓创新,多谋善断,实现了学生工作内容的创新、理念的创新、格局的创新。

这更是一支充满大爱的团队,十年如一日,他们坚守着“严管厚爱”的理念,以“读懂你、走近你、为了你、依靠你”来关爱学生;以“准职业人”的严格标准来塑造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意识;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启迪人、熏陶人、感化人。

这支久经考验的学生工作团队经过多年锤炼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八有”学工精神:脑子里永远有任务,心里面永远有学生,眼睛里永远有目标,双手中永远有创造,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行动上永远有闯劲,效果上永远有突破。

多年来,经贸学工人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党建带团建”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平安校园”、郑州市内保先进集体、省教育厅“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在2017年河南省总工会五一表彰的“工人先锋号”中,该校党委学工部成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品牌

洛阳理工学院:“六个三”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模式

育人是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洛阳理工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按照“精准、及时、全覆盖”的资助工作要求,丰富资助工作内容,拓展资助工作渠道,创新资助工作方式,形成了“六个三”的工作模式,建立了“经济资助、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就业与发展指导”四位一体的学生帮扶体系,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成长成才和进步发展”的资助工作目标。

建立三级工作机制,实现精准识别

该校建立了三级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体系,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的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的二级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小组、年级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在三级管理体系下,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的观察了解和学生代表的反馈,结合学生的日常消费数据统计,实现对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和时时监控,做到了极困难学生学校资助中心清楚,特殊困难学生二级学院清楚,一般困难学生辅导员清楚。

抓好三项专题教育,实现思想引领

该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专题教育。

抓好励志教育。充分发挥奖学金的导向作用,挖掘受资助的优秀学生典型,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先后开展了“国家资助 助我飞翔”立志成才典型推选活动、励志典型事迹报告会等,以此鼓励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抓好诚信教育。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该校坚持每年举办“诚信文化节”,通过“我身边的诚信人物”搜集、“诚信之我见”校园采访活动、诚信海报评比等,增强广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推动诚信校园建设。同时,针对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学生,通过签订还款承诺书、违约案例分析、金融知识专题讲座、“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教育活动等,不断强化诚信意识,使每位贷款学生充分认识到贷款违约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大程度地减少违约等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抓好社会责任感教育。该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坚持在受助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做到“三有三不”,即有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不忘回报老师和学校的教育之恩,不忘回报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之情,不忘承担国家建设之责,涌现出了一批典型。

坚持三个有机结合,实现精准资助

该校按照“全覆盖、不遗漏、分层次、抓重点、抓变化、抓出实效”的工作要求,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资助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资助准确,实现对所有贫困生的全覆盖。在工作中,坚持正常资助与临时资助相结合,岗位资助与锻炼成长相结合,关爱资助与专项资助相结合,构建了“精准到人群、精准到时段、精准到效果”的全程动态资助模式。按照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关注重点人群,解决急需困难,真正让党和政府、学校的关怀照耀到每个学生的心田,使资助工作的实效真正得到体现和反映。特别是对突发事件造成的贫困情况能够第一时间给予关注,雪中送炭,纾解困难。近年来,该校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金额都在60万元以上。残疾学生的专项资助、遭遇意外的临时救助、冬日里的一件棉衣、传统节日前的慰问金,这些多措并举的资助方式使学生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进行三类重点帮扶,实现素质提升

经济资助是基础,素质提升是关键。在保障学生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该校注重从心理、学习、成长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帮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一是开展心理疏导。学校建立了宿舍全面关注、班级集中关注、学院分类关注、学校重点关注的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机制,为重点关注的学生成立了由咨询师、辅导员和朋辈组成的帮扶小组,实施个案管理,帮助学生解除困惑。二是开展学习辅导。学校开展了“助力成长”学业帮扶活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与学业(位)预警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三是开展就业与发展指导。该校在2015级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中开展了“启航洛理”人生导师领航活动,选聘45名副教授以上优秀专业教师担任45名特殊困难学生的人生导师,从学习生活、成长发展、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全程化的指导。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中开展了“一对一”跟踪指导活动,了解学生就业意愿,教给学生求职技巧,引导学生准确定位,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采取三项措施,实现实践育人

