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吉林白城洮北区,发生了一起恶性袭警事件,此次事件导致一名警务工作者当场死亡。
而凶手在当天逃走,从此便逍遥法外。
在随后的几年,洮北警方经历了漫长的搜凶之路,都没能找到凶手的踪迹。
犯罪嫌疑人仿佛人间蒸发一般,遍寻不见。
然而,谁能想到,21年之后,凶手因为一条拜年短信,自暴了踪迹,被缉拿归案。
那么,这是怎样的一条彩信?
警方又是如何破解了其中的谜团呢?
这起案件,还要从1997年说起。
图1
胆大妄为,当街袭警
1997年8月22日晚上10点,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在路上闲逛。
从他走路的姿态来看,明显喝了不少酒。
人们见到这样的醉汉,纷纷都避让的远远地。
这名醉汉沿街走着,无意间就来到了一家洗浴中心附近。
在这里,他看到了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的支队长,黄警官。
黄警官作为一线执行警官,经常跟当地小混混打交道,为人十分正直。也正因为这样,黄警官成为这些小混混眼中最恨的人物。
醉汉突然想起来,他手下的一个小弟,曾经跟他说过。
前不久,跟黄警官结下了梁子。
当时他对着小弟拍着胸脯保证,会帮他料理了这位警官。
图2
没想到,冤家路窄,今天居然在这里遇见了。
醉汉四处寻摸,找到一把刀。
因为喝了太多酒的缘故,他想都没有多想,就冲着黄警官捅过去。
而黄警官这边,当天正在休假,因为事发太突然,根本没来得及防范,刀子就捅进去了。
那一刀下手极重,导致黄警官当场毙命。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周围的群众都被吓傻了。
过了片刻,才有人反应过来,纷纷拨打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
当街袭警,并且导致死亡,如此恶劣的行经,引起了人们的愤怒。
当人们纷纷冲过去时,发现那个穷凶极恶正准备逃跑的人,原来竟是张某武。
图3
混混小老五
1970年6月8日,张某武出生于吉林白城,家境十分不错。
父亲是当地法院的庭长,哥哥是公安干警,公检法三家,张家就占了两个。
由此可见,张某武家的家庭背景是十分强悍的。
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张家从小对张某武就十分溺爱,以至于他成年后,十分顽劣。
当地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小老五”。
在洮北区,人们见了张某武都很头疼。
因为他犯浑,没人跟他说的清楚,打又打不过,报警也白报。
所以很多人见了他,大老远就躲过去了,绕着他走,谁都不想惹他。
就这样,张某武渐渐成了洮北的一方恶霸,欺行霸市,无恶不作。
图4
在25岁前,他就因为盗窃被判入狱了两次。
然而,因为有他父亲和哥哥在公检法机关的照应。
所以,他每次进去之后,没有过多久就被放了出来。
这也成为他耀武扬威的资本。
谁都知道他背后有人,不敢得罪他。
渐渐地,他混成了恶霸头子,手底下跟着一群当地的小混混,整日游手好闲,惹是生非。
这些小混混知道他背景硬,所以平日里,凡事都以他马首是瞻。
而张某武也越来越目无法纪,以为自己真的可以在洮北一手遮天。
无论谁惹了麻烦,只要找他张某武,他就能出面摆平,公安法纪根本不放在眼里。
图5
1997年8月22日,张某武和狐朋好友聚餐,喝多了酒。
结束后自己在街上溜达,刚好遇到了那位黄警官,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眼见出了人命,张某武酒也吓醒了。
虽然他平常很混,但是毕竟父亲和哥哥都在公检系统工作,他也知道杀人偿命的道理。
于是,他扔掉作案用的刀具,迅速逃离了现场。
虽然整个事件发生仅有几分钟时间。
但是还是有人看清楚了,是张某武行凶杀人,很快向警方报案。
这场恶性袭警事件,惊动了整个洮北市。
警方迅速成立了“8.23杀人案专案组”,对事件展开调查。
图6
而因为事件的严重性以及恶劣性。
这一次,张某武的父亲和哥哥按照纪律要求,回避所有关于张某武的调查。
虽然警方的反应很迅速,但是在关键的48小时里,仍然没有搜查到张某武的踪迹。
要知道那是1997年,我国还没有实现大范围内安装监控系统以及全国联网。
因此,错过了关键的时间,再寻找嫌犯就好比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而张某武也显然具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
