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黑龙江这片广袤壮阔的大地上,一代又一代满腔热血、奋勇争先的龙江体育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奋勇拼搏,勇于超越,不断进取,砥砺前行,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第一阶段(1949—1959)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到50年代末期,是黑龙江地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开创和兴旺发展时期。
(一)学校体育欣欣向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黑龙江省和松江省即把体育作为中、小学必修课(每周两学时)。除早操、课间操外,每周还进行两次课外体育活动(每次45分钟)。两省均编印有中、小学试用体育教材。松江省根据国家"学习苏联,改革教学"的指示,多次举办体育教师学习班,聘请苏联专家给全省体育教师讲授苏联体育理论、体育制度和体育教材、教法,提高师资水平。
1950年松江省制定《暂行体育锻炼标准》,1952年又制定试行办法和测验标准。1954年6月统计,全省参加《体育锻炼标准》的有中学28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师范学校2所,参加锻炼的学生18358人,占学生总数的73.1%。原黑龙江省于1953年制定了《黑龙江省中等学校试行体育锻炼标准》,在全省中等学校试行。参加试行的学校16所,参加锻炼的学生6870人,占学生总数的55%。1954年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省后,先后在哈尔滨工大、哈尔滨六中和牡丹江一中等11所学校中试行"劳卫制预备级"。同年秋,省体委、省教育厅分别召开了"劳卫制"经验交流会、测验工作会,修改了"劳卫制预备级"的部分项目和标准。"劳卫制"作为一项制度在黑龙江省城市的大、中、小学校普遍推行至1959年,参加"劳卫制"锻炼的合格人数累计达200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随着学校体育竞赛制度的建立,黑龙江地区各级学校经常举行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和冰上等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每年春、秋两季均举行全校运动会。冬季,有些学校还举行冰上运动会。各地每年都举行1次市、县级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二)职工和农民体育开展广泛
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省体委作出了以学校体育为基础,以体育教师为骨干,团结体育积极分子,广泛开展以工、农、兵为对象的社会体育的工作部署,群众体育更加广泛开展。
1954年,中共中央批转国家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指出"使群众性体育运动首先在工厂、学校、部队和机关中切实地开展起来"。根据这项批示,省体委与省工会、团省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厂矿、企业、学校、机关进一步开展群众体育活动。1955年根据国家体委和全国总工会关于建立体育协会的指示,黑龙江省各产业系统相继建立了体育协会,并配备了专职体育干部。在全省厂矿、企业、机关普遍推行了"劳卫制",开展了广播体操、球类、田径、武术和游泳、滑冰、滑雪等活动。各产业体育协会相继举行各种类型的运动会。1956年举行了黑龙江省第一届工人运动大会。
1956年全国农村体育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依靠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农村体育运动。省体委配合团省委,按照农闲多搞、农忙少搞的原则,结合民兵训练,在农村中开展了射击、地头操、投手榴弹和篮球、排球等活动。少数民族的摔跤、秋千、跳板、足球活动也很活跃。
(三)冰雪运动空前活跃
黑龙江省每年5个多月的结冰期,是开展冰雪运动的大好季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和松江省体委都把冰雪项目定为重点,要求省内有条件的大、中、小学校都要浇冰场,自力更生制作简易冰刀,开展冰上运动,并发给靠山地区的一部分学校滑雪板,开展滑雪运动。各级学校都把冰上运动作为冬季体育教学内容,并开展了冰雪课外活动。一些大的厂矿、企业、机关也浇了冰场,在职工中开展了滑冰运动。1953年全国冰上运动大会在哈尔滨举行,进一步推动了黑龙江省冰上运动的开展。每年冬季,各市、县普遍浇公共冰场,对群众开放。1955年后,各级学校、工厂和企业也积极浇冰场,各种群众性的冰雪比赛活动十分活跃。省和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市及部分县,每年均举行冰上运动会或速滑、冰球、花样等单项比赛。1959年前后,哈尔滨、齐齐哈尔两市由于冰场多,参加冰上活动的人多,被誉为"冰城"(冰上运动之城)。
(四)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1954年,哈尔滨、齐齐哈尔两市在第一届全国冰上运动大会的推动下,开始集训冰上运动员。1956年,黑龙江省体育训练班建立,设篮球、足球两队,有运动员36人。1957年,国家体委鉴于黑龙江省冰上运动基础好,专门拨给200名运动员编制,加强冰上训练。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市先后建立了冰上运动队。195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贺龙来黑龙江省视察,要求黑龙江省要下大力气把滑冰运动搞上去。黑龙江省决定把冰上运动作为重点,建立省速滑队。
由于业余训练和省、市、各项运动队训练工作的加强,黑龙江省各项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夏季项目方面,田径运动员关绍英获1957年男子10公里竞走全国冠军;体操运动员王辉泽、李永美取得全国冠军,成为运动健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黄强辉,成为全国举重纪录创造者,并3次打破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黑龙江男篮于1958年晋升为全国甲级队,并于当年战胜来访的匈牙利国家队。1959年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黑龙江省获14枚金牌,有16人破12项全国纪录,团体总分列第七位。在冬季项目方面,男、女速滑全能全国冠军均为黑龙江运动员。哈尔滨冰球队从1955年到1959年一直是全国冠军。花样滑冰全国冠军均被黑龙江男、女运动员夺得。1956年中国参加国际滑冰联合会后,1957年黑龙江省速滑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世界锦标赛。1958年2月,黑龙江省男、女速滑运动员代表国家前往挪威参加第53届世界速滑锦标赛,路经苏联阿拉木图时参加了六国速度滑冰邀请赛,取得了男、女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17岁的王金玉获得全能冠军。在第53届世界速滑锦标赛上,杨菊成获500米亚军,王金玉获得全能第九名。在当年举行的第17届世界女子速度滑冰锦标赛上,女运动员孙洪霞获得全能第九名,杨云香获第13名。