该校把勤工助学岗位作为贫困学生实践环节纳入学生实践教育内容,激发贫困生践行主体责任,实现实践育人。

一是在岗位设置上做到四个结合。即坚持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学生专业发展相结合、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相结合。

二是在管理过程中实行三项制度。一是双向选择制。将求职面试引入勤工助学岗位人选录用环节,通过公开报名和现场面试,确定录用人选;二是实行学期互评制。学期末,用工部门和上岗学生进行互评,凡被对方评为不合格者,将被停用或取消岗位;三是实行上岗承诺制。录用学生在上岗前需填写《洛阳理工学院勤工助学实践教育承诺书》,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纪律等方面作出承诺。

三是实行素质提升计划。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职场礼仪、应用文写作、人际关系处理等培训,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提升勤工助学学生综合素质。

这些措施的实施,拓展了资助工作的内涵、实现了学生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劳有所得、学有所获,对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搭建三个平台,实现实践锻炼常态化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锻炼,该校坚持从多方面搭建实践锻炼平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一是建立勤工助学实践基地。该校与中国电信洛阳分公司合作,在校园内设立大学生勤工助学实践基地,让家庭年经济困难学生参与日常业务办理、业务推广、网点管理等工作,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并优先参加公司员工的招聘。二是开展1+1帮扶实践活动。自2016年开始,该校与洛阳云视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云视野1+1”帮扶实践活动,专门针对眼镜近视学生进行帮扶。三是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安排家庭经济困难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目中,协助老师做好项目调查、文字资料输入、绘图等基础性工作,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和探索,该校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赵丹同学获得2013年度河南省“国家资助 助我飞翔”励志成才优秀大学生;龚成龙带领的“阿蒲易修”勤工俭学团队获得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暨河南省科技创业雏鹰大赛优秀团队;学校先后获得2009年度河南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考核先进单位,2010、2013、2014年度河南省高校资助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永葆军人本色 践行“工匠”精神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退役士兵学生示范作用探索

健康科学、与时俱进的优秀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成才追求、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等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发挥退役士兵学生自身优势,开展军事训练、爱国教育、学风建设、文明督导、宿舍文化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半军事化学生管理制度,主动契合铁路行业的职业需求,培养技术技能高、时间观念强、行为作风硬、综合素质好的高职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该校近年来陆续招收了一批退役士兵。经过部队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锤炼,他们思想觉悟高,政治素养好,办事热情高,自我要求严,在新生中很快脱颖而出。该校积极发挥这一群体的自身优势,从退役士兵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军事骨干分子,组成军训教官集训队、大学生仪仗队、半军事化学生管理教导队等,充分利用他们开展军事训练、爱国教育、学风建设、文明督导、宿舍文化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其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践行“工匠”精神,努力探索半军事化学生管理制度,培养技术技能高、时间观念强、行为作风硬、综合素质好的高职人才。

