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美不胜收造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妙在何处?


宋代文章有很多传奇人物,因为炼字造句写出名篇,成为红极一时的名人。如张先被称为张三影。《古今诗话》云:“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曰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

如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据说,林逋这两句诗来自唐代一位诗人的句子。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但并未写出竹影的特点,因为竹子的影子也不是横斜。桂花的清香虽然写出,八月十五月色黄昏,但未写出暗暗地渐渐地输送出清香,让人陶醉的情景。再说因无题,又没有完整的诗篇,未能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主题、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至深的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

再如晏几道,查《白雨斋词话》:小山词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有“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又《云韵集》评“落花”十字,工丽芊绵,结句依依不尽。其实,这一联并不是小山的独创,而是借之五代翁宏的一首《春残》,原诗为: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已非。

那堪向愁久,萧飒暮蝉辉。

此句固然巧妙,却并未被世人称道,因为翁宏写的是暮秋时节,不是春天,后面写萧飒有浓浓的寒意。而此句却写春天,特别是符合初春的景物特点。后面又写暮蝉,深秋的悲凉,前后有点不符合秋季的特征。但经过晏几道的巧妙加工,就成为千古名句。这些佳话,在宋词宋人里真是比比皆是,美不胜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大家对这个故事应该十分熟悉了吧。今天我们不谈王安石,来说说宋祁。

关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名句,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趣事:张子野(张先)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宋子京(宋祁)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遗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乎?”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邪?”遂出,置酒尽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首句说渐觉,说明作者天天在观察春天,发现春天的东城风光越来越美了。縠皱波纹写水面被春风吹得像美丽的丝绸起了褶皱一般,好大的一张平铺着的丝帛呀。这些热情的水欢迎大家来划船游玩。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和关注,为后面的语句铺张和蓄势。

第二句:绿杨烟外晓寒轻,一方面晓寒还在,而绿杨已经笼烟,给人一种朦胧之美。作者费尽心力,经营词句。让晓寒在绿杨之外,有一点寒烟雾气缭绕,让人感觉有点冬意未退,和杨柳形成一种远近的层次感。这样作者写景由水中的游人的热闹逐渐转移到水岸上,人们注意不到的春色。那么淡淡的寒烟,轻轻的像薄纱一般,让春天显得神秘美妙,撩人心弦。

但是在颜色对比之后呢?红杏开得正火热,好像很热闹一般。北方这个时候还很冷呀,况且还有寒风,寒烟,而且在早上的雾气笼罩之中,很冷的,哪里有这些东西。这里的闹,与前面游人的闹可能有关。只有人热闹,才联想到花也热闹。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开满枝头。闹是一种热烈的生命力的表达。小孩子是不是喜欢闹,因为有活力呀。所以闹不仅仅是有声音,也有活力四射的意思。这样一个闹字,境界全出,我们的想象马上扩展开来,春天在枝头热情的表现出来了,虽然还有点寒冷,但春天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呀,呼应了渐觉春光好。这样绿杨烟外晓寒轻就起到陪衬的作用了。多么热烈的春天呀,却被游人忽视了。

下片,浮生如梦,经常遗憾人生的快乐很少,怎么会不舍得千金,而博得一笑呢?生命多么缥缈,像绿杨外的晓寒一样,像春光一般短暂,我们要好好珍惜。后面这个斜阳既有垂暮之年,也有珍惜时光的内涵。那就好好欣赏一下花儿,好好喝一杯酒,及时行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里还有希望在,只是惋惜,徘徊,小园香径独徘徊。而这里作者直接让我们抓紧大好春光,好好欣赏,娱乐快乐。

从这些句子我们能看到古人在语言方面真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对语言的推敲多么认真执着,用意多么神奇美妙呀。又有多少词人,通过这种一字独步词坛,红极一时的。中国的诗词达人在炼字方面的功夫让我们深深折服。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