第二阶段(1960—1965)
1960年至1965年,是黑龙江省体育事业调整、恢复和继续发展时期。
1960年至1962年,我国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在这一时期内,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发展也作了相应调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省委指示精神,省体委采取了"缩短战线,确保重点"的措施,适当地收缩了群众体育的活动规模,调整了各地国防体育俱乐部和业余体校。同时确定工作重点放在狠抓运动队的训练上,省体委党组成员"兵分三路",分别深入训练第一线,加强运动队的训练工作。
各运动队通过艰苦训练,许多项目的成绩明显提高。黑龙江省田径队的10公里竞走连续夺得全国冠军,短跑和中长跑都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省男、女体操队是全国强队之一,自行车运动也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国防项目的摩托车、飞机跳伞、射击等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冰上运动成绩尤为突出,速滑运动员从1960年到1963年创造了全国速度滑冰所有纪录;在世界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1963年,国民经济形势好转。从1963年到1966年初,黑龙江省体育事业进入继续发展阶段,出现了"第二个春天"。
(一)群众体育更加活跃
各级学校继续推行《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逐年增多。市、区和大、中、小学各类运动会经常举行。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鸡西等市和大部分县城相继开展了如"哈尔滨-北京"等多种形式的象征性长跑和越野跑、"五一"环城接力赛、"五四"火炬接力赛等群众性长跑活动。城乡各级学校普遍开展踢毽、跳绳、跳皮筋、打冰猴、打冰爬犁等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哈尔滨市在小学、幼儿园中开展了小篮球、小排球、小足球、小乒乓球"四小球"活动。
工矿、企业和机关中的广播体操活动更加广泛、经常。每年都开展全省性的"广播体操过冬"评比活动,常年坚持做操的单位一年比一年增多。在广大农村中,以青年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的农民体育更是生机勃勃,每个县都有一个或几个农村体育开展活跃的公社或大队。每当农闲季节和逢年过节,以大队或公社为单位举行各种球类比赛或召开农民运动会。
1964年,根据国家体委的指示,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提倡游泳、射击、登山、通讯4项体育活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等城市组织了万人游泳渡江等活动,并结合民兵训练,组织了野营、登山、行军、打靶等活动和比赛。
(二)运动水平更加提高
各运动队普遍贯彻上海全国训练现场会精神,学习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经验,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和思想过硬、身体过硬、技术过硬、训练过硬、比赛过硬的作风,严格要求,勤学苦练,一些重点项目的运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963年,在日本轻井泽举行的世界速滑锦标赛上,黑龙江运动员罗致焕夺得男子1500米冠军,王淑媛获得女子1000米亚军,在国际冰坛上升起了五星红旗。王金玉和罗致焕还双双打破了男子速滑全能世界纪录。
1965年参加第二届全国运动会,黑龙江省体育代表团再次夺得团体总分第七名。射击运动员赵元春与河北等省的运动员组成混合队,创造了男子团体小口径步枪跑鹿50次单发射926环的世界纪录,把原世界纪录提高了22环;游泳运动员李丽芬在女子100米和200米蝶泳比赛中均获得了全国冠军,开创了北方女子在全国游泳赛上夺冠的先例;摔跤运动员赵宏章在重量级古典式摔跤比赛中也夺得了冠军。
第三阶段(1966—1976)
1966年至1976年是黑龙江省体育事业遭到破坏和中断发展时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整个体育系统陷于瘫痪状态,各项有组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大都中断停顿,只是每年6、7月间,为纪念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和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组织群众性的横渡江河和武装泅渡活动。各级体委被军事接管后,不仅干部遭到迫害,各项运动训练也完全停止,训练器材大量流失或被破坏,使全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损失。
1971年,国家体委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关于"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体育战线正确路线占主导地位的指示。当年11月,黑龙江省也由省革命委员会和省军区主持召开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第一次全省体育工作会议,传达全国体工会议精神。1972年6月16日,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恢复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各地、市、县体委也相继恢复。从此,省体工队有的项目重新组队,正式恢复训练,有些厂矿、企业、机关开始做广播体操,各种球类活动和群众性的冰雪活动也逐渐恢复起来。1972年省速滑运动员重新代表国家参加了世界速滑锦标赛,当年组队参加了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1973年又派队参加了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得到复苏。各级体委领导班子得到了调整,平反了冤假错案,全面落实了政策。经过组织整顿,进行了业务建设,全省体育战线的元气得到恢复。1976年,速滑运动员陈淑华参加世界青年速滑锦标赛,夺得了女子3000米第五名和全能第九名。
第四阶段(1977—2019)
1977年至2019年是黑龙江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时期。