或者在他逃亡的过程中,受到了父兄的指导。
总而言之,从此之后,这个人就好比人间蒸发一般,没有了半点踪迹。
图7
艰难追凶路
2018年,吉林省轰轰烈烈地开展“命案积案百日攻坚行动”。
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是警务人员依然无法忘记,当年惨遭杀害的黄警官。
尤其是洮北区的警察们,多年来从未放弃寻找凶手。
只要有一星半点消息,他们都会迅速出动,搜索一番。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什么结果。
于是,这次行动便将“8.23杀人案”作为了本次攻坚行动的重点案件。
时隔多年,追凶行动再次重启。
这一次,白城市公安局副局长、洮北区副区长、公安局长亲自点将,委任刑警大队副大队长任闯,等四人成立专案组。
图8
即日开展工作,务必将张某武缉拿归案。
然而,已经过去21年了,人的音容笑貌在这么多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再加之刻意躲藏,当年没有追捕到的人,再次追捕的难度可想而知。
任闯四人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经过多次对整个案件的整理分析,梳理出来三条可能产生线索的办案思路。
由专案组其中一人负责根据当年案件报案人的描述,以及张某武父兄的长相,模拟细化21年后张某武的外貌形体特征。
由其余两人,深入调查张某武的各种亲朋好友关系。
重点是张某武的家庭,看看这么多年,是否能寻找到什么蛛丝马迹。
图9
在这一点上,任闯等人对张某武的父兄还是抱有一定期望的。
毕竟他们也是法务工作者,在思想觉悟上应该比普通人更强一些。
然而,调查结果很让人失望。
每次调查,张某武的父兄都表现得很配合,对所有问题都积极回应。
但是综合下来,却提供不了多少有用的信息。
张某武的哥哥还一直强调:
“家里早就跟这个杀人犯弟弟断了联系,而且听说张某武在外地已经得病去世了。”
专案组的最后一个人,则负责梳理张某武当年所有的犯罪卷宗。
看是否能够寻找到更多有用的线索来,确定张某武可能潜逃的地点。
但是,经过几轮的调查,并没有什么大的收获。
图10
似乎正如张家人所说的那样,张某武从来没有跟家里联系过。
然而,任闯等人却不这么认为。
多年的刑侦经验让他们感觉,张某武的哥哥在说谎。
他的话很有可能是在迷惑他们,让他们放弃对张某武的侦查。
正因为一直有着联系,他才会说出“断了联系”以及“得病去世”这样的话。
任闯四人决定,将搜查范围再扩大。
这次不仅仅包括对人的调查,还包括对物品的调查。
其中,重点调查所有与张某武有亲戚关联人的手机信息。
在上千条呼入呼出信息以及短信中,任闯带着其他三人,一条条核查。
反复过滤好几轮,工作量非常巨大。
图11
然而,他们个个心中憋着一股劲儿。
为了逝去的黄警官,为了正义,一定要把张某武揪出来。
终于,一条发给张某武某个女性亲戚的彩信,引起了任闯等人的注意。
这是一条过年期间发的拜年短信,除了一张图片外,还配了文字内容:
“南河山顶,文武双全,值此佳节,奉送祝愿。”
不同于其他的拜年短信,让人一看就能明白意思。
这条短信猛地一看是在拜年,但是前面两句话明显意思不通顺。
任闯反复念叨这两句话,地名不象地名,问候不象问候,就是搞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直觉让他觉得有问题,似乎是一句暗语。
但是问题在哪里,一时之间又说不清楚。
图12
尤其是在这两句话中有一个“武”字,更让任闯放不下。
几个月以来对张某武信息的追查,让他见到“武”字就会格外敏感。
任闯好像掉进这两句话里似的,整日茶不思饭不想,没事就在嘴里念叨着。
多年的办案直觉,让他感觉这两句话就是破案的关键。
终于,一日饭后,躺在床上小憩的任闯,灵光一现,想明白了。
南河,如果反过来念不就是河南吗。
山顶,反过来念就是顶山,河南不是刚好有个地方叫平顶山。
后面一句文武两个字,是不是意味着张某武的名字,改“武”为“文”。
任闯做出了一个推断,张某武改了名字,在河南平顶山的某处藏匿着。
图13
为了验证这个推断,专案组迅速到移动公司调取了这个短信的发送信息。
果然,短信的发出地正是河南平顶山。
而机主的姓名是“张文。”
再通过对“张文”的调查,显示此人户籍是河南平顶山。
出生年月日是“1970年6月8日”,跟张某武案卷记载的出生日期一模一样。
不仅如此,专案组还查到,2013年,这个叫做张文的人,曾经在距白城市30公里外的洮南有过一次住宿记录。
一个河南人,大老远地跑到洮南做什么?
