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我国清朝时期修建的著名皇家园林,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
但这座集全国之财力,用最好的工匠和最优秀的设计建造的园林,却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所重创。
之后,圆明园虽有所恢复,但远不如鼎盛时期辉煌,在后来的历次战火中最终走向衰败,园内的文物珍宝大多数被洗劫一空,多数建筑和景观也被焚烧毁坏。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保护文化遗址和牢记历史耻辱,政府组织考古学家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多次保护性的发掘。
在圆明园被烧毁160年后的一次圆明园大宫门河道遗址的发掘中,专家们在河道的淤泥中,挖出了一个罕见的文物,它就是鎏金铜象首。
这座鎏金铜象首,沉睡河底多年依然有着耀眼金光,它也代表着中国鎏金工艺的最高水平。
毁于战火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格局内,是始建于清代的皇家园林集大成者。
现在我们所说的圆明园,其实是清朝时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的总称,也被称为“圆明三园”,共占地350公顷,其中圆明园面积最大,占地200公顷。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即康熙四十八年),在雍正年间,圆明园大致形成了鼎盛时的格局。
圆明园虽是一处行宫,皇帝大部分时间在紫禁城处理朝政,只有在避暑或一些特殊时候才使用,但是一直到嘉庆年间,圆明三园还在陆续增建。
圆明园既有着规模宏大之气势,也借鉴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秀美之气,同时还集合了西洋楼等西方建筑特征,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和园艺和谐统一的最高成就。
乾隆在《圆明园记》中就写道:“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逾于此。”
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在1860年踏入园内,辉煌一时的圆明园就被毁于一旦,此后又经过了八国联军侵华和军阀混战,圆明园也早已成为了一片废墟。
新中国建立后,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文物部门开展了保护圆明园的工作,而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圆明园的历史价值也逐渐受到重视。
1988年1月,国务院将圆明园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式向公众开放,圆明园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宝库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圆明园遗址的大规模考古开始于1994年藻园遗址的发掘,之后又陆续发掘了正觉寺天王殿遗址和南侧的御路、长春园宫门、澹怀堂、含经堂、桃花洞、心镜轩、九州清晏等多处遗址。
这些考古发掘均已成为圆明园遗址规划、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有力支撑。
而在这之后,圆明园大宫门遗址的发掘就成为我国文物部门的重点工作。
大宫门御河遗址中发现的罕见文物
圆明园大宫门在历史上是圆明园的正门,清代皇帝和大臣主要经由大宫门出入圆明园,同时宫门外有御道直接连接颐和园东宫门,大宫门周边还分布着东北义园、承泽园、畅春园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遗存,大宫门在历史上是“三山五园”格局中最重要的节点。
圆明园大宫门区域位于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西南部,北侧为正大光明遗址,东、西侧是正在拆迁改造的“棚户区”,南侧为西静园公墓。
多年来,大宫门区域一直位于公园围墙之外,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合理的保护和展示,处于被人“遗忘”的状态。
为了进一步加强圆明园遗址公园整体和长远的规划和保护,在2013年到2015年这段时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专门组织专家们对大宫门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
整个大宫门区域在历史上的兴衰起伏,也正是圆明园在近代遭遇的缩影。
在圆明园最开始修建的的康熙年间,大宫门区域还并未动土,后来圆明园在雍正年间成为皇家园林后,大肆扩建,才将大宫门区域修建完成。
此后,大宫门被作为圆明园的正宫门,周边修建了众多的宫殿和园林,还有着宗人府、内阁、礼部、史部、兵部等众多官府衙门的轮值房间,可谓举足轻重。
在大宫门区域中靠北的位置,有一座贤良门,也被称为二宫门,是清朝官员们听候旨意、呈递奏折的进出必经之地。
出入贤良门,都要经过一条形状如同弯月的御河,河上修建有三座石桥,也被称为贤良桥。
贤良门与御河这一带,不单是清朝皇室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众多清朝官员叩见皇帝的必经之地,因此在各种史书笔记中记载十分详细。
而在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时,大宫门一带被法军所占领,也遭到了法军的严重破坏。
后来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重修圆明园时,也将大宫门一带一并修缮,但没过多久,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大宫门又被毁于一旦。
如今,对大宫门区域进行考古挖掘,御河遗址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当年车水马龙,热闹无比的御河与贤良桥,早已被战火毁灭,河水也不复存在,只留下来一片河道的遗址。
整个河道遗址中,除了残留下来的水道痕迹,还有就是当年停泊船只的泊岸,以及水闸和桥基还依稀可见。
御河整个河道的方向是东西走向,与圆明园的围墙平行,干涸的河道底部,最上层是黑色的淤泥,中层是黄色细沙泥,下层则是较大的沙石颗粒和鹅卵石。
考古专家们为了将整个御河遗址发掘清楚,不顾肮脏和辛劳,将整个河道底部的淤泥全部挖开,也正因为如此,才发现了一个珍贵的文物。
当时专家们正在河道底部工作,突然有人喊道,发现了一个大家伙,立刻勾起了大家的兴趣。
河底打捞时,虽然会残留下来一些文物,但大都是些碎片或者小物件,很少会碰到整个完整的大型文物,大家都围了上去,想看一看这个东西的庐山真面目。
刚从河道底部挖上来时,这个东西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泥疙瘩,裹在泥土里看不清楚是什么样子,要不是有专家们的仔细发掘,很容易被当成普通的石头而错过了。
从河底往上运时,大家才发现它非常沉重,死沉死沉的把工人们累的够呛,而且质地也十分坚硬,应该是金属制品。
为了不损害文物,考古学家们没有在河边马上清洗,而是把它送到了专门的实验室之中,在那里,清洗完它身上的淤泥就整整花了半个月时间。
此时,浮现在考古学家们面前的,是一座鎏金铜象首,在圆明园历次考古发掘的文物中,它也是十分罕见的宝物。
那么,鎏金到底是一种什么工艺,这座鎏金铜象首又有什么特异之处,让它被专家们称为罕见的至宝呢?
