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项周期漫长、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工作。每一个人才的成长,都需要教师们的长期耕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灵魂影响学生的灵魂,教师的品格在学生身上烙上深深的印迹,广泛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对学生性格和品质的塑造产生直接影响。
现在的社会、家庭、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不断增高,希望教师能够成为学者、科研者、更出色的教育者、管理者、更强的竞争者……面对大家的殷切期待,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职业素养,鹰城的教育系统在全市深入推进了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大整治活动,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育人环境。
1月17日,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红英接受平顶山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邀请,做客《鹰城正能量》直播间,共同探讨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话题。
平顶山市在师德师风方面的具体工作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努力让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来说,可以用“五个多”来概括我们的工作:
一是多维度管理。成立由市教体局一把手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专班,专班下设办公室,涵盖教师教育、人事、基教、职教等部门,建立健全“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明确各县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主要负责人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压实主体责任、优化管理职能。出台《平顶山市师德专题教育实施方案》《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平顶山师德师风建设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等,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师德建设体系,不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长效化。
二是多途径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的“必修课”,为每一名教师发放红色优质培训资源大礼包,让广大教师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养成良好师德师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比如,我们去年3月份在全市举办了以“牢记育人使命,志做‘四有’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全市百余位教师在演讲中倾诉教育初心,效果良好。
同时,我们还通过“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理论学习培训制度,以系列培训、专题研讨、交流座谈、线上讨论等多种形式,分层逐级开展师德教育培训。线下五级培训已覆盖全市近6万教师;线上已通过师学通等网络平台连续2年举办平顶山市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专项培训。去年10月,我们还邀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张玉滚到我市作先进事迹报告,全市10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会。
三是多形式宣传。在全市教体系统开展师德师风大家谈活动,各县(市、区)教体局局长、全市中小学校长、省(市)名师名班主任相继走进直播间,在访谈中碰撞思想火花,在交流中凝聚师德共识,目前,已刊载(播出)30期。我们还将师德师风作为硬性评选标准,定期开展“鹰城最美教师”“教育世家”“师德标兵”“文明教师”评选活动,注重典型宣传,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在评比中增强德高为范的荣誉感,在互学中厚植行高为师的使命感。
近两年,已评选省(市)级文明教师20人,“鹰城最美教师”20人,“鹰城教育世家”17人,市级“师德标兵”(先进个人)100人、市级“四有”好教师120人。
四是多举措监督。我们印发了《关于师德师风致全市家长的一封信》,公布了各县(市)区师德师风投诉举报电话,开通了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惠民一码通,采取动员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等多种措施,构建由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六位一体”师德监督体系,让师德师风问题“码”上办。目前,已收到有关问题线索20余件,办结率100%。
对师德失范行为我们坚持“零容忍”,对于屡教不改、屡禁不止,敢于触碰高压线、红线、底线的,我们严肃查处,绝不手软。去年,共给予党政纪处分28人、组织处理45人,做到了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同时,我们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师德考核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将师德考核结果融入教师日常管理,与教师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相挂钩,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自觉践行高尚师德,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五是多方位保障。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我们立足职责定位,聚焦急难愁盼,在去年开展了全市教体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围绕校外培训机构、师德失范、教育乱收费等七大类问题开展集中整治,以不怕亮丑揭短的勇气、敢于亮剑斗争的精神,真正让师德制度成为“带电”“长牙”的红线,确保师德师风治理工作接地气、出成效。
还筛选建立了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库,定期发布教职工师德师风警示案例,组织广大教职工围绕是否存在“课上不讲课下讲”“组织开办校外培训班”等典型问题进行查摆剖析,深化以案明纪、以案促改。近2年全市教体系统各级党组织开展警示教育283次,11200余名党员职工接受了教育。
“师德师风”十条红线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对违反师德师风的十项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这些行为也被称为“师德师风”十条红线,具体有: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
三、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
四、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五、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六、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七、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八、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的;
九、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十、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以上十条内容,都是广大教师不能逾越的硬杠杠,是底线,也是红线,我们也真诚欢迎广大听众朋友们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如您发现我市教师有违反上述任何一条“红线”的,也欢迎广大听众朋友们及时向所在地教育部门举报投诉,相信有广大听众朋友们的支持和参与,我们的教育发展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多年来,本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以献身三尺讲台为荣、涌现出了一大批以教书育人为耀”的教育情怀,主动肩负使命,默默无闻,履行职责,倾心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杨雪梅就是其中之一。
杨雪梅,原本是鲁山县城实验中学的一名普通英语教师。2013年因支教到县城西北山区瓦屋镇第四小学刘相公学点支教,这里地处3个乡镇交界处的山村,距离县城有五十多公里,生活不便,交通闭塞。教学质量连年全镇倒数第一.
杨雪梅来后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她教的五年级英语和二年级数学成绩都是全镇第一。两年支教结束,在村民的挽留下她选择了继续留下,并立志改变乡村教育。当年9月被中心校任命为学点负责人。
当时学校四个正式老师,五个代课老师,为了帮助代课老师快速成长,她坚持上示范课、听课、评课、研讨;每天傍晚带领老师们到留守孩子家中义务辅导,得到群众的肯定和好评。她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着让每个孩子都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的理念,成立了12个社团,每天下午有一节让全校每个孩子都能够参加的社团课,从而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特长,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和对学校生活的向往。目前该校已经成功进入全县第一方阵。这个小山沟沟学校的学生由原来的不足百人增长到现在的近300人。
杨雪梅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模范教师、省巾帼建功标兵、省德育先进,是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平顶山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等。她的追求就是把农村教育办出特色,让农村学校成为教育界的亮点。
师德师风建设下一步措施
师德师风永远在路上,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提高教师抓教学、促管理、当先进的水平和专业化能力。
二是实施好“起航·扬帆工程——新教师培训两年行动计划”,引导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以德育德。
三是组织好“惠·慧”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成立教师志愿者服务团,开展校史讲解、招生宣传、街区建设等志愿服务,引导教师在服务师生和服务社会中厚植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
四是保障好教师各项待遇,依法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主编:付建威 编辑:丁艳丽
策划:杜中海 王培 郑巍
面向全省教育系统征集稿件、长短视频、热门话题等,提供活动直播。咨询电话:,新闻热线:0371—61178992。
投稿邮箱:1661010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