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肯自传》将于2022年3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读书》三八节特别节目中播出。
市面上现有20多个版本的《邓肯自传》,辽宁人民出版社版能被选中、推荐,实属不易。
照片上这个人就是伊莎多拉·邓肯,现代舞创始人。
她微微抬起的下颌、俯视一切的眼神,都让她有一种高高在上、睥睨众生之感。
其实不然,她一生朋友和拥趸者众多,他们为她欢呼甚至热泪盈眶。
就连中国第一位芭蕾舞者裕容龄都是她的学生。
生于1877年的邓肯,是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艺术家。
她幼年时家境贫寒,只受过几年的小学教育。
舞蹈上,她极具天赋,无师自通,仿佛是天生的舞者。
她的舞蹈动作不依赖技巧,随性而发、自由自在,多数舞蹈都是即兴创作。
她认为:美即自然。
没受过学校教育≠不读书
邓肯10岁辍学,是阅读让她走上了另一条求学之路。
奥克兰的公共图书馆离邓肯家很远,她总是蹦蹦跳跳跑着去那里看书。图书管理员爱娜·库尔伯斯是当时著名女诗人,她鼓励邓肯读书,每当邓肯向她借好书看时,她眼中总是闪着像火一样的热情。
邓肯读了狄更斯、萨克雷、莎士比亚的所有著作,还有其他作家的许多小说。她捡来蜡烛头,整夜整夜读书。她随身带着书,一有时间便拿出来读。
非凡的勇气源自母亲的放手
邓肯婴儿时父亲破产,父母离异后,和几个兄弟姐妹随母亲生活。为了养活四个孩子,邓肯的母亲到私人家里教授音乐,经常早出晚归,顾不上照顾孩子们的生活。邓肯觉得,正是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没有人要求她“不许干这”“不许干那”,给了她创作的灵感。
邓肯在一位著名的芭蕾舞教师那里只上了三节课,就因为无法忍受动作的刻板而离开。邓肯说:“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非凡的艺术潜质。它之所以没有被扼杀,完全是因为母亲的勇敢和不屈的闯荡精神。”
邓肯说:“不管什么人,只要能够如实地写下自己的生活经历,都能使之成为一部杰作。但是没有几个人敢于写出自己生活的本来面目。”邓肯在她的自传中,勇敢地把自己的生活赤裸裸地展现出来。这本艺术家用灵魂写就的著作,让我们有机会通过这些如舞蹈般优美文字,回到当时的生活现场,隔着时空与艺术家对话。
咋就被央视选中了呢?
译文质量上乘
对比十多种其他版本译文,这版译文更加流畅细腻。这本舞蹈艺术家写就的文学自传,表达方式一如舞蹈本身,优美而打动人心。译者把艺术家的文字用中文完美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插图最多的版本
阅读中,我们也许会脑补书中提及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尤其说到某个人多么多么美丽、多么多么帅气。邓肯第一个孩子的父亲是英国著名女演员的儿子,本人帅气而富有才华,书中放了多幅他的照片,可以让读者不必脑补而自行体会。编辑甚至在注释中也放了插图。
注释最多的版本
因为时代差异,书中提及的人或事,读者不能全部了解,对有些关键人或事不了解,也许还会影响阅读。出于这种原因,书中增加了注释326条,交代了涉及人物的基本情况,让我们可以不必另查资料,就了解到相关人物和时代背景。
增加人物小传
增加人物小传的原因是,一般自传图书都是作者在世时创作的,只能写到创作的当下,而人物完整的命运就需要查阅其他资料得知。本书把人物小传放在了最前,以便读者阅读时,对传主一生有个概括了解。
经常上榜
读者好评如潮
更多相关阅读
(点击如下链接)
比任何语言都打动人心的一个侧影:用生命舞蹈的邓肯(附音频)
「读书照亮灵魂」被哲学照亮的艺术人生
成为什么样的母亲,比养育什么样的孩子更重要
从明星、富翁到小她17岁的诗人,她如何成了他们的白月光和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