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是吴京字名著《儒林外史》里的名篇。艺术高于生活,但又来自生活。有范进的明朝社会,阶级明显,社会质量好资源不足,读书做官几乎是社会底层人打破阶级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途径。
寒窗苦读数十载,一朝上榜中举人
当时的科技进步缓慢,没有太多创业风口;文化领域发展不及唐宋,从事相关创作活动的都被社会高层垄断。所以作为平民,“高考”这个独木桥或许就是阶级跃迁的唯一机会。一次考不中就考第二次,不行就一直考,当时像范进这样为了改变现状而考了几十年的人大有人在。有人说《范进中举》的故事是虚构的,小编认为这比现实还现实。
我们当代的文艺作品主人公找的都是典型人物,而明朝的范进遍地都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读书考举人走仕途几乎就像是穷极的赌徒最后的一搏。范进中举发榜的那天,他的老母亲已经饿得看不见了,才让他抱着唯一的下蛋老母鸡上集去卖换米熬粥。正是在集市上得知了自己中举的消息才出了那么多洋相。
范进在集上被报喜的邻居一把把老母鸡摔在了地上,强行拉回了家里,范进对着送到家中的榜单念了一遍,然后又念了一遍,接着拍了两下手,笑道:咦!好!我中了!然后一跤跌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
众人赶紧灌水救醒,醒来的范进又拍手笑道:咦!好!我中了!然后年龄已经老迈的他向门外“飞跑”,结果一不小心踩到了泥塘里。范进挣扎起来后两手黄泥头发散开,一身泥水,但是还是大笑着向集市跑去。范进疯了!
集市上的众多相亲刚开始看到范进的疯态大都嘲笑,不过,了解到他是因为刚中了举人才这样,大家都纷纷表示理解和崇敬起来,觉得这样的行为是一个大人物的可爱之处,因为当时的举人安排的工作最低就是正处级的县令级别。
范进无论再疯再失态,现在也没人敢嘲笑和小看他了。他去集市上疯跑疯笑,早已有两个人在后边看护得紧,提着范进刚跑丢的一只鞋子,恐怕这位新晋举人再出点什么闪失。
对于范进的疯掉,大家都纷纷讨论如何治愈,最后得出的方法是让范进最害怕的岳父使劲抽他嘴巴,使其惊醒,咳出因为惊喜而淤堵的痰即可。范进的岳父是一个屠户,平日里对范进打骂就像每日杀猪,手到擒来再平常不过,此时他战战兢兢不敢动手,因为举人是天上下凡的文曲星,打了会下地狱。
除此没有更好的办法,屠户被众人赶鸭子上架,不得不连喝了两碗酒,壮了胆之后,上集找到自己的女婿,一巴掌打了上去。屠户自己的手因为害怕不禁颤抖了起来,再也不敢打第二下,手掌不知道为何“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然后找了个膏药贴上了。
范进真的在昏厥了之后不疯了,回家洗了脸上和身上的泥水,穿上了跑丢了的那只鞋,开始迎接各个当地有头有脸人物的拜见和礼物,进入高级阶层人士生活的初级阶段。
范进的老母亲大概是为自己的儿子读书考举一直提着劲,使命使然一直身体无大碍,即使饿得看不见了也没有大病。范进中了举之后一泄劲,老太太身体迅速垮了下来,不久就撒手人寰了。
本来要安排相关官职,范进要为母亲守孝三年,这个比当官重要,虽然自己考了一辈子的举人,最大的梦想已经实现,最终不就是要做官吗?但是守孝比这些都重要,这就是封建礼制,也是《儒林外史》要批判的重要点。
举人升进士,官拜正四品
在守孝的这三年里,范进也没闲着,认为自己既然能考上举人,说不定还能考上进士,行不行的再试一把,此生也就没有遗憾了。三年后,范进同全国一众举人,进京参加了殿试,在贵人(国子监司业)相助下又中了进士。
范进这下不但阶级跃迁了,还跃迁了两层,举人可以分配个正处级县长这个级别的地方官当当,这下直接留京当了考选御史,在教育部任负责各级国考的官员。在明朝,教育部可是一个重要的部门,国考关系社稷长远发展,主管官员更是实权派。后来范进下放到地方,担任山东学道(教育厅厅长),官拜正四品,正厅级干部。
后记
明朝之所以小说繁盛,是因为社会现实本身就夸张得如同小说,吴敬梓只是把现实事件稍加文学修饰,就成了文学作品,这就像生鱼片,美味是自带的,厨师只是改刀,并不用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