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地球知识局——河南人上大学
NO.544-河南人上大学
作者:小贝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节,大江南北的考生齐聚考场为高中三年画上一个句号。高考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当然是一场困难的挑战,而对于河南的考生来说,这个挑战尤为困难。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河南的考生数量和大学数量实在是不成正比,想要最优质的大学教育资源更是只能去省外碰运气。
但河南并不是在历史上就一直饱受教育资源匮乏的困扰。孕育了中华人文的河南,曾经是中国教育资源最好的地区,即使到了风雨飘摇的近代,河南也是中部最能搞高等教育创新的地区。
那河南的这些“大学”都哪去了?
古代的河南“大学”
河南注重教育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时代。商代自汤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市),活动中心始终未出河南省沿黄河两岸的地域。当时的殷商王朝已经设立了贵族官学,按照序、庠、学的顺序,委派专门的官方教师讲授宗法伦理。
河南-中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在文化上有绝对的优势
直至秦汉立国于关中
中原的优势才稍有削弱
在后来春秋秦汉时期,河南一直是中华历史的主要舞台,各王朝和各国对在此地兴办教育都非常重视。周公在设计周礼时,还在教育系统设计了右学和左学的学校,其实就是当时的大学和小学,并在大学分设五科,是为河南高等教育的最早雏形。
相传为周公所作的《周礼》
东汉是河南在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规模的公立教育的时代。洛阳太学规模巨大,“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是世界最一流的学府。当时全国能读会写的人也不过百万,河南这所学校就一年能培养出三万来,可以说比双一流还要双一流了。
东汉洛阳平面图
右下为太学
不过那时候的这种太学,还只是官僚子弟垄断智力开发的产物,对平民并不开放。所以在官办的太学之外,河南有着大量的私塾学校,班固在《东都赋》中称之为“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其中有不少便是秦代以来隐居民间的私人讲学大师及其弟子,与官学相辅相成。如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县)人樊鯈“授尚书,门徒三千人”,蔚为壮观。
河南不但分享了比肩关中的政治地位
其交通与经济地位更是关中不能比的
隋唐时,东都洛阳更是成为了汇集教育资源的洼地,人称“征辟儒生,远近毕至,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之下”。但这时候的河南作为政治中心,教育主要还是由官府兴办的。由于资源丰富,甚至还出现了早期的文理分科学习,把算学专业和科技教育纳入了与文学历史教育相同的教育体系之中。这对于平民学习生存技巧是相当重要的。
相对来说,私人书院就比较薄弱了,直到唐末才出现了一些私人精舍。这一点和宋朝就不太一样。宋初由于经历了长年的战乱,国家权力相对薄弱,官学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是停滞的。想要受教育的学生,就只能到私塾去,大大促进了私人书院的发展。时人称为“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
宋代在五代十国的残酷战乱后
努力复兴文化和教育
尤其是长江流域诸省
当时闻名全国的四大书院,河南就占有两个,即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分别位于今天的商丘和登封。两者的作用还不太一样。应天书院在范仲淹的教导下成为了培养官僚人才的私立机构,而程颐程颢兄弟主讲的嵩阳书院则主要培养理学家,可以说是当时河南的应用和理论两大最高私立学府。
嵩阳书院
宋仁宗时起,甚至给了这些著名书院举荐学生参加科举的名额。
政治气息更浓厚的关中以官学为主,中央管控较少的南方则以私学为主,唯有河南有官办教学和私立书院的结合。这也成为了河南古代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
到了明清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开始向最强的中央集权冲顶。教育,作为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就被收为国有。但是和古代早期贵族式的官办教育不同,明清时期的河南教育开始具有了平民化的趋势。民间通过官办学校和少量私塾的学习中举上位者不计其数。
但传统的学制无法实现中国封建时代晚期救亡图存的梦想。在晚清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教育作为强国之根本,必须优先地得以改变。而河南的新式教育,其实在反应迟缓的晚清中部各地,速度是相当快的。
剧烈变革中的河南
1901年9月,清政府下令各地将旧式的书院、学馆改为新式的学堂。其中由各省政府督办的学校,被成为大学堂,也就是那时候的国立大学。
但是旧有的读书当官的理念不可能这么快变革,学习经书准备科考仍然是全国很多读书人最信赖的选择。反而民间办学发达的河南是响应最快的,在第二年3月就在开封开办了河南大学堂,选拔乡试落榜生中的优异者前来上学。
河南大学堂礼堂
