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东莞中考还有20多天,7月2日中考志愿填报将开启。家有考生难免困惑,学校怎么选?志愿如何填报?家长又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建议?
别急,这里有你想要的干货!6月30晚上7:00,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南方+推出了2020年东莞中考招生在线政策解读会。详细解答了今年中考政策变化、志愿填报平台操作、中职招生政策等关键问题,并现场为解答家长困惑。
错过直播的家长,可以长按或扫描识别二维码收看回顾。东莞2020年中考志愿怎么填?教育局线上送攻略!
此外,南方+也特别总结本场直播精华,为广大考生及家长带来2020年东莞中考填报攻略,快收藏吧!
2020年东莞中考填报志愿政策解读会要点
●今年中考政策变化
●志愿填报平台操作
●中职招生政策
● 现场热点问题答疑
今年中考政策
(一)今年中考报名及招生计划
今年中考的报名人数5.8万,较去年5.2万增加了0.6万考生;其中本市户籍考生3.3万,较去年3.05万人增加约0.25万人;外市户籍考生2.5万人,较去年2.15万人增加约0.35万人。
今年普高计划招生3.6万人,相比去年新增招生计划7279人,预计今年普高录取率将达到60%。其中,公办普通高中共计划招收1.99万人,今年新招生的清溪中学、通过扩改建的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常平中学比往年招生人数有较大增加。
具体来看,增加高中招生的清溪中学,首年招生300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和常平中学招生计划分别增加300人,前者今年招生达900人,后者今年招生达1300人。不仅如此,在前六所公办高中学校中,还有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高级中学、东莞外国语三所学校今年不同程度扩大了学位供给。
民办学校方面,今年全市民办普通高中共计划招收1.58万人。相比去年,今年共新增7所学校加入普高招生,这批学校招生计划总额超过3000个。
(二)今年新增招生的8所普高学校情况
公办1所:
东莞高级中学(集团)清溪中学
民办7所:
东莞市丰泰外国语实验高级中学(虎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东莞学校(黄江)
东莞市海德双语学校(清溪)
东莞市北辰高级中学(望牛墩)
东莞市华中师大附属中学(清溪)
东莞市松山湖清澜山学校
东莞市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
(三)今年中考录取的变化与调整
1、首次引入排位法录取
为提高录取精度,今年东莞中考首次参考高考录取方法,引入排位法录取。即考生总分相同时,参考“语文+数学+英语”组合1的总分进行录取。中考总分和组合1总分都相同时,再参考“道法+物理+历史+化学”组合2的总分录取,依次参考到“生物+地理+体育”组合3、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体育与健康各单科成绩为止。
2、量化划定普高控制线
按今年普高计划录取人数的130%划定普高最低控制分数线,普高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的学生,不能进行普高第一批次的录取。
3、录取批次与志愿数量调整
各类学校的志愿批次分为五批,考生应按批次顺序填报志愿。
(1)提前批:普通高中特长生;
(2)第一批: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
(3)第二批:公办中职学校、公办技工学校、中高职三二分段班、中职留学班;
(4)第三批:民办中职学校和民办技工学校。
(5)第四批: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班、外市中等职业学校。
其中,提前批最多可以填报三个志愿;第一批录取学校最多可以填报四个志愿;第二批录取学校最多可填报3所中职学校,每所学校最多报2个专业;第三批录取学校最多可填报3所中职学校,每所学校最多报2个专业;第四批录取学校最多可以填报两个志愿。录取时严格按考生填报志愿顺序进行。
第一批学校划线录取时,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实验中学、东莞高级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及东华高级中学、光明中学的公费生只录取第一、二志愿。上述学校录取第二志愿的分数线比录取第一志愿的分数线提高30分。除上述外的普通高中录取时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进行,划线时第二、三、四志愿要比前一志愿的分数提高5分。第二、三、四批学校录取时,志愿之间不设志愿分差,与第一志愿相同。
(四)中考志愿填报和录取安排
1、填报志愿的时间(7月2-8日)
2、补录志愿填报时间(8月13日)
特别提醒考生:普高志愿调整为4个,公办中职调整为6个,三二分段放在第二批,只录取中职类第1志愿。
(五)志愿填报建议
1、志愿填报要牢记“一冲二稳三保”原则。
2、合理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找准自身定位(2019年分数偏高约30分)。
3、志愿填报要“梯度分明”,拉开批次,提高志愿填报效率。
4、报读民办中职的考生,要选择“志愿调剂”选项,增加录取成功率,确保被高中阶段学校录取。
志愿填报平台操作
(一)东莞中考志愿填报步骤
志愿填报一共六个环节:
登陆➡填报➡提交➡导出➡打印➡确认
(二)志愿填报细节
中职招生政策
(一)东莞中职教育概况
东莞目前共有中职学校27所(含7所技工学校),其中公办12所、民办15所,在校生共有8.5万人。各学校共开设80多个专业,基本覆盖东莞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东莞职业教育综合实力已位居全省前列,2012年获“广东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2014年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9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目前东莞职业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1000多家,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积累了改革经验,被省教育厅誉为校企合作广东模式的“东莞范本”。
(二)中职学校招生对象
