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三亚城市学院我想说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

  随着生物工程、信息科学、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先进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广泛应用,科技创新将引领乡村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一方面,科技创新将从乡村治理主体的思维理念、治理的体制机制,以及治理的方法工具方面全面助推治理转型,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另一方面,各类先进技术嵌入乡村社会进程中遭遇的多重障碍亟待破除,尤其是伴随技术泛在化而来的新风险和新难题更需审慎甄别和理性对待。

  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治理转型

  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将从产业发展、生活质量、生态治理、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改变和重塑乡村面貌,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绘制全新的实现路径和可及图景。

  第一,科技创新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根本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和重心在城市。新时期,培育和扩大内需市场,迫切需要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来激发乡村的巨大潜力与后劲。农业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的基础性功能不可替代。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对良种扩繁、病害防治、节能减排、土壤改良、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机械化和装备化以及智慧农业等方面的技术需求极为迫切。

  在此过程中,首先,严守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底线,坚持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构建并完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储备体系,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产出率、利用率,降低损耗率。其次,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投入,促进农业由保量增产逐步转向提质增效,依靠绿色技术加速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体系,着眼于农业环境改善、农产品品质提升和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强化农业的绿色生态本色。再次,加强科技创新在培育新产品与新动能、探索新模式与新业态中的核心作用,满足居民对绿色、健康、高品质、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加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供给侧与需求端的适配性,借助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等加速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致富。

  第二,科技创新是改善和提升乡村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新能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乡村各领域的推广应用,为保障和改善乡村民生,加速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流动倾斜,促进乡村和谐稳定带来了重要契机。一是乡村特色民居改造、饮用水水质提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农村厕所改造等领域,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二是借助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电商下乡”,不仅能有效延长初级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业提效增收,还能充分挖掘乡村消费潜力需求,打通城乡供需渠道,让乡村居民能够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三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加速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政务在乡村推广普及,有效发挥科技创新提升乡村治理专业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强化发展弱项,补齐民生短板,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第三,科技创新是治理乡村生态环境和强化乡村生态涵养功能的重要抓手。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科技创新将在村镇规划与村落布局、乡村绿化与生态景观营造、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秸秆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使用等涉及乡村生产生活各环节方面大有可为。依托技术手段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还原乡村自然和谐、绿色生态的面貌。借此,能有效改善乡村居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让乡村能够“留住乡愁”。同时,乡村生态涵养和休闲娱乐功能是促进三产融合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增强乡村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此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乡村对为农民保留退路、应对老龄化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科技创新是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乡土,忠孝节义、诚信友爱、睦邻互助等优良传统凝聚在器具实物、古文典籍、传统节庆之中代代相传。随着乡村由封闭走向开放,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在乡村快速普及,极大丰富了乡村居民的娱乐方式和精神生活,加快了乡村居民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认知。同时,科学技术知识和大量外部信息也借此广泛传播,加速了乡村居民思想意识现代化进程。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大力挖掘、弘扬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和优良家训的文化引领作用,重拾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文化自信,革故鼎新。以乡村文化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为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提供动力。

  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治理

  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科技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各类先进技术嵌入乡村社会,将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传承、生态治理等方面全面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另一方面,现代先进技术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可能“制造”新问题,需要统筹全局、科学预判、长远谋划。

  第一,需要把握发展与安全、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平衡。科技创新赋予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更多可能性。而对于粮、油、棉、糖、奶、肉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性供给,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原则。一些农产品不能因为其经济价值低就不生产或者少生产,尤其是在国际市场波动较大、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背景下,更应秉持底线思维,确保供给安全。

  第二,需要科学预测“科技下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确需要从人才输送、要素配置、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对相关技术配套基础设施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尽管如此,还是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城镇化凸显了部分人口输出型和收缩型乡镇问题,二是乡村零星、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都需要进行科学预测和合理规划,防止盲目扩张、大修大建,防止后期设施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

  第三,需要重视技术供给与乡村发展的适配性问题。首先是技术与产业的适配。农业不能照搬工业规模化、流水线生产的模式。当前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实现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并借助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驱动家庭经营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其次是技术与使用者的适配。技术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使用者的能力和水平,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人的现代化与之匹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8.70%,农村老龄化程度更为严峻。而“老人农业”广泛并极有可能长期存在,这部分群体对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科技创新不仅需要考虑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创新应用,还要兼顾“农一代”“农二代”之间日趋凸显的代际差异。

  第四,需要考虑科技创新改善乡村面貌的成本问题。无论是农业生产技术还是改善和提升乡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技术,都要在乡村居民能力所及范围之内,否则就可能成为摆设,造成严重资源浪费。需要特别注意,尽管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差异逐渐缩小,在挖掘乡村强大内需和消费潜力的同时,要客观适当地引导乡村居民家庭超前超额消费,尤其是在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下,增加乡村居民家庭的债务会带来一定危险。

  第五,需要关注技术“作恶”导致的文化危机和社会失序。尽管现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拓宽了乡村居民的信息获取渠道,丰富了日常娱乐生活,却也充斥着不少负面性质的信息。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乡村文化失调和价值荒漠化问题,严重威胁乡村社会的安全稳定与和谐有序,这是乡村治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第六,需要立足现实走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现代化道路。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治理,需要立足国情乡情农情,因地制宜,关注区域和地方特色。技术的推广使用要按照乡村标准而非城市标准,并应在适当范围内使用成功案例的“样板示范”作用,成功案例毕竟是少数,背后更多的失败教训可能更具启发意义。此外,需要加快制定并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与政策措施,将企业、社会组织等技术和公共服务供应主体引入治理体系,解决政府投入的不可持续问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技术进步、秩序重构与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20CSH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三亚城市治理研究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成甦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