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官姚杰(中)和他的同事。受访者供图
在张家口颁奖广场右侧不足两百米的地方有两个房间,这里是颁奖广场的运动员医疗站,也是姚杰和他的团队工作的地方。从北京冬奥会开幕至今,他们随时待命,为闭环内受伤、生病的运动员、媒体记者及工作人员提供各种医疗救治服务。
从1月22日全员到岗至今,医疗官姚杰等人一天都没有休息。虽然到颁奖广场步行只需两分钟,但他们没有一次到现场看颁奖。姚杰说:“因为人生病是不挑时候的,我们是全勤保障,从来的那天,放下背包就开始保障,一直到最后结束撤走。”
医疗站设备一应俱全
整个运动员医疗站共有6名工作人员,包括医疗官姚杰、医生杨李鹏和王磊、护士赵松和曹丽林,以及救护车转运司机王利军。他们都来自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院内擅长急危重症抢救及常见伤病诊治的精兵强将。
团队中,最早进入工作状态的是姚杰。作为医院应急医疗(及冬奥)保障部副主任,他从2021年9月26日就被河北省医疗防疫分指挥部抽调,开始一线办公,负责组织各定点医院冬奥保障培训和实战演练等多项任务。一个月后,他正式进入场馆,着手设备接收等前期工作。2022年1月22日,医疗站其余工作人员均到岗,医疗保障工作全面展开。
姚杰介绍他们的“武器”。受访者供图
如果说总计54平方米的两间屋是姚杰和同事们的“战场”,那医疗站内各种各样的设备就是他们的“武器”。
走进医疗站,右手边的房间里摆满了医疗器械,从血糖仪、血压计、氧气筒到心电图机、简易呼吸机、除颤仪,各种设备应有尽有。姚杰形容医疗站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一些常见病,我们都能治,包括一些急危重症抢救,我们也基本可以保证患者没有问题地转到定点医院。”
提前学了两年英语
为了完成好这次医疗保障任务,姚杰和同事们提前两三年就开始做功课了,光是英语就练了近两年,教材反复学了好几遍。
2020年,医院专门引进了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并将其分配到应急医疗(及冬奥)保障部,为大家做前期语言培训。在此基础上,医院又邀请了专业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通过一周两次的课程,着重进行医疗场景英语口语的强化训练。
通过这次医疗保障过程中的“考试”,姚杰认为大家在英语学习上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基本上我们这些大夫跟外国人交流,一说就懂,倍儿棒。”
除此之外,队伍前期在各项马拉松比赛、世锦赛及冬奥测试赛时积累的工作经验也都派上了用场。姚杰感慨:“付出总还是有收获的,之前干了就是不一样。像其他医生,即使在医院工作经验很丰富,但他来这儿以后也是两眼一抹黑。尤其寒冷天气下,很多医生都没见过冻伤,但我们对冻伤就相对来说更熟悉一些了。”
距颁奖广场不足两百米,他们也只是通过电视观看颁奖典礼。受访者供图
没有现场看过颁奖典礼
从1月22日全员到岗至今,姚杰和同事们一直没休息过,即使在北京冬奥会向冬残奥会转换期,他们也是随时待命。除了工作时间长,张家口赛区寒冷的天气也让他们苦不堪言。
姚杰记得在冬奥会期间,一位捷克记者不小心磕伤了膝盖,但他坚持要先完成工作再就诊。为了及时帮他处理伤口,姚杰和杨李鹏只能穿着防护服前往媒体工作间给他治疗。夜晚的张家口温度极低,防护服内只能穿一件薄薄秋衣的他们几乎是刚出门就被冻透了。
为了防止救治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姚杰和同事们出诊时,每人都会随身携带一台名为病例视频系统的设备,有几次,因为温度太低,设备都冻得死机了。“主要还是怕太冷了,大家会生病,因为我们没有可以替换的人手。”姚杰苦笑着说。
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在张家口颁奖广场共举行了93场颁奖仪式。但姚杰和同事们一次都没能到过现场,哪怕他们的医疗站离颁奖广场直线距离不超过两百米。杨李鹏回忆说:“我还记得3月7日那天,是同时升起三面五星红旗,我们就在屋里听着颁奖广场那儿放的国歌,每个人静静盯着转播画面。”
由于长时间连轴转,姚杰和同事们的心理压力也都有点大,医疗站里几乎每个人都瘦了十几斤。姚杰透露,因为医院里人手也不宽裕,他们结束冬残奥会的医疗保障工作后,估计也很难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但说到回去后的打算,姚杰笑了,“回去先狠狠吃一顿羊蝎子。”
新京报记者 赵雪
编辑 韩双明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