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的、地、得”用法儿歌,看了再也不会弄混了

-好老师2021年第576篇文章-很多人写文章的时候分不清“地,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首区分“地”用法的童谣,不会再混淆了!土地不同。用法各放在心上,左边是白色,右边是勺子,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

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暖暖的风儿轻轻吹,

绿绿的树叶把头摇,

小小的鱼儿水中游,

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左边土,右边也,

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

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

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

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

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两人就使得,

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

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

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

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

考试题目出得难。

名词前面是“白勺”,

动词跟着“土也”跑,

形动后补“双人”到,

默记五遍脑开窍!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几种公式

修饰限词+“的”+名词

修饰限词+“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的、地、得”用法小析

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

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②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③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

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注:

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例句分析,明确用法毕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的、地、得”的读音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用法不同,意思有别

“的”、“地”、“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

比如: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来源 |小学语文

来源: 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