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科普读物读后感专题之读《第四产业》有感: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如何适应新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随着数据要素逐步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生产要素和核心资源,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产业变迁逻辑、民生改善路径、社会治理模式等正面临巨大挑战和深刻调整。


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越来越难以精准解释数字经济时代纷繁复杂的经济和产业现象,难以更好服务人类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


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迫切需要打破传统产业划分理论的“桎梏”,以数据要素为引领全面革新生产函数,培育塑造新的产业形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带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近日,《第四产业》一书正式出版,围绕“第四产业在哪儿”这一核心问题,作出“数据业是第四产业”这一理论论断,回答了现实之问、时代之问。



全书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产业变迁放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审视,从生产要素这一“小切口”入手,探求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背后的“产业密码”和底层逻辑,预言人类产业未来走向,勾勒数据业的发展蓝图。


《第四产业》是国内系统思考第四产业、数据业的开先河之作。全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权威准确,通俗易懂,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01

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产业变迁,

探寻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产业密码”


任何产业都不是从天而降的“飞来峰”。要实现产业迭代升级,必须要回望过去走过的路,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


人类经济史表明,每一次经济形态的重大变革,往往催生并依赖新的生产要素,每一次经济社会的大踏步发展,都有一种核心的生产要素发挥着牵引作用。正如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经济时代主要的生产要素,资本和技术是工业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正逐渐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生产要素。


《第四产业》从生产要素的视角出发,通过考察农业到工业、工业到服务业的历史演进,发现历史上每出现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就会对产业发展、变迁、演进、迭代、置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产业》认为,正是生产要素的更替,才推动实现了“人类从刀耕火种到美好生活、从有限供给到无限供给、从旧生产力到新生产力”的历史性转变,生产要素是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性、先导性资源。


这一观点,既是本书理论构建的出发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研究成果的鲜明特征,为我们找寻产业变迁“密码”找到了全新的视角,为培育壮大新的产业形态提供了重要切入点,为研究第四产业奠定了全新范式。



02

反思三次产业划分理论,

全新构建第四产业的理论框架


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揭示了产业发展的规律,是我们长期以来观察产业现象、分析经济问题、提出政策措施的重要工具。


《第四产业》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对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剖析。


《第四产业》认为,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业时代的烙印十分明显,而当前人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形态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即“三新”经济不断涌现,如果把农业、工业以外的所有产业都归为第三产业,会导致第三产业的范畴日益膨胀,既难以突出不断涌现的“三新”经济,也难以区分融合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传统产业,第三产业就会成为新旧产业的“大杂烩”。


此外,把三次产业划分理论作为经济发展“指南针”,容易释放误导信号,让一些国家盲目追求第三产业占比,并以此作为单一目标制定产业政策,给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带来隐忧。


上世纪70年代“去工业化”的英美、前些年陷入债务危机的希腊,就证明了产业升级实践并非纸上简单的数字推演。《第四产业》深刻把握了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局限性,带着巨大的理论勇气对传统理论发起挑战,取得了三个原创性理论突破:


一是提出数据业是第四产业的理想形态,对“第四产业在哪儿”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破题。二是定义数据业的内涵和外延,厘清数据业的内部结构。三是构建数据业的核算方法,数据业变得可核算、可度量。


这三大理论突破,基本构建起第四产业的理论框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数据业、提出支持数据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03

跳出产业看产业,

全面研判数据业的深远影响


探讨数据业可能带来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本书的又一创新点,充分体现了本书研究团队“跳出数据看数据、跳出产业谈产业”的理论站位。


在经济规律方面,《第四产业》认为数据对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可能将超过其他几个生产要素,并可能给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带来脱胎换骨的改造。


更值得赞赏的是,《第四产业》还探讨了数据业对于社会结构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例如,本书认为数据业既可以赋权公民,也可以赋权社会,还可以跨越传统的国家地理边界,构建一个互联互通的数据网络空间,政治博弈、经济角力、安全渗透将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的战争形式,进而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这在以往的经济学研究中极为少见,体现了作者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思考深度,以及跨学科的理论洞察力,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总之,《第四产业》富于开放思维和哲学思辩,全方位深刻揭示数据业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深远影响,很多观点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对于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找准人类发展历史坐标,从容应对未来风险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04

兼顾思想性和实用性,

务实提出培育壮大数据业的思路建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定义为生产要素,标志着我国进入数据红利大规模释放的时代。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最为活跃、最具潜力、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形成了发展数据业的先发优势。要继续保持和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亟需拿出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数据业化、产业数据化转型,以数据创新应用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


《第四产业》积极回应现实需求,对推动数据与实体经济的粘合融通、明确数据业的游戏规则、开展场景建设、增强数据规则国际话语权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很多务实的思路建议,围绕“数据权属是否属于平台”“怎样界定不同类型数据权属”等前沿问题开展了深入讨论。


此外,《第四产业》还敏锐地意识到,数据业发展还有可能带来对劳动者剩余的隐蔽榨取、“大数据杀熟”、“赢者通吃”、数据漏税、数据跨境泄露、数据黑市等一系列隐忧,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敲响了警钟。


总之,《第四产业》“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是一本开拓性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也是一本推动数据业发展的政策“百宝箱”,能够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提供有益启示和参考。


第四产业未来已来,愿此书扬起一面思想的风帆,带我们一起驶向数据业的星辰大海。




作者简介:加小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