中职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具有初中毕业证的应届、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读。除较热门的部分中职学校和专业外,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中考成绩没有太高要求。
三二分段中高贯通试点班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择优录取,部分学校的特殊专业要进行另外的测试。
(三)中职学生升学途径
●3+证书
“3+证书”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招生考试(语文+数学+英语),每年1月举行,是中职学校高考;2018年开始,广东省部分本科院校开始招收中职学生,即中职学生可直接报考本科。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指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收中职学校对口专业的应、往届毕业生到高等职业院校相应专业就读,接受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考试内容包括综合文化知识、专业综合理论及专业技能测试。
●三二分段
指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选取对应专业,制定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五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教学活动,其中中职学校3年,高职院校对口专业2年。
三二分段高职院校招生指标直接到校,提前锁定大专学位,大专阶段仅读2年便可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
2020年东莞市共有16所中职学校的46个专业与省内高职院校实施“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共招生5335人,开办的专业基本覆盖东莞的主要产业。
(四)中职学校资助政策
资助对象:东莞市中职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符合条件的学生。
资助标准:对公办中职学校符合条件学生免除全部学费;对民办中职学校残疾学生按3850元/年的标准减免学费,对其余符合条件学生按3500元/年的标准减免学费。
免学费对象包括:本市户籍学生、农村(含县镇)户籍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本省“双转移”地区学生、港澳台户籍学生、华人华侨子女、残疾学生。
此外,还有中职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其中,助学金对象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户籍学生,具有东莞市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中符合条件的学生,资助标准: 2000元/年。
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国家奖学金,对全日制中职学校学生中学习成绩优异、技能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资助标准:6000元/年。
现场热点问题答疑
问题1:优质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名额怎么分配?
答:今年东莞继续实行部分优质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招生办法,名额分配比例保持为50%,即将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实验中学、东莞高级中学这5所学校招生计划数(除招收随迁子女人数和招收本市户籍的特长生人数外)的50%作为名额分配计划数。
名额分配由市教育局根据各初中学校本市户籍考生数占全市本市户籍考生数的比例进行分配。
问题2: 港澳台户籍的考生今年中考有什么新政策吗?如想入读五大校,和本市户籍学生有何区别?
答:台湾户籍考生可加5分;港澳户籍考生可以报读民办普高和中职学校,如果父母一方有东莞户籍的也可以报读公办普高。
问题3:特长生的录取方式?
答:东莞中考生特长生分由体育、艺术、信息、科技,考生需要达到相应的条件才能获得特长生资格。在招生方面,体育类特长生由招生学校自行制订报名办法、考试办法;艺术类、信息技术类特长生由市中招办举行全市统一考试;科技类特长生采用“统考+校考”考试方式,“统考”采用笔试考试方式,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科技素养,由市中招办统一组织,“校考”由各招生学校分别组织,考试形式、考试办法由各学校结合自身特点自行制订并报市中招办核准,由市中招办依据特长生录取原则统一组织录取。
招生对象上,本市户籍考生及符合我市普通高中报考资格条件的随迁子女考生均可报名特长生招生。对于获得体育类特长生A类资格的本市户籍考生,在六大校录取时,其学业考试成绩总分原则上不低于500分;在除六大校外其他学校录取时,其学业考试成绩总分原则上不低于300分;对于获得体育类特长生B类资格的本市户籍考生,在六大校录取时,其学业考试成绩总分原则上不低于600分;在除六大校外其他学校录取时,其学业考试成绩总分原则上不低于400分。对于获得艺术类、信息技术类、科技类特长生报考资格的本市户籍考生,在六大校录取时,其学业考试成绩总分原则上不低于600分;在除六大校外其他学校录取时,其学业考试成绩总分原则上不低于480分。
问题4: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的考生入读中职有区别吗?
答:招生时,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统一分数录取,进到中职入读后,本市户籍免学费,外市符合相关条件也可以免学费。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升学考试,广东省外户籍考生需要满足异地参加高考的条件,即父母社保、居住证以及学生中职学籍满足“三个三年”条件。
问题5:中职学校升学学历和普高学生高考升学有什么不一样?
答:中职毕业后,学生可以通过“3+证书”升学,跟普通高中学生一样参加高考,进入高等院校就读,学生毕业后获取全日制本科文凭,毕业后毕业证书效力相同。
问题6:民办学校公费和自费志愿是分开填报吗?有多个校区的学校填报志愿是分开填吗?
答:东华、光明两所民办学校的公费、自费分数线不同,会进行分开录取。东华两个校区招生也分开录取,其他学校只有一个校区。
【记者】黄婷
【摄影】孙俊杰
【作者】 黄婷 孙俊杰
教育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