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能看见明亮的世界,使用镜子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林清玄
当代青年需要既向外看世界,又向内看自己。向外,才能积极进取,勇创佳绩;向内,才能发现不足,看到真实。阅读了以上材料,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本题属于二元关系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学生思辨能力,同时引导考生思考自身发展问题。
作文材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摘选了林清玄的两句话。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对待世界和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材料中的“窗子”和“镜子”都只是形象的说法,也只是我们观察世界和关照自己的一个手段,并不是写作的重点。考生的写作重点应该是对待世界和对待自己的方法和态度,而不是手段。
第二部分引导考生的写作方向,当代青年需要积极地向外看世界,也需要认真的向内看自己。引导语中“向外,才能积极进取,勇创佳绩”和“向内,才能发现不足,看到真实”限制了考生的写作范围。限制任务有以下三点:第一,“向外看世界”和“向内看自己”在行文中应该都要涉及,考生必须同时谈到,也可以有所侧重。考生也应该去探究“向内”与“向外”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向外看世界应该是积极地投入世界,在外部世界奋斗进取,创造成绩。向内看自己应该是对自我的剖析,反思不足,总结教训。第三,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去思考这个问题,不应该天马行空地只谈论别人的人生。
文体上没有过多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写成一篇文章就可以,但是文体必须明确,文体四不像的属于不合规定的文章。
【突出问题】
1.缺少“任务意识”,不看引导语的任务限制,随意抓取材料中的词语作为写作重点。
2.缺少“思辨意识”,对外和对内,考生只抓住一个方面去写。
3.缺少“自我意识”,空谈别人的人生,没有对自身发展进行切实的规划与反思。
4.盛行宏大议论,不能联系实际选取接地气的论据,论述空泛,缺乏感染力。
【评分细则】
一、 题意把握
①切合题意。一类卷:
A.54分以上
立意准确深刻,向内、向外的议论不偏向,不失衡;能探究向内与向外的逻辑关系,具有思想深度和思辨性;积极向外和深刻向内的阐述明确,为青年个人成长与发展指明方向;能结合“自身发展”,不空谈他人人生;不刻意进行宏大议论;表达上能够体现逻辑思辨能力,语言富有感染力和感召力;书写整洁、美观。
B.48分-53分
立意准确,议论不偏向,不失衡;较有思辨性,但深刻性不够;语言流畅,有逻辑性,感染力和感召力略差;能结合“自身发展”,不空谈他人人生,但为青年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指向不够明确;书写整洁。
②符合题意。二类卷:42分-47分。
有基本的任务意识,能够围绕“向内”和“向外”进行议论;思想深度不够,语言感染力和号召力不强;议论别人居多,不能结合“自身发展”进行思辨;部分文字刻意进行宏大议论;书写不美观,有涂改。
③基本符合题意。三类卷:36分-41分。
泛泛而谈对“向内”和“向外”的理解;思想浅近,议论松散,语言贫乏,论据老套;不能结合“自身发展”;字迹潦草。
④偏离题意。四类卷:35分以下。
没有谈论“向内”和“向外”的内容,只抓住材料中某一两个词进行论述,例如“谈镜子和窗子”;语言混乱,文体不清;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⑤抄袭卷:0-10分。
二、结构与文体把握。
文体必须清晰。论据必须与论点相关。
三、表达
①说服性强,感情浓厚,有亲身体会,得体,可上浮一档,加6分。
②语言拖沓,啰嗦,纠缠不清,幼稚,降一档,扣6分。
③提及现实中具体学校和人名,扣2分。
四、扣分把握
①缺标题,扣2分。
②字数不足,但结构完整,不少于600字,50字1分,最多扣4分。少于600字,每少100字扣10分。
③文中无效文字,游离文字,每100字扣10分。
④每错1字扣1分,标点错扣1到2分。
总之,要杜绝保险分,拉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