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态度和过程有时更重要,日进寸功,久则兴达。在延安整风前期准备中,艾思奇撰写了《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就是辩证法——研究哲学的基本知识》。
干教育是身、心的付出,是时间、智力、财力的投入,没有投入何来产出。“干”是历史总结出的规律、是实践检验出的结果。唯有敢干、大干、快干、实干、真干、争分夺秒干,保山教育才有希望。
我们的目标是“推动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干”不是目的,不是为干而干,干的目的是推动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用“干”的精神之箭去射高质量教育之靶,离开了这个目的就是瞎干、白干,白吃干饭,方向不对,越干,离初心越远。要树立一个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急功近利违背规律,无法吹糠见米、不能立竿见影,十年树木、百年才树人,也许这一任校长打下的基础,到下一任才出成绩,教育工作短期内难以见效,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是厚积才能薄发的良心工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格局和“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的胸怀。治大国若烹小鲜,教育也一样,忌折腾,不能以所谓的“特色、花样、创新”代替常规,驴蛋粪子表面光,内部建设一团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看准的事就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一锤的钉钉子,需要定力和自信,需要耐心、耐性,需要静下心来干。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处理好苦与乐的关系。教育的根是苦,结出的果是甜。犹太人为了让孩子喜欢书,就在书上涂上蜂蜜。科学家一辈子苦在实验室,一定不是苦在支撑他,一定是快乐在支撑他。没有纯粹的苦,也没有纯粹的乐,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吃得苦中苦,方有乐中乐,只有忍受不能忍受的忍受,才能享受不能享受的享受,只有苦中作乐,才会苦而不厌,乐此不疲。处理好苦干与巧干的关系。苦熬不如苦干,苦干不如巧干,没有巧干就成了“蛮干”。干是态度,巧是水平。要正确地干、科学地干、有效地干、高效地干,提高水平需要苦学,一群不学习的人在教书是最可怕的。处理好真干与假干的关系。号召干、要求干就装模作样干一干,出工不出力,人到心不到,应付式地干、被动地干、一阵子地干是假干,官僚主义的号召、形式主义的行动都是假干。主动地干、自觉地干、长期地干、有效地干才是真干。干不干,比一比张桂梅。要与自己的过去比,是不是比过去更实干了;要与别人比,是不是比别人更实干了;要与其他学校比,是不是比其他学校实干了。
认识上解决应该干的问题。要作为一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一种自我需要、一种自觉习惯,真干、实干,把事情当事业,滇西人民都把教师供在天地牌上,不干,怎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制度上解决真正干的问题。“想闲”是人的本能,要树立“以闲为耻、以干为荣”的荣辱观,干,停留在号召和道德感召还不行,还是制度靠得住些,要通过制度设计让大家不得不干,让实干者吃香、流汗者留名,让混日子的丢面子、无位子,让闲人无处藏身,让闲人没有市场。技术上解决如何干的问题。提出了过河的任务,还要解决桥的问题。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是一个技术活,要提高管理艺术和水平。校长把我当人看,我就把自己当牛干;校长把我当牛看,我就什么也不想干。将帅无谋,累死三军,瞎指挥还不如不指挥。方法,是在教育的普遍规律与学校具体情况的结合中产生的。杀猪杀牛,各有各的杀法;灶客脚烧粑粑,各拿各的火色。需要大家围绕“三五八”目标各显神通、百花齐放、五马竞争、万马奔腾,在鲜活的实践中创造经验、总结经验、推广经验。
没有困难的工作是不存在的、没有压力的工作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困难、压力大小不同,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充满信心和勇气去克服和战胜。
没有惊涛拍岸,就没有卷起千堆雪的壮景。不干,一点马列主义都没有。干一阵子容易,难的是干一辈子。要把干当作一种习惯、一种常态,把干当作一种快乐。保山高质量教育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高质量教育是干出来的,只要全市教职工着眼当下、干字当头,我们一定会享受到“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