这种种关联的信息,让专案组几乎可以认定,这个“张文”就是在逃犯“张某武”。
图14
为了不走漏消息,任闯立即向分局领导申请,前往河南平顶山进行调查。
申请很快得到了批复,同时被获准。
一旦确认了张文的真实身份,可以直接抓捕,不必再行汇报。
专案组就这样踏上了2300公里之外的河南平顶山。
异地抓凶归案
专案组一来到平顶山,就迅速联系了当地警方,对“张文”先进行摸底调查。
根据片区民警汇报,张文在这里外号“小东北”。
经营玉石生意,经常到全国各地收购玉石,再加工处理进行售卖。
生意做得还不错,日子过得也很潇洒。
同时,片警带来张文的资料中有他的照片。
图15
任闯等人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张某武,但是他们研究过张某武的犯罪卷宗,并且见过张某武的哥哥。
而张文的长相,与张某武有七八分接近。
这让专案组为之振奋,既然外号叫“小东北”,那一定是说话口音是东北地区的。
加之长相接近,那么这个人几乎可以确定就是张某武了。
专案组决定,立即捉拿张文。
然而就当准备收网之时,张文突然驾车离开了平顶山。
这着实惊出任闯等人一身冷汗。
难道是在什么地方出了纰漏,走漏了消息,嫌疑人已经有所察觉要出逃吗?
专案组迅速整理了一遍办案过程。
图16
他们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犯罪嫌疑人没有可能见过他们这些人。
消息走漏的可能性并不大,也许他只是正常出去收购玉石。
于是,决定先不打草惊蛇,跟着“张文”,伺机寻找抓捕时机。
一路追踪下来,发现“张文”此行来到鹤壁,果然是为生意而来。
但是,他很机警,在鹤壁只匆匆呆了一会儿,谈妥生意就离开了。
专案组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动手。
为避免打草惊蛇,只得又跟着张文驱车200公里山路,返回平顶山住地。
张文直接回到自己家中,再没有出来。
眼看着在逃21年的凶手,就在眼前,专案组却犯了难。
图17
张文家居住的地方处于闹市区,人多车杂,抓捕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误伤无辜群众。
而最为关键的是,一旦被他有所察觉,再行逃离,想要找到又要费尽功夫。
专案组不想错失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于是任闯等人只能按捺住急切的心情,选择从长计议。
经过两天的观察,专案组已经对地形和嫌疑人生活规律了如指掌了。一番讨论之后,他们制定了一个完美的抓捕方案。
8月的平顶山,天气异常炎热。
专案组专门选择了一个午后的时间。
因为此时天气太热,所以街上的行人非常少。
即便有一两个人路过,也不会做太长时间的停留。
图18
同时,他们找来了一个平顶山当地的手机号,以工作人员的身份给“张文”打电话。
告诉他“因为路面需要维修,让他下来挪一下车子。”
接电话的“张文”没有起疑,答应下来挪车。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任闯等人感觉等待的时间特别漫长。
眼看着在逃21年的凶手就要落网,他们深怕此时再出现什么差错。
炎热的太阳底下,汗水一滴一滴地流下来。
但是谁也顾不上擦汗,眼睛都死死地盯着单元楼门口。
不知道等了多久,终于看到单元楼里走出来一个男人。
他身穿背心短裤,脚上踩着拖鞋,正一摇一摆的慢慢往外走。
图19
经过片警外貌确认,此人正是张文。
只见他非常警惕的环顾四周,没有看到什么人,才放心的走向自己的车边。
正准备开车门,突然被四周隐藏的公安一举按住。
张文根本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警察还没有放弃对他的搜捕,没有丝毫防备的他就这样落网了。
当他听到熟悉的白城话在耳边响起时,顿时明白怎么回事。
于是他什么话都没有说,直接坐到了警车里。
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在抓住“张文”之后,专案组立即驱车返回白城。
一路上“张文”都没有挣扎,甚至一句话都没有开口说过。
但是,这也恰恰证明了他就是张某武。
图20
因为正常情况下,如果被误抓,一定会着急开口为自己解释。
什么都不说,也就证明了知道没有被误抓。
随后的审讯过程,进展的十分顺利,“张文”承认了自己就是张某武。因为杀人,逃到了平顶山,伪造了身份证。
从此便以“张文”的身份,在当地生活下来。
这么多年他一直不敢回家,也不敢跟家里人有任何联系。
即便联系,也是以极隐晦的方式。
而那个短信,就是因为过年时,一个人在外乡太过孤独,一时伤悲才发出来的。
他以为,除了家人,没有人能看出什么破绽来。
而当被告知恰恰是这条短信暴露了他的踪迹时,得到的是张某武一声长长的叹息。
图21
虽然,张某武袭警案件21年后才得以审判。
但是,恶人终归绳之以法。
正义的审判可能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张某武虽然出生于公务员家庭,却没有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甚至,在他犯错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哥哥还以权谋私,多次包庇袒护他。
这不仅让他失去了法律底线,还养成了目无法纪的性格。
这种性格不仅伤害了他人,最终也将他送上了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