该校充分发挥退役士兵的专业特长,激发他们的军人本色,重点培育、因势利导、拓展功能,引导他们积极配合、参与开展军事训练、国旗班培训、文明督察、半军事化学生管理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积极引导,充分发挥退役士兵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退役士兵报到入学,学校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高度关注该部分学生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情况。每学期初,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在部队的基本情况和入校后的实际状态,因势利导,做好该部分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2014年入校的退役士兵中,有一名叫姜柯言的学生曾在武警北京总队天安门广场支队国旗护卫队服役。据了解,该生在部队期间,常年担任天安门广场升降旗任务,多次承担全国“两会”,以及“十八大”等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活动的警戒护卫、外国元首访华安保任务。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迅速将其吸纳进入学校国旗班,并特聘其为学校国旗班教官。该生积极发挥自身特长,努力对国旗班开展刻苦训练。经过该生训练的国旗升降仪式,动作规范标准,气势磅礴有力,庄严、隆重,增强了师生们的爱国热情,发挥了较好的典型示范作用。与该生同年入校的另一位学生乔亚峰,来自武警云南边防总队机动支队,自身军事技能过硬,擅长擒拿格斗,曾参加过沧江2012-B联合演习、809特殊任务、2013年边境狩猎行动、抗震救灾,曾荣获师级嘉奖二次、团级嘉奖多次、优秀士兵一次,被评为特种射击优秀学员。入校后他也积极加入到国旗班的队伍中,努力发挥自身优势,训练了一支军事技能小队,刻苦排练军事类表演科目,在重要纪念日以及学校重大庆典活动中,他们铁骨铮铮的表演尤其引人注目,成为郑铁校园文化活动中一大特色。

提供平台,激发退役士兵努力彰显军人本色

作为一所具有铁路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该校历来重视军事训练、行为养成对学生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

学校近年来每年招收退役士兵大学生近50人,鉴于这种情况,学校提出了学生军训教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思路,积极开展立足于校内资源进行新生军训的大胆尝试。2015年,由2014级18名退役士兵大学生组成的教官集训队首次在一个院系开展试点军事训练。整个军训过程中,他们责任心强,服从安排,体现出了较强的军事素质和过硬作风,得到同期承训部队首长的高度认可。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发挥该部分学生教官的积极作用,在军训结束后立即成立教官集训队,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优秀的军事骨干分子。2016年暑期,通过集中住宿、统一考勤管理、严格一日生活制度等形式开展了封闭式集中训练,最终组建了80人的学生军训教导队。2016级近6000名学生入校后,他们承担了全部新生的军训任务,严格要求,规范有序,出色地完成了2016级新生的军事训练任务,收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2017年上半年,该校进一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初步在国际教育学院(欧亚交通学院)铁道机车专业和运输管理系铁道运营管理专业2016级学生班级中试行半军事化学生管理。国际教育学院(欧亚交通学院)和运输管理系率先响应学校号召,充分利用现有退役士兵的资源,对学生提出要求更严格、行为更规范、内容更丰富的半军事化管理。通过退役士兵学生对宿舍内务、列队上下课、体能锻炼、文明礼仪、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将来的工作习惯,使学生模范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讲卫生、爱劳动、守纪律,做合格大学生”,充分彰显了军人的组织纪律观念、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初步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培养典范,努力拓展退役士兵多方位育人功能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发掘退役士兵的积极作用,成立了大学生仪仗队,把军训教官、军训骨干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150余人的稳定队伍。以仪仗队中的退役士兵为骨干,定期在校内组织开展军体活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健全人格教育,增强在校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发挥这部分学生的示范作用,进而帮助更多的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宿舍管理中,抽取仪仗队部分学生集中住宿,按准军事化的标准规范物品放置,营造军事化宿舍文化,定期检查评比,在学生宿舍管理中独树一帜。与此同时,建立校园流动“文明监督岗”,该部分学生分组定期在校园内开展日常文明监督、行为规范引导等,起到了多方位教育的良好作用。

积极探索,多措并举,退役士兵学生在该校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开展军事训练方面,退役士兵大学生军训有针对性,能更好地做新生入学的引路人;典型带动方面,优秀退役士兵典范潜移默化地感染者着身边的同学,在同学中树立了“好传统、好作风、好思想、好品德”的榜样。此外,学校还引导退役士兵参与学生管理,积极培育“工匠”精神。从入学的军事训练,到日常的仪仗队训练、半军事化学生管理、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督导、宿舍管理等,退役士兵学生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他们政治觉悟高、思想作风硬、技术技能强,恰恰契合了铁路行业对职业素养的需求。这部分学生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学校的积极培养、教育和引导,参与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比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督察、学生宿舍的管理等。该校注重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职业素养,积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者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刘岩:当好学生的守护神

