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宏微观察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名家笔下黄山与徽州》是集现代各类名人游历黄山、徽州后所写的文章,以及"徽学"学者的文章。他(她)们有:胡适、潘光旦、郁达夫、叶圣陶、苏雪林、季羡林、王朝闻、邓拓、李一氓、黄秋耘、徐迟、汪曾祺、丰子恺、吴冠中、日本著名美术家东山魁夷……这些人是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或具有多重身份。他们对黄山、徽州同一对象,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和经历去表述。这样一方面丰富了我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利于比较和思考,通过联系作者身份、经历与文章的内容和特点,拓展我们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对文化的构成的影响,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书的首篇、二篇选用苏雪林写于1960年前后的文章,记述1936年夏,她与中学同学游黄山及避暑半个月的经历。对于作者我是全然陌生,查资料才知道,她是民国时期已与丁铃齐名的女作家,并在鲁迅先生逝世后,对鲁迅所持的反对态度而震动文坛,解放后迁居台湾,她逝世归葬故乡黄山。
苏雪林写这二篇文章时已约六十岁左右了,她作为创作、教学、研究三栖人物,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均属上乘的,首篇的后部分写"云海”、“西海门"引用抗战初时期所写文章,谈到刚好汪精卫夫人及公子也在游黄山,苏雪林写道:"幸而他们已游过西海门,转过别处去了,不然,我们和这群贵人一道去游,一定弄得很不自在。"文章的前后比较,可以感受到心态和文笔的成熟。作者游黄山二十余年后,写此两文显然是带有强烈的思乡情结。
该书是2002年4月出版的,是中国加入世贸不足半年,也此书敢于将苏雪林文收录并置于首篇的时代背景吧?
季羡林的《登黄山记》是该书单篇最长的文章,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博学和睿智,他对山景的千变万化,改苏东坡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黄山真面目,即使身在此山中。对黄山的松竹发现"苍松翠竹",改陆游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松暗竹明又一山。文章的结尾对黄山的赞美,更是哲理性的层次(见图四)。
李一氓先生的“《明清人游黄山记钞》序"(图五),为我们从更长历史时期看黄山提供了经典文籍。这位老一代革命家,对中华文化的情结令人钦佩!此前,李一氓先生为“电大”读本《中国古代文化讲座》题字;在泰山,他书写杜甫名诗并刻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两位著名画家丰子恺、吴冠中游黄山文也被录入。丰子恺对微观观察入微,吴冠中则对宏观观察入微,所以,丰子恺的画简洁风趣著称,吴冠中是以风景画气势磅礴和写意著称。
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为绘制鉴真和尚曾居住的唐招提寺御影堂障壁画,1975年,专门到黄山写生,写下一文载于自己画集《黄山白云》(图六)。该文的结尾写道:"黄山是天下灵山,对于触及其灵气的此行,我将无法忘怀。"大师对大自然怀有一种谦卑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几乎所有的名家对黄山的云、石、松、竹等构成的壮丽和千姿百态景象,都表示无法用笔墨表达万一。
胡适先生的《徽州人》一文,不愧是大学者毛笔,从宏观到微观地写,而且善于画重点,他说徽州山多地少人多,产出仅足三月之食,所以,多外出经商,形成著名的徽商,且以经营盐和当铺为著,并自豪徽州的历史人文。他对古徽州的婺源划归江西耿耿于怀,所以,从历史坐标看朱熹实质是安徽人,而不是现代的江西人。胡适的文章最后部分,很有意思地更正蔡元培先生为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序时,称胡适是有家学渊源的"绩溪胡氏"同宗的说法,这不仅有学术意义,也是此时的胡适早已不需借力"祖宗"名人了。
郁达夫有三篇文章被录入,此前对郁达夫的大名是早有所闻,但其文章却从未读过。这三篇文章的可读性非常强,对作者产生江湖侠士的感觉。文章写于1934年4月,是郁达夫和林语堂、潘光旦等八人"应东南五省周览会之约",经徽州游历而写。其中一篇写到林语堂在屯溪假古董店所买的古董一段极为生动风趣:“语堂在那家假古董店里,买了些核桃船、翡翠、琥珀,以及许多碎了的白瓷, 大家回到船上研究将起来,当以两毛钱买的那些点点的瓷片,最有价值,因为一只纤纤的玉手捏着的是一条粗而且长,头如松菌的东西。另外的一条三角形的尖粽而带着微有曲线的白柄者,一定是国货的小脚;这些碎瓷,若不是康熙总也是乾隆……(图八)。林语堂后来在美国传播中华文化极为成功,这与他对中华文化的长期积累和研究分不开的。
潘光旦先生的文章《杭徽公路道中》则学术和文雅多了。他对屯溪的"屯"字作字析;对歙县进行人文考察;对徽州的石桥的科学先进性作了推介,也风趣调侃菜馆子的店小二:保不定他是“绩溪三胡”的后人咧,要不然,也许是适之先生的本家。潘光旦先生是真正的民国大家啊!
"徽学"成学术上的显学,许多文章对徽州的研究,令人对徽州增添巨大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