(一)群众体育惠及大众,描绘新生活
体育发展的宗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一切想着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邓小平指出,"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把增强人民体质摆到重要位置,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伴随着改革开放,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于1978年应运而生。40年来,"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持续开展,几代青少年在寒冷的冬季走到户外,锻炼身体,磨练品格,锤炼意志,一代又一代龙江儿女从"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如今,"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感召下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力量。
随着1995年《体育法》的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的施行,2015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黑龙江省群众体育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逐步建立了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功能多样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了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0年来,黑龙江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3%,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率为87.8%,全省体育场地设施近40000个,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建设完善大群体格局,深入开展"健康龙江行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每年以夏秋季精品赛事活动和冬季"赏冰乐雪"系列活动为引领,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数百次,带动参与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近5万人,体医融合走在全国前列,多种形式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惠及城乡居民。社会体育组织蓬勃兴起,全省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体育组织1300余个,城市街道体育组织覆盖率64%,农村乡镇体育组织覆盖率72%,县级以上地区体育总会覆盖率64%、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覆盖率45%、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覆盖率42%、青少年俱乐部覆盖率53%,每万人健身站点数达到2.01个。
全民健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黑龙江人民在全民健身中感受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和实惠。全省人民以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在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历史征程中,阔步向前。
(二)竞技体育创造历史,谱写新篇章
竞技体育是体育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冬奥会要实现"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目标,"既要强项更强,更要抓紧补短板","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要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实现体育强国梦,需要竞技体育作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重视发展竞技体育,在国家"奥运争光计划"的指导下,勇于进取,顽强拼搏,不断创造历史,谱写新篇章。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开展冰雪体育的省份,是中国冰雪体育的发源地和冠军摇篮,是我国的冰雪体育强省。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我国从1980年参加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以来共获得13枚冬奥会金牌,黑龙江省贡献了其中的9枚。在全国冬季运动会上,黑龙江省连续四届获得省和代表团金牌总数、奖牌总数第一名。黑龙江省在我国冰雪体育发展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为我国冰雪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秀丽,我国第一个女子速滑世界冠军获得者,1990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上获得女子速滑1500米第一名。李琰,我国短道速滑第一枚冬奥会奖牌获得者,1992年在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获得女子短道速滑500米银牌。杨扬,我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创造者,2002年在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获得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和1000米冠军。王濛,我国第一个蝉联冬奥会冠军的运动员,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上获得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冠军,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蝉联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冠军,并夺得女子短道速滑1000米和3000米接力金牌,以4枚金牌的殊荣成为我国夺得冬奥会金牌最多的运动员。