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听听哈姆雷特对人类的颂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也有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一方面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另一方面,人却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根本不值得一过。”笛卡尔也留有名言“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没有思想,就没有我的存在。没有怀疑,就没有真理。思考,人生才有意义,否则人只是一支没思想的芦苇。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生老病死,那我们再看看名人怎么说人生。
冰心说:“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我今生已是满足。”但是生命是混合体,乏味的多时,也有少许的有趣;痛苦的一生,也有难忘的一刻。我想大多人贪恋生命,假想生命可以重来。不过人生只有一次,这正是生命的宝贵之处。
叔本华说:“人生好比是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当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是‘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时是‘无聊’”。这说法未免太悲观了。无聊生于目的与过程的分离,是一种对过程疏远和隔膜的心境。人生有痛苦和无聊,也有快乐与充实。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而是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并不是看透了,而是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生命害怕单调甚于害怕死亡,仅此就足以保证它不可战胜了。它为了逃避单调必须丰富自己,不在乎结局是否徒劳。
萧伯纳也调侃:“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却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曾经听过“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也听说过“生活教会了我怎么思考,但思考没教会我怎么生活”。生活不易,人生困难。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更是个永恒的问题。人生的悲剧,生命的苦恼,于是基督教建立了灵魂不死的信仰。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尼采道出了“上帝死了”的真相,信仰崩溃,痛苦还是痛苦。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早失爱女,痛不欲生,感到“片刻的忧伤,几乎淹没了永恒的思想”,于是说“我苦,故我在”(I suffer ,therefore I am)。
痛苦不可避免,那么如何战胜它呢?尼采主张酒神精神,他说:“创造是痛苦的大救济和生命的慰藉。但是要做一个创造者,痛苦和许多变故又是不可缺少的。唯一的幸福在于创造。”
一个人永远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的不幸,也不会像他所希望的那样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周国平认为“1.做自己喜欢的事,并靠这个能养活自己2.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让他们快乐”可是这又有多难实现。洛克菲勒说:“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丘吉尔也说“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才行”但是多少人能做到这样。莫洛亚在《人生五大问题》的结尾说;“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的原子时,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惟此斗争与苦恼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宇宙茫茫,岁月悠悠,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于是想到自己在宇宙与历史中有什么用。 诚然,和历史宇宙相比,一个人的生命似乎等于零,但是,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又算得了什么!是的,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
人生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所以我要活下去。也许,人生的意义正在于不知道与追问。也许,意义永远是不确定的。寻求生命的意义,所贵者不在于意义本身,而在于寻求,意义就寓于在寻求的过程之中。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通常认为,归结起来无非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藉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
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然而,即使掉头不去看它,我们仍然知道它存在着,感觉到它正步步逼近,把它可怕阴影投罩在我们每一寸美好的光阴上面。死神喜欢蹑行,当我们听见它的脚步声时,我们甚至来不及停住唇上的生命之歌,就和它打了照面。
死亡的必然,死后的虚无,于是产生对死亡的恐惧。伊壁鸠鲁说:“我们活着,死尚未来临;死来临,我们已经不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可是死的可怕,恰恰在于死后的虚无,在于我们将不复存在。苏格拉底说:“死者若无知觉,如睡眠无梦,死之所得不亦妙哉!”可是酣睡的痛快,恰恰在于醒来时感到精神饱满,如果长眠不醒,还有什么痛快可言?人人都得死,这能给我们什么安慰呢?大约有两点:1.死是公正的,对谁都一视同仁。2.死并不孤单,全世界都与你为伴。
思考死,只是有意义的徒劳。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欢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总之,没有死,就没有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