在本土专业化方面,河南的公立教育也进展神速,开办了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河南法政专门学校、省立女师、省立信阳师范、省立一师等学校,布局各重要领域。
除此之外,河南省还对新式教育进行了一些本土化改造,使之更适应于本省学生的需求。
比如在1929年到1948年间,河南各高校的录取考试中有一项名为“豫省概况”,考察学生对河南风物的了解程度。矿业科系的学生,要进行负重爬楼梯等项目的考核,以为河南矿业开发的中坚力量。农学院系特别多,为学生此后在这个农业大省谋求职务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当时的教职员和课程
省内高校对本省籍学生还有不少优惠政策。例如从1922年开始,河南高校录取本省学生的分数线比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分数线平均低了10%左右,允许超过20岁的学生入学,使更多的河南学子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由于河南常年被内战蹂躏,又主要以农业起家,考入大学者多以贫困生为主,当时的教育界还专门为他们设计了扶贫奖学金,在民国教育系统内属于首创。
作为一个灾祸频繁的农业大省
更需要强大的社会组织作为复兴的根基
还有一点也是为了适应河南当时的现状而做出的改革。当时全国各地的高校,虽名义上实施美式的学分制,但实际上还是实行学年制。唯有河南各高校,为了减轻贫困学生在校念书对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允许学生快速修满学分毕业。当时中州大学(如今河大的前身)甚至有大二学生就毕业的记录,这一点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很先进的。
院系调整的牺牲品
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教育资源还算丰富,而充满教育实验精神的河南却逐渐陷入了无校可用的窘境。
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快速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新中国对全国的教育系统进行了全套的院系调整。这次院系调整的影响持续至今,基本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按大区划分,当时河南位于中南区,而中南区军政委员会所在地是武汉,次中心是广州,河南就成为了向湖北和广东贡献教育资源的省份。在政治的统一指挥棒下,河南各大院校纷纷拆解,按照科系与中南区其他高校的相关科系合并。
从河南直下两广的中南区
1953年,河南大学水利系调往武汉大学水利系;河南大学财经系调往地处武汉的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河南大学畜牧兽医系调往江西农学院;河南大学植物病虫害系调往地处武汉的华中农学院,还有一些院系迁到了郑州,成为了郑大的前身。开封的河南大学原址只保留了部分文科学院,整个河南就没有高级别的综合性大学了。
1949-1953的河南大学
(资料参考维基百科)
考虑到这个问题,1953年高教部决定将原在青岛的山东大学迁往郑州办学。但当时郑州刚刚成为省会,仍然没有摆脱过去铁路城市的形象,没有承载山东大学的能力。再加上济南市政府积极争取山东大学,河南失去了这次机会。
在大部分人心中
郑州是一个中原枢纽
但文教中心的形象恐怕很模糊
1956年,郑州大学终于被评定进入了综合性大学的行列,但由于创建时间短、科研实力不强,没能进入当时的重点院校行列。这也影响了郑州大学后来评选985院校,只能作为河南全省唯一的211而存在。至于河南大学,则从曾经的中部名校变成了一所普通高校。
全河南省唯一211
非985的大学
1970年代,其实河南还有过最后一次获得重点高校的机会。当时北京各大高校深陷政治斗争,成为了为人所不容的怪物,只能自行寻找下放劳动的出路。前往河南请求迁移的中科大人员带着中央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给省政府的亲笔信,却还是得到了省政府明确的拒绝。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没有人愿意和这些“牛鬼蛇神”打交道。最终,中科大只能搬去合肥,将安徽的教育资源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
安徽人民看得准
后来,担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的王全书回忆起这段往事,不无感慨地说:“在有些地方,高等教育已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我省在这方面有过教训。当年中国科技大学有意迁到河南,当时的河南主要领导以粮食、副食品供应紧张为由拒之门外,结果迁到了安徽,使我们痛失了一次大好的机会。”
王书记的这声感叹,想必也是今天所有河南学子的感叹。
今年,又有98万多名河南考生走入高考考场,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复读生。他们中能够上榜的,又大多数要背井离乡,去往全国各地的高校开始新的生涯。如此大的竞争压力,说到头来还是源自河南缺乏属于自己的好高校。
高考加油!
教育资源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成正相关,如果没有新的强制行政调动,在近年来经济见好且平衡发展的河南,优秀大学总会自己慢慢回来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