刘岩1986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南阳一职专音乐专业担任声乐教师工作,从教的二十年中先后获得过河南省专业教师钢琴比赛三等奖、声乐比赛一等奖,在音乐教师中也是佼佼者。后来,南阳卫校、南阳中医药学校、南阳市一职专三校资源整合,他被分配到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系担任辅导员。专业没了,事业没了,人生面临着新的选择。调走吧,他舍不得这块曾经一腔热血耕耘过的土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留下来,相信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

就这样,他当上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辅导员。辅导员工作充满了艰辛和烦恼,心里装着上百个学生,手里干着来自各个部门安排的工作,随时准备处理那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用大伙的话说就是“坐在火山口上过日子”,随时准备应对各种挑战。一次次经受住了考验,一步步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他用辛勤的汗水,谱写出人生又一页崭新的篇章。他再一次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在苦涩中品尝到淡淡的清甜,打心里爱上了这一行。

学生的守护神

家长把学生送进学校,除了期待他们学到知识,更希望他们在校平平安安。从家长那期待的目光中,刘岩深深地感到了辅导员责任的艰巨。让学生高高兴兴走进学校、平平安安送回家门是他工作的准则。

记得有一年,学校刚放寒假,学生都已顺利离校。晚上八点左右,刘岩忽然接到一位家住郑州郊区的家长的电话,说女儿本应今天下午三点到家,可至今音讯皆无,打电话也没人接。他听完电话,头一下子变大了,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情,强装镇定劝家长放心,一定会找到学生的去向。当时下着大雪,路上滑得难以行走,连出租车都打不到。他推着自行车,步行来到相距他家二十里的学校,找到所有学生的通讯录,一个一个地联系,终于找到了这位学生。

刘岩的心中不仅装着学生,还心系他们的父母。他的手机上,常常会接到这样的信息: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你尽管教育,我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一句简单的话语,寄托着家长对辅导员无比的信任他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记得一次过五一节,他刚吃罢午饭,一名学生打来电话,说正在医院做检查,医生说情况不太好。他十分钟赶到医院找到主治医生,得知原来学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立刻手术,他马上通知千里之外的学生家长,并为学生办理了入院手续,征得家长同意,他替家长在手术单上签了字。手术做完已是晚上十点半,看到学生平安地躺在病床上,他才放下心来。在学生眼中,他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有学生在贺年短信中这样写到:祝我们的班爸爸新年快乐。

在学生心中,辅导员既是老师又是学校的代言人,辅导员的关怀就是学校的关怀。刘岩所带的学生中有一名重度残疾生,下肢瘫痪,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他安慰学生说:“没事,老师愿意背你进教室。”在他的感召下,班里组成了帮扶小组,同学们有的打饭,有的背送他上下楼。后来,学校又发给他国家助学金。这位同学常讲,是党和国家给了我生活的希望,是南阳医专圆了我的大学梦。从这件事中,刘岩深深地体会到,辅导员的一举一动不仅仅是他的个人行为,带去的更是党的关怀和学校的温暖。

学生的好榜样

为了培养出新时代高素质的大学生,刘岩处处给学生做表率,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他说,如果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首先要做到。他家离学校近二十里,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出发,七点十分左右到校,不分寒暑,不管刮风下雨,天天如此,即使父亲病重住院期间晚上熬夜守护父亲,早上七点半依然准时赶到学校,没请一天假。同学们心疼地说,老师回去休息吧,我们不会有事的。他笑笑摇摇头,因为想让学生在他身上学到持之以恒的精神。每天请假生病留在宿舍的同学,他检查完班级人数后,一定亲自到宿舍探望,有病同学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无病的同学也不敢装病在床。学生常在私下里说,不敢迟到,迟到了总觉得对不住老师。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辛勤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他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2011年曾被评为南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5年被评为南阳市职业职工道德建设先进个人,2016年又被评为南阳市第四届道德模范。他说:“我是一名光荣的辅导员,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他常用艾青的一段诗自勉:“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就是一名优秀辅导员的情怀。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匡予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1985年,匡予生从平顶山煤矿职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2001年合并成立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后,任学生工作部(处)长,从此就“钉”在了学生工作的岗位上。