珍贵的鎏金铜象首
鎏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非常独特的工艺,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这种工艺的第一个国家。
从古至今,黄金一直是公认度最高的贵金属,也象征着财富和地位,因此达官贵人们也都喜欢在各种场合使用黄金制品,连带着金黄色也一直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
但黄金毕竟稀有,即使是古代的皇宫贵族,也无法大量使用,而在各种典礼上,为了展示身份和地位,金器又是必须的,黄金的不足就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鎏金这种工艺,来替代纯正金器的不足。
所谓鎏金,就是在黄金不足的情况下,将黄金碎片加热融化后,和水银按一定比例混合,再不断搅拌将金液完全融化在水银中,这样就形成了可以涂抹的膏状金泥,再把金泥涂抹在铜制的器具上,就能让铜器看上去和金器一样金光铮亮,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鎏金工艺看似简单,但有着复杂的工艺要求,第一步在制作金泥时,黄金和水银的比例、融化黄金的温度、两者相熔的搅拌,都对操作者的手艺和经验要求非常之高。
在将金泥涂抹到铜器上时,铜器表面光滑程度的要求也十分苛刻,需要事先用炭将表面反复擦拭涂抹,直到光滑得像一面镜子一样才算过关。
在涂抹时,还需要给金泥配上盐和汞,混合后在铜器上反复多次的边抹边推压,才能让金泥的组织变得紧密,能牢牢粘附在铜器表面。
在这之后,还要经过炭火的烤制,再用特殊的药水反复刷洗,有时还会需要用玛瑙玉石研磨器物表面,才能让铜器真正发出黄金一般的光芒,而且不会脱落褪色。
鎏金这样的复杂技术,是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项瑰宝,根据现在出土的文物所确认,我国的劳动人民,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初步掌握了这种技术,那时候的一些铜器上,就有了鎏金工艺的出现。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对金器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可以将廉价的铜器“点铜为金”的鎏金工艺也不断进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圆明园大宫门河道中发现的这个鎏金铜象首,也是中国古代鎏金工艺的集大成者,它身上的镀金,历经多年河水的浸泡和淤泥的腐蚀,依然丝毫无损,如纯金一般光滑如新,也说明了它身上鎏金工艺的高超水平。
自从被发掘后,这桩鎏金铜象首一直被收藏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内,供考古学家们研究考察,直到2017年举办的一次圆明园考古成功发掘文物的专门展览会上,它才首次展现在社会公众的眼前。
此时的鎏金铜象首,再不是当年那个刚刚从大宫门御河遗址的淤泥中挖出来的泥巴疙瘩了,更不是全身黑乎乎的丑陋样子了。
在展览馆灯光的照耀下,它恢复了往日的神采,跟黄金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它精致的做工,流畅的线条,也无不让人啧啧称奇。
这桩鎏金铜象首,是按照大象头部的造型打造的,但又取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神似而形不似的神韵,整个象首是一个长条状,和象头的形状并不完全相似。
虽然整体的形状和真正的象头有所区别,但在鎏金铜象首上,大象头上的典型特征又都一目了然,长而卷曲的象鼻、尖锐显眼的象牙、两扇招风的象耳,在打造这件文物的高手匠人手里,无不惟妙惟肖。
历经风霜洗礼,这桩鎏金铜象首,眉目传神逼真,神态安详自然,在圆明园近20多年来挖掘的无数文物中,也是罕见的至宝。
大象自古就有吉祥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礼上,都被作为能带来好运的瑞兽,根据考古学家们的推测,当时在圆明园大宫门的众多宫殿中,应当有一个大殿专门摆放着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整个大象摆件。
而这桩鎏金铜象首,就是整个大象摆件中的一个配件,在象首的后部还留有四个依然清晰可见的小洞,这四个小洞应该就是用来把象首连接固定在大象身体上的。
那么,这个珍贵的鎏金铜象首,怎么会跑道御河河底去了呢,它的身子又在何方呢?
考古学家们根据现有的材料,也提出了一个可能性最大的猜测,那就是整个大象摆件,要被整体运到另外的地方,才被搬出圆明园大宫门的宫殿。
但在经过大宫门前的御河时,可能是发生了意外的碰撞,让这个象首脱离了身体,掉进了御河之中,就此沉到了河底的淤泥中。
搬走大象摆件的原因,是因为兵荒马乱,还只是因为普通的修缮,目前已经无从考证了,只能等待日后更多的考古文物的发掘,而也正是当年阴差阳错的跌落河底,反而让鎏金铜象首逃过了兵火战乱,在河底等到了重见天日的一天。
如今整个大象摆件的身体暂时不见踪影,鎏金铜象首也只能孤零零地待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展览馆中,等待着和身体重聚的一天。
参考文献:
《圆明园首次展出20余年考古发现,106件珍贵文物都有故事》,《北京晚报》,2017年6月9日
《圆明园遗址公园大宫门区域考古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