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阴霾造句看这里!星海树旗帜 薪火代代传(2)

《我爱你,中国》: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这首歌的歌唱

《我爱你,中国》是珠江电影制片厂经典爱国电影《海外赤子》插曲。影片1979年上映,它诞生于广东,讲述着广东特有的侨乡背景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这一背景下,展现海外华人深切想念祖国、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电影《海外赤子》应运而生。

《海外赤子》孕育了《我爱你,中国》

至今仍被传唱甚广的歌曲《我爱你,中国》,曾荣获1981年中央文化部优秀作品一等奖、2000年“百年观众最喜爱的十首电影歌曲”奖,到现在也仍是改编版本最多的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之一。这首富含美声特征的经典歌曲,无论歌词到旋律都具有极高的技术价值。歌词采用了中国传统词律“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一咏三叹,用词造句凝练。大量排比、叠字的运用,对祖国的山川、田园进行了细腻的刻画,让华侨深切盼望回到温暖祖国的情感呼之欲出,也激发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电影《海外赤子》由秦怡、史进、陈冲主演,塑造了男主人公黄德深这一历尽沧桑、饱经忧患、光明磊落、矢志不移的爱国华侨形象。1970年代海南,海军文工团设考场招收歌舞演员,陈冲饰演的农场女青年黄思华闻讯应考,兴奋地为现场考官们演唱了一首饱含深情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卓越的音乐才华、清脆婉转的歌喉受到了赏识,但因为她是华侨黄德深的女儿,有“海外关系”,故被阻于艺术殿堂之外。但阴霾只是暂时的,党的华侨政策拨乱反正以后,思华重新获得艺术生命,她又重新登上舞台,唱出华侨儿女的心声。

《海外赤子》极富南国情调,将故事与人物的性格、命运紧密结合,以此推动剧情的发展,而音乐则更恰为其当地抒发了情感,有声有色地展现了海外侨胞的赤子衷肠。在这一场光影的打磨中,人们可以看到那段虽已流逝,燃烧着信念与理想的岁月依然闪闪发光。

本片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在1980年优秀群众歌曲评奖中,插曲《我爱你,中国》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1983年获第一届优秀歌曲评选“晨钟奖”。

《我爱你,中国》让听者幻化成百灵鸟,俯瞰祖国的壮阔河山

电影中的《我爱你,中国》由叶佩英来演绎,因为同样的归侨经历,叶佩英让整首歌的叙事层次更为丰富。融合了京剧的唱腔、女高音美声、模仿百灵鸟扑腾翅膀的声音,豪迈、壮阔的声调下,是对祖国独特情感的诠释。同时也让听者感觉幻化成了在天空中飞翔的百灵鸟,俯瞰着祖国的壮阔河山。

《海外赤子》拍摄于海南,据曲作者郑秋枫回忆,虽然为《我爱你,中国》谱曲的时间很短,只花了一两个小时,但准备的时间是非常充分的。谱曲前,他先去了海南岛兴隆农场,在那里住了近一个月体验生活,与农场的归侨们同吃同住同劳作,为的就是真实的贴近感受归侨的生活。

当时海南岛的归侨来自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郑秋枫向他们学习南洋歌曲,创作中从《哎哟,妈妈》《星星索》等南洋歌曲中汲取灵感,给人以新鲜感。

经典赏析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一曲《我爱你,中国》,唱出了海外华侨对于祖国的赤诚之心。歌曲从诞生到现在,其深情的歌词,悠扬并一咏三叹的曲调可谓是深入人心,当前奏响起时,许多人都能轻松唱上几句。虽然是一首电影插曲,它却已脱离了电影,相对独立地表达着它的内涵与意义,传达着不仅仅是华侨,还有每个中国人对于祖国的眷恋与热爱。

独家专访

宋雪莱:它已经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精神

(宋雪莱:广东珠影乐团常务副团长、艺术总监)

2019年9月,大型流行交响诗画《我爱你,中国》在广州客村珠影集团“珠影大棚” 内连演四场,场场爆满。这场大型流行交响诗画以《我爱你,中国》作为“题眼”,以主旋律的各种变奏、独奏串联起三个篇章。

这次演出也标志着珠影乐团这支有着60年历史的华南地区音乐名团的重新出发,也是寄托着“新生”与“蜕变”的希冀。

新快报:《我爱你,中国》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只要提起,每个中国人可能都能哼唱出曲调,这首歌曲的意义应该是超出了作品本身,请谈谈您的想法?

宋雪莱:我个人的理解是,这首歌,它已经不仅是一首歌,它更是一种精神,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这首歌的存在,它的意义完全超出了一个作品本身的意义,后来这首歌真的变成了全世界华人的一种精神。当然,这首歌的词曲也非常优秀,每当歌曲响起的时候,我相信我们的脑海里的画面一定是五星红旗。

新快报:歌曲曲调深入人心,歌词意境很美,能分析一下它成功的原因吗?

宋雪莱:它最成功的原因在于唱出了人们的心声,每个人都需要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表达形式,可以是语言、行为,抑或动作,这首歌让所有人的想法都变得简洁而统一,就是“我爱你,中国”。

新快报:你怎么理解这首歌对于当代的意义?

宋雪莱:对于当代特别是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教育,当时我做流行交响诗画的时候,目的就是要传承,我找了崔峥嵘等老歌唱家来唱,我要求他们一定要带着自己的学生,也就是想把这首歌传承下去,无论是它的表达内涵、演唱方式,还是身上被赋予的精神。

新快报: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我爱你,中国》让珠影乐团重新出发?

宋雪莱:这首歌诞生于42年前,是珠影集团前身珠江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珠影乐团再出发,再前进,我们需要一种精神,那就没有比《我爱你,中国》更好的选题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首歌已经传唱这么多年了,每个时代唱都应该有每个时代的印记,有每个时代的理解。随着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我想你我都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越来越重,越来越重,而相信每个演唱者也会有自己的体会。

新快报:你是生活在广州的“新珠影人”,歌曲对于您来说会有更特殊的意义?

宋雪莱:作为新珠影人,我的责任其实就是继续传承“我爱你,中国”的精神。我在2019年开始创作流行交响诗画《我爱你,中国》,今年又创作了《我爱你,中国共产党》,其实就是一种更好的传承,只有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会像今时今日这么强大,相应的是,《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的歌词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新快报:出自广东的经典爱国歌曲很多,20世纪广东的流行乐坛也相当繁盛,这是否和地域文化有很大关系?

宋雪莱: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这里的文化相对多元,来自各地的人带着各自的文化特点汇集到广东,这样的地域一定会产生优秀的作品。广州本身也是一个健康包容的城市,各种文化交融,在文艺创作,特别是体现在音乐上,一定会是以流行为主,但流行不一定单指流行歌曲,比如《我爱你,中国》,采用的美声唱法,但它比许多的流行歌曲都要流行。

新快报:今年是建党百年,您作为一个老音乐人,谈谈感受,抒发一下情怀吧?

宋雪莱:我现在是入党积极分子。最近几年,有几点感受很深。经历过这段特殊的疫情期间,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再往前说,汶川地震时期,我是亲历者,凌晨看见老百姓自觉含着热泪送撤离的解放军战士,场面很感人,我想,这是普罗大众发自内心的对党对国家最深情的爱的表达。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