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中央文明委把“巩固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质量水平”作为今年的工作安排之一,引导有条件的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更高标准的城市范例。
中央有部署,重庆有行动。2022年3月是《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的第2个“文明行为促进月”。上游新闻推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专题报道,聚焦全市7个全国文明城区、2个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瞄准“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在文明城市巩固和提升方面涌现出一批创新做法和经验。
本期将关注南岸区、涪陵区和忠县,一起来看这些区县从街巷当中的“小细节”入手,让文明向美而生。
全国文明城区·南岸区:
打造户外箱体美化的2.0版本
“这些配电箱以前光秃秃、脏兮兮的,现在既好看又有文化氛围。”家住南岸区弹子石卫国路附近的赵春芳,最近两年时常被街边的户外箱体所吸引——往日不易察觉的配电箱,不知何时被绘上了色彩鲜艳的图案,还写上了“民主”“和谐”“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美化环境又提振精气神。
配电箱的“颜值焕新”,不仅仅是在卫国路。南岸区委文明办主任罗先锋介绍,自2018年起实施户外箱体美化工程,全区公安、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部门单位的3100多个箱体全都旧貌换新颜。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箱体上的书法绘画,都是由志愿者主动参与创作的。”罗先锋说,南岸区发动具有书法、绘画功底的高校学生、书法家协会志愿者20多人,组建成箱体整形、塑身、美颜三个专项工作小组,利用志愿活动完成创作,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以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为“文明南岸 共同缔造”增辉添彩。
“今年,我们还准备打造户外箱体美化的2.0版本。”罗先锋介绍,南岸区今年将继续扩大户外箱体美化范围,为更多箱体“穿上新衣”。届时,当地准备将18个中国好人的形象都画在箱体上,让每一个箱体,都能为百姓讲述感人至深的故事。
除了提升户外箱体的“颜值”,南岸区还把文明宣传带到了更多的公共场所,让文明“风景线”得到进一步延伸。
在茶园奥园广场、悦地购物中心的户外大屏上,常年播放着文明公益广告;广黔路四公里农贸市场、长生桥镇桃花大道、轨道环线弹子石站二号出口等地,修建了文明宣传文化墙……罗先锋表示,结合辖区不同区域的特点,广泛营造文明宣传氛围,南岸区将文明风尚融入街区景观,用接地气的方式,让百姓看得到、听得懂、记得住,入脑入心。
全国文明城区·涪陵区:
让历史文化融入万“巷”更新
在涪陵区实验路通往堡子城公园正门的荔枝巷,如今用彩绘、浮雕、展板、图文等形式呈现的党史知识吸引过往群众驻足观看,这条“中华魂·党史巷”自去年9月落成以来,已经成为当地党员的学习点、市民群众的打卡点。
“中华魂·党史巷”全长近300米,以道路一侧的围墙为阵地,配合彩绘、浮雕、展板、图文、灯光等元素系统地呈现了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21年宣告消除绝对贫困为主题的20个党史大事记概览。
“党史文化与巷道改造的结合,让党史学习地点由室内延伸到室外,教育受众由党员干部逐步扩展到周边群众。”涪陵区荔枝街道负责人袁鸿剑介绍,用这种更新颖、更直接的形式对党的百年历史进行展现,让广大群众能更直观地了解党的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而在荔枝街道黎明社区翔正丽湾廊道内长200米左右的“涪陵记忆”巷里,70余块文化展板展现了涪陵老城印象、涪陵特色、涪陵习俗等7大主题。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场景,唤醒了居民高婷脑海里的旧城记忆:“这堵文化墙见证了涪陵城的历史文化,复原了涪陵人对涪陵这座旧城的印象,很有意义。”
小巷子,大民生。涪陵对背街小巷的改造过程,既是对城市文化内涵中的历史文化、市井文化、地域文化的一次深度挖掘过程,也是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重塑城市文明的过程,使街巷文化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地让越来越多的背街小巷变成了“文化巷”“文明巷”“知识巷”,让背街小巷美得更有内涵——既向人们讲述着涪陵的沧桑巨变,更彰显了城市文明的进程,使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也让人们品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化韵味,为涪陵城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忠县:
实施“微改造”,老街变景区
三三两两的市民行走在老街整洁的石板路上,或参观修葺一新的古城墙、老建筑,或到忠州展览馆、东坡书屋感受文化熏陶,或到忠州汉阙广场“打卡”……这段时间每个周末,大批忠县市民及外地游客涌入忠州老街,寻觅乡愁,沉浸式体验慢生活。
不过就在一年之前,这个拥有2300多年历史、承载着许多忠州人乡愁记忆的老街,还正处在逐渐淡出于人们视野的局面之中。
忠州老城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半淹县城”,留存下来的部分便被称为忠州老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居住品质相对低下的忠州老街愈发显得冷清、萧条。
如何让老街重新焕发生机?去年3月,“三峡库心·长江盆景”跨区域发展规划出台,其中作为忠州八景之一的“三峡留城·忠州老街”项目成为了规划当中的重头戏。同时,结合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忠县启动涉及2.3万余户居民、2550余栋楼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其中忠州老街是重点和示范区域。
老街的混凝土路面被铲除,重新铺上了条形青石板;破旧的穿斗式老建筑,迎来了修旧如旧的修复……为了让老街讲好忠州故事,当地通过一系列“微改造”,忠州老街的历史肌理得以还原,更彰显了三峡“江城”的城市个性,极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更要让忠州老街保持持久活力。2022年春节前,涉及弓箭街、东坡路、东城门、东坡梯子,东西走向总长1750米的忠州老街一期工程改造完毕。老街最大限度还原了数十年前的商业业态,市井烟火气息浓厚。针对年轻人
的群体特点而引入的DIY工坊、咖啡吧等,也让老街焕发新风尚。
看到忠州老街的新变化,许多曾经渴望搬走或计划搬走的居民决定留下来,一些已搬走的居民,如今也都搬了回来。
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受访者供图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