韩晓鹏,我国第一枚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获得者,在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上获得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申雪/赵宏博,我国第一枚冬奥会花样滑冰金牌获得者,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得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打破了俄罗斯在冬奥会上对这个项目长达46年的冠军垄断。张虹,我国第一枚冬奥会速度滑冰金牌获得者,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上夺得女子速滑1000米冠军。与此同时,冬奥会短道速滑接力金牌获得者孙琳琳、张会,国际滑联"金冰刀"得主王曼丽,世界冠军薛瑞红、庞清/佟健、李妮娜、刘佳宇、张义威,以及获得2017年芬兰花样滑冰世锦赛双人滑冠军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韩聪/隋文静以及金博洋等等,都是从龙江黑土地走出来的优秀冰雪运动员。龙江健儿用实力征服世界,谱写了中国冰雪体育辉煌篇章。
在重点发展冰雪体育的同时,黑龙江省大力发展夏季项目,在夏季奥运会上获得4枚金牌,培养出数十位世界冠军、亚洲冠军,连续三届在全国运动会上竞技成绩进入先进行列。黑龙江省培养出来的奥运会冠军焦刘洋、王镇,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张志芳、焦志敏、张景龙、许彦华、姚伟丽、林俊红、刘德利等田径、自行车、乒乓球、射击、摔跤、举重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的名字镌刻在中国体育史册上。
一次又一次在世界赛场上升起的五星红旗,一遍又一遍奏响的义勇军进行曲,一枚又一枚沉甸甸的金牌,一个又一个闪亮的名字,昭示着改革开放给体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改革开放中,体育迎来了迅猛发展的美好春天。
(三)体育产业方兴未艾,展现新作为
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依托夏季极致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冬季丰富的冰雪资源,体育产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体育消费快速增长,对全省经济增长起到一定拉动作用。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年省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初步形成了以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体育培训、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旅游等为重点领域的产业发展格局。黑龙江省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业占比较大,占体育产业总产出的70.09%,结构合理;市场主体增长迅猛,由2014年的883家增至目前的1573家;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打造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冰雪人才培养高地、冰雪装备制造和冰雪赛事承办基地,冰雪体育产业成为建设冰雪经济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健身热潮高涨,每年近千项全民健身活动拉动了体育消费的增长。根据最新全省体育产业专项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省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249.69亿元,增加值为115.24亿元,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76%。
黑龙江省在发展体育产业中,努力丰富体育产品供给,打造健身活动品牌。围绕夏季生态资源优势打造"黑马"系列、大小兴安岭穿越、自行车公开赛等品牌赛事,参与人数超过50万人次。围绕冰雪特色资源,持续与国家体育总局开展"赏冰乐雪"系列活动和趣味冰雪活动创意设计大赛,立足龙江,辐射全国,带动省内外3000万人次参与。建设"赏冰乐雪园"冬季群众体育活动基地,成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核心区。巩固亚布力滑雪场龙头地位,建设滑翔伞、登山步道等体育旅游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努力在全省打造特色体育小镇。大力推动体育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推进"体育+健康",制定《健康龙江2030规划》,促进"体医融合""体医结合";推进"体育+旅游",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推进"体育+文化",创作了一批展现冰雪体育的影视作品,多角度宣传冰雪体育文化;推进"互联网+体育",开展场馆数字化运营和线上线下体育活动。积极搭建发展平台,鼓励企业进入体育产业市场,在齐齐哈尔市打造国家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区,重点扶持黑龙、乾卯雪龙体育、天行健等示范企业,打造冰雪器材品牌。体育彩票销售迅猛,到2018年底,体育彩票销售累计达523亿元,筹集公益金150亿元,不仅对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社会保障和其他公益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如日东升,正在从起步阶段走向发展阶段,有着十分光明的前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体育产业焕发着勃勃生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将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四)各项事业全面推进,树立新形象