他先后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2004年平顶山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员、2005年平煤神马集团劳动模范、2005年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河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他舍弃了职称晋升的很多机会,至今只是一个普通讲师。

32年的学生工作,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十余万个学生“孩子”,他成了他们最贴心的人。他习惯性地叫学生为“孩子们”,很多学生也亲切地称他为“匡伯伯”。对工作,他倾注满腔热情,将手机号码对外公布,成为他和学生间沟通的热线;对学生,他充满关心和爱护,愿意做每一个学生的朋友和榜样。他在多年经验总结基础上提出的“制度约束、道理说服、榜样影响、温情感化、服务暖心”育人工作理念,在给学生们关怀和同时,也不断影响着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自从当了学工部(处)长,五一、端午、中秋、国庆这些小假期他几乎没有休息过,因为“这群孩子在校园里,总要有人陪着他们”;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办公室和校园占去了绝大多数时间,“俺家老匡回家吃饭要预约”是老伴儿对他的评价;在他的业余生活中,学生的电话或短信的重要性高于一切,因为“家长把孩子交到咱手里,那是多大的信任和重托啊”。

在老匡的系列讲座中,“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引起过多少同学对于中华文明的领悟和思考;讲“孝敬教育”时,两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夫妻相依坐在村头小桥旁,望眼欲穿地盼望着远方的孩子归来时的画面,曾让多少学子泪流满面;讲座“冰雪灾害的感悟思考”,让听完报告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了“祖国真伟大”的心声。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因为陌生,所以勇敢;因为距离,所以美丽。在网络上,大家只有一种称呼,那就是“网友”,年龄、职业、性别都不是障碍。QQ、贴吧、飞信、微信这些时髦网络工具使年过半百的匡予生和他的孩子们成了没有年龄界限的“友友”。在贴吧里,他给自己起名叫“鹰巢首领”,期盼着每一个孩子都能把自己锻炼成展翅高飞的雄鹰,而他愿意做带着孩子们学习飞翔的首领。“首领悟道”“首领述评”“首领寄语”常常成为贴吧“精品”,他和孩子们真诚分享生活工作的体会和感想,引领着孩子们不断走向成熟; “信得过 靠得住 敬得起”“往前站 做骨干”“不抛弃自己 不放弃努力”“做对集体有用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首先让自己成为金子 并愿意在集体中发光”“能力就像money,可以放在兜里不用,但决不能用的时候没有”“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成就品格高尚受人尊重的‘大人’的地方”……这些易懂易记的“老匡铭言”,成为很多学生QQ空间中保存的“语录”,激励着孩子们成长。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匡予生带领全体学工人员学习贯彻领会,提出2017年学生工作方针:“谋在高处、落在细处、做在小处、动在情处”。谋在高处:就是把学生工作放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高度去认识;落在细处:就是要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工作范畴之中;做在小处:就要把学生成长的大事小情都做好;动在情处:要求努力提高工作的“亲和力”,从情感和关怀入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带着孩子们成长,是匡予生此生最大的快乐。

郑州师范学院董晶晶:为折翼天使插上腾飞的翅膀

2003年,董晶晶进入郑州师范学院(原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2009年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开始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团总支书记。

在聋人管理这个全新的领域,董晶晶积极找前辈学习、自己搜集各种特殊教育的资料、自学手语,达到能够和聋人大学生流畅交流的程度。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向前辈老师们学习,爱聋人大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对于这些无声世界的天使们,她倾注了全部的爱,从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孩子,渴望用微薄之力托举孩子美好的明天。

