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导向。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两年来,辽宁省教育厅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围绕“优质带动,优势互补,逐步覆盖,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出台《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深化制度创新,通过改革办学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强化资源共享、加强队伍建设等具体改革措施,有效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间的差距,整体提升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辽宁集团化办学改革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获评“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2020全国区域教育改革十大样本”,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鞍山市: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17年,鞍山市制定了《鞍山市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改革实施方案》,在海城市率先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按照东西南北将海城全市小学和初中划分为8个教育集团,4所优质小学和4所优质初中分别作为集团的主席校。通过集团化运作,带动成员校共同发展,缩小校际差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升。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消除大校额和大班额难题。千山区位于鞍山市城乡接合部,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学校学生流失严重,导致生源逐年锐减,造成教育资源闲置;同时,城区学校面临大校额和大班额及师资不足的困境。千山区成立实验教育集团后,对师资进行统一调配,有序分享教学设施,共享优质课程,提升集团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从整体上提高了区域的教育教学质量,极大地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化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鞍山市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结合县(市、区)开展的教育集团办学工作,大力开展“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加强市、县、校三级网络直播互动教室的应用,以城市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作为主讲学校,向乡镇薄弱学校推送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网络互动教学、优课录制、网络教研、视频会议、远程培训,进行“强校带弱校”的网络帮扶教学活动,对村小和教学点进行网络教学服务,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鞍山市至今已经形成59个集团或联盟,成员学校368所,覆盖率达87.8%,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均衡发展做了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丹东市:城乡一体化,集团共提升
2017年丹东市逐步开展城乡一体化教育联盟,2018年开始建立“协作型”教育集团,2020年印发了《丹东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将集团化办学作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予以推进,着力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质量。
推进制度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市属教育集团采取“1+X+1”组建方式,其中,“1”为教育集团总校,“X”为集团内分校区或新建冠名校(可以是1个或几个),“1”为市属各教育集团与各县(市)区的结对学校。市属各教育集团与各县(市)区结对学校加强交流合作,开展管理经验互通、课程资源共享、教育科研互动,促进集团各校与县(市)区结对学校共同发展。县(市)区结对学校同时也加入各自地区教育集团,使优质学校对乡村薄弱学校形成网格化、立体化帮扶效果。
加强统筹运作,提升集团化办学成效。丹东市着重加强“四个统筹”,即统筹教学设施、统筹优质师资、统筹教学资源、统筹教学成果,不断提升集团化办学质量,打造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格局。集团内各校图书馆、操场、实验室、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及其他功能教室和专用教室实行共享;各集团制定教师发展计划、教师培训制度,通过交流、轮岗、师徒结对等形式,实行“学科新秀、学科骨干、学科精英”三级梯队教师培养模式,拓展教师培训网络空间,实现集团内各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开发名师课堂教学视频资料,启动OMO教育模式,鼓励名师“走网”,共享智力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隙覆盖和精准推送;建立健全集团网络平台,集团内各校的学科课程资源、校本教研成果、课程改革成果、学校特色发展成果等实行共享,通过教学进度一体化、集备教研一体化、测试评价一体化的方式整体提升集团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丹东市成立义务教育集团44个,集团成员学校数量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比例达到100%,全域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均衡且高水平发展县数量占比为83.3%,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100%。集团化办学有力地推动丹东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促进农村地区中小学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锦州市:横纵全覆盖,城乡同发展
锦州市切实抓好“两个为主”:小学以乡为主,初中以县为主;灵活运用“三种形式”:城带乡、强带弱、“1带N”。全力推进多样性集团化办学,在继续深化区域内教育集团和市县乡村一体化发展联盟的纵向发展基础上,着重拓宽以县乡优质资源为主的横向集团化办学新格局。
横向到边,实现强带弱学校全覆盖。2015年,锦州市结合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以城镇优质学校带农村薄弱学校共同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采取了“手拉手帮扶结对子”的方式,在全市中小学组织成立了112个帮扶对子,涉及224所中小学,广泛开展教师交流、学生互访、教研互动、培训共展等形式的工作,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市教育局通过到广大农村中小学“沉浸式”实地调研,在“手拉手帮扶结对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以县为主”“小学以乡镇为主”的集团化办学思路。
纵向到底,形成各层级学校优势互补。2018年6月,锦州市建立了首批由28所市、县、乡、村小学和初中组成的8个教育一体化发展学校联盟。科学统筹和整合区域教育资源,以开放协同、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共享发展为原则,通过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学生活动、学校文化等全面融合的联盟建设活动,开启了锦州市借助各层面优质教育资源带动,走出市县乡村学校共同发展之路的锦州教育行动策略。
城乡教师同发展。联盟学校互派骨干教师到对方学校工作,通过专题讲座、集体备课、观摩课、评课教研、试题命制等形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锦州市教育集团实施“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实现人事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评估考核统一。
目前,锦州市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焕然一新,师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教育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截至2020年底,辽宁成立教育集团661个,涵盖成员学校2687所,惠及中小学生近200万名,占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61.8%。辽宁集团化办学改革工作有力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不断缩小,办学质量全面提升。
(作者:马小妹)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