体育事业发展成就,是体育各项事业综合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体育各项事业围绕中心工作,强基础、练内功、树形象、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大型体育赛事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于1996年举办了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2009年举办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是我国首次举办国际综合性冬季运动会的省份,极大地促进了冬季体育发展和黑龙江省改革开放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举办了9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黑龙江省承办了4届。黑龙江省还举办了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单板滑雪、篮球等项目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亚洲锦标赛,活跃了体育竞赛市场,促进了运动项目的发展与普及。
体育文化繁荣进步。培育和不断丰富新时代冰雪体育文化内涵,形成了内容完善、形式丰富、具有特色的标志性冰雪体育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冰雪题材文化创作,创作了一批冰雪题材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形式深度挖掘冰雪体育主题。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对冰雪体育文化、冰雪运动健康知识和赛事活动的宣传和展示,积极引导培养冰雪体育消费观念。
体育科技教育不断发展。体育科技围绕竞技体育,实施以"数字冰场""数字雪场"为基础的"冰雪体育智慧工程";围绕群众体育,成立了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创伤康复医院,开办运动处方门诊,推动宣传普及科学健身;围绕体育产业,研制了滑雪产业相关技术标准,填补了我国行业标准空白。大力发展体育教育,成立了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组建哈尔滨冰雪运动学校,迈出了体教结合新步伐。
体育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体育法》实施后,黑龙江省加大了体育立法力度,先后制定了《黑龙江省体育场所管理条例》《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黑龙江省体育发展条例》,出台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体育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进入了依法治体的新阶段。
体育对外交流日趋活跃。积极发挥体育对外交流功能,与美国、日本、加拿大、荷兰、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体育交流合作联系。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总体要求下,充分利用我省所处东北亚中心区位优势,推进对俄全方位体育交流合作,建立了我省与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区域性体育交流机制。
(五)推动建设体育强省,迈进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为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黑龙江省体育战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总体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动黑龙江省体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体育强省。
建设体育强省是新时代体育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体育振兴的有效路径。全省体育系统干部职工肩负起使命感和责任感,客观评价我省体育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努力把握体育强省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认清体育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对外交流等方面制定目标,明确任务,开启建设体育强省新征程。
建设体育强省,强化体育发展整体思维,把体育工作置身于全省发展大环境大背景下去思考。围绕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实施"冰雪运动三年行动",力争到2022年,将我省打造成为国家冰雪运动发展基地、全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重点区、冰雪运动人才培养高地、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冰雪运动赛事承办基地;力争我省参赛运动员达到代表团运动员总数的40%以上,参赛教练员达到代表团中方教练员总数的40%以上,运动成绩贡献率达到代表团的40%以上,努力成为中国代表团的重要支柱。围绕竞技体育发展,创新管理方式,打破体制内搞竞技体育的藩篱,扶持社会力量办体育,形成体制内外竞争的新格局。围绕群众体育发展,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基层全民健身组织、全民健身项目资助、社会体育指导员、体医融合建设,助推全民健身的发展。围绕体育产业发展,规范体育竞赛表演市场、赛事引进与推广、深化体育服务,建设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冰雪体育装备制造、扶持社会体育培训,扩大体育产业规模。
建设体育强省,用新发展理念衡量工作,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实施全民健身基础战略、冰雪体育引领战略、竞技体育振兴战略、科教兴体保障战略、人才强体优先战略、体育产业促进战略,促进体育多元功能的发挥和综合价值的实现,通过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积极推进落实省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把建设国家冰雪竞技体育发展基地、国家冬季体育训练基地、全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重点区、体育旅游示范区、国家冰雪体育装备制造基地五大目标落到实处,助力冰雪经济强省建设。
改革大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只有做改革大潮的弄潮儿,才会屹立在改革开放的前沿,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需要我们不断去开拓奋进。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快建设体育强省,推动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为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