董晶晶发现这些特殊的孩子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执着、坚韧。这些无声世界的孩子们都渴望能够实现自我价值,都想证明给自己的父母、家人、朋友、同学看他们可以做到和常人一样的事情。他们热爱舞蹈,可能是因为听不到,所以对画面更为敏感。于是她萌生了组建一个残疾人艺术团的念头,给这些特别的孩子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2009年11月,在校领导的支持和批准下,特教院组织了一批热爱舞蹈表演的聋人大学生成立残疾人艺术团,董晶晶任团长。艺术团成立至今7年有余,他们每天晚上的排练从没有间断过,每天晚上9点之前董晶晶从没有离开过学校。在她的带领下,残疾人大学生站在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站在了各大专业舞蹈赛事的舞台上,并斩获多项殊荣。例如:中央电视台2014年五四晚会、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中央电视台《回声嘹亮》、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湖北卫视《我爱我的祖国》;这个艺术团还获得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荷花奖舞蹈大赛铜奖、第八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金奖、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年度总冠军等。

郑州师范学院残疾人艺术团取得成功的同时,董晶晶作为团总支书记,并没有放松对于特殊教育学院学生工作的管理力度。她组织学生运用QQ、网页、微信等多媒体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向学生群体进行时政推送,提高学生群体对党团教育活动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监督保证作用和学生先进在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董晶晶坚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思想状况,准确把握学生特点和思想脉搏。她指导特殊教育学院辅导员开创工作新方式,除开班会等与学生沟通的传统渠道外,还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思想,此外还建立了“特殊教育思政园地”微博,通过微博发布学院动态;做到班级QQ群全覆盖,学院中的每位同学都可以通过QQ随时随地与老师进行沟通;在特殊教育学院的主页上专门开设“学生天地”板块,下设“荣誉殿堂”“心灵家园”“特殊教育报”三个栏目,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学院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新发展;开办了学院的院报“特殊教育报”,每月一期,刊登有关特殊教育的各类文章,发放到班级每位同学的手中,稿件来源及排版人员均为特殊教育学院学生,保证了刊登内容在学生群体中的喜闻乐见性,并提升了学生的自身能力。

立足特殊教育,董晶晶坚持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她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主阵地,积极组织学生以社会调查、社区援助、集体实践等多种形式参加社会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运作模式。郑州市儿童福利院、郑州市儿童言语听力康复中心、康园语言康复中心、许昌博爱儿童康健园等都是他们的实践地点,为特殊儿童带去生活、教育及康复训练等帮助。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作为一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感受到特殊群体的需要和渴望,使其更加清晰专业定位,同时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感恩社会打下基石。近年来,特殊教育学院在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获得河南省“百佳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郑州市“大中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学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奖”等荣誉,学生参与面广,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董晶晶的辛勤付出赢得了荣誉和认可。2012年,被评为郑州市大中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辅导老师;2014年6月,参加“河南省第十四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舞蹈大赛”荣获最佳编导奖和专业组一等奖;2014年6月,被评为“郑州市2013年度新长征突击手”;2014年10月,参加“河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优秀创作奖,表演一等奖;2014年11月,参加第五届中国舞蹈节、第九届“荷花奖”现代舞、当代舞比赛荣获铜奖;2015年3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录制,荣获“年度出彩之星”;2015年3月,参加第十二届河南省“群星奖”音乐舞蹈比赛,荣获一等奖;2016年4月,参加东方卫视大型女性励志节目“妈妈咪呀”,荣获全国十强;2016年4月,荣获郑州市青年五四奖章;2016年7月,荣获郑州市“文明市民”称号;2016年11月,作为2016年第七期主讲嘉宾,登上中国首档优秀传统文化宣导真人秀节目“我是先生”的舞台。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