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主办:广州市教育局去年11月向市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布了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信。
近日,由广州市教育局和信息时报共同举办的2015年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征文比赛评选结果揭晓。本周继续刊登获得一、二等奖的优秀作品。本期点评嘉宾:鲍十(广州市文艺报刊社社长、总编辑)
小学组二等奖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读《西游记》有感
广州市番禺区毓秀小学六1班 汪廉淇 指导老师:李君利
幼时看电视《西游记》,是那样神奇有趣;上小学听评书,有趣的讲古让我身临其境;现在我看原著,又看到了人物的不同,感触良多。
师徒四人当中,尽管唐僧缺乏分辨好坏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常被妖魔鬼怪迷惑冤枉一心降魔除怪的大徒弟,可是他取经的行为和态度最坚决。没徒弟帮助时,他吃尽苦头不改初衷;后来,一个个铺天盖地地涌来要吃他的妖魔鬼怪吓不住他,女儿国国王的美丽温柔也留不住他。他的坚持真的坚如磐石啊。
有些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也坚持到了最后,可我不喜欢他的退缩。他一遇到困难就嚷:“我们把行李分了,散伙吧,大师兄回他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庄,沙师弟回他的流沙河。”还好有其他人坚持,否则,取经肯定不会成功。
他也有好的一面,那次悟空受够委屈退出取经,是他一再劝说后回来的。只是,他的嚷嚷真不好听。就像上周操场上的5公里拉练,才走了5圈,有同学开始嚷“累死啦,不走啦”。走一路听见他们抱怨一路,一直在“困扰军心”。很累了还要听这样抱怨,真让人不喜欢呢!所以呢,我们做事做人要以八戒为戒困难要积极想办法解决,不要消极大嚷想着退缩。
我最喜欢孙悟空。他坚韧顽强,从不向困难低头。大闹天宫被捉住投入炼丹炉,所有人都等着他屈服告饶,结果他经受住三昧真火考验,更炼就金睛火眼。他答应了要护送唐僧取经,一路降魔除妖,千难万险都不退让。师傅被抓走,他上天入地也要把师傅救回来。想起自己,很惭愧:有时妈妈说错我一点点,我就什么也不愿意做了。这真不应该。
我也很喜欢沙和尚。他任劳任怨,一路上都挑着四人的行李。上次妈妈不开车送我,我哭了。后来想到了百多斤担子天天压在沙和尚肩上,我也要坚持,结果不到十五分钟就回到学校。
班级主题阅读中,我再读《西游》,精彩生动的描写、含义深远的对话让我再次沉迷其中。放下书,透过名著看我生活,让我回味的,仍是师徒四人的不同个性,以及他们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爸妈和老师都说,这是我们这代独生子女最缺少的一种精神呢。
(编者注:限于版面篇幅,文章有删节。)
点评:读书使人聪慧,可以养“神”,可以获得人生启悟。这篇读后感,写出了《西游记》带给小作者的一些思考和启迪。虽谈不上多么深刻,但对几个人物的理解和概括却是准确的。尤其是能够把几个人物的特征与表现同作者本人在生活里的感受结合起来,并能生发出一己的感悟,是可贵的。
初中组二等奖
追求梦想的太阳,永不停歇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初二(4)班 潘子悦 指导老师:古怡霞
你的梦想是什么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也许你的梦想有着惊天动地的志气,也许你的梦想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是人,有自己的思想,就会有欲望、有理想。可是碍于种种因素,我们没有追求自己理想的勇气。我也是这样,在不久的几年前,我还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听从家长的吩咐,不惜做“墙头草”来讨亲戚的欢心,努力装作一个乖孩子,却连踏出一步、主动与同学交朋友的勇气也没有。就这样,我过着灰暗的生活,度过了小学的大半段生活。
读到这本书,也是出于意外。刚开始我也只是为了完成读书笔记的作业,但后来,我却从这本书中获得了精神的鼓励。
主人公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中等家庭里,他的家人给他铺好了前进的道路,只要他按照这条路去走,就能过上平凡却安稳舒适的人生。可是他偏偏要出海,偏偏要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结果就因此漂流到荒岛,过上了无比艰辛的日子。这真是没事找事干啊,故意找苦给自己吃,我这么想着。可是他坚持下来了,他克服了食物、住所、病痛的问题,顽强的生存了下来,最后回到了陆地,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最让我感动的,不只是他在逆境中不被挫折所困的精神,而是他为梦想不懈追求的毅力。他不惜违抗父母的命令,不怕因此被人贯上不孝子的称号,也要追寻梦想。他在荒岛上度过那空虚可怕的生活,支撑他坚持下来的,是他的信念,是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份追求使他最终获得了成功。
或许我们有时候真的太在乎世俗的言论了。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件好事,但任由别人摆布却是一件坏事。追求自己的梦想,固然是会遇到挫折的,就像鲁滨逊漂流到了荒岛一样。可是这不代表着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就是一件错误的事。或许你会遭遇挫折,甚至会亲自体会失败,可是你有追求过了,不就足够了吗?夸父一生辛辛苦苦地追逐着太阳,最终累死在大地的一个角落,可他追逐过了,他实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死后他的身体也永永远远地造福于世人,死而无憾。一个人的一生,就只有一回,与其到了临终时还在后悔自己的放弃,还不如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我们不是神,只是一个渺小的人类,遵从自己的内心便足够了。
可是,时间是不会倒流的,我的生活不会重来,我错过的每一样东西,都不可能失而复得了。我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勇于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让遗憾的事情再次发生。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希望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勇气,像夸父追日一样,追求梦想的太阳,永不停歇,活出自己最精彩的一生。
点评:鲁滨逊的故事很多人都读过,他的人生经历确实让人感慨。在这篇读后感中,小作者把鲁宾逊的故事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并由此道出了个人对梦想、追求和勇气,乃至对人生大义的理解。这或许正是千千万万个青少年的共同心声。读到此文的家长们,当会有所思考和感悟吧?
高中组二等奖
五千年的味道
——读《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1436班 黄恺盈 指导老师 孙红
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华夏大地,孕育着绿油油的稻米、金黄的高粱、香气四溢的水果……这是无数双长满老茧的双手栽培出的珍馐原料。
随着人民的生活逐步提高,食物不再只是饱腹之物,它在独特的烹饪技法、油盐糖酱醋中变成一道道吃过令人幸福难忘的美食。它也许是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清汤面,也许是小吃店里一碗入口即化的双皮奶,甚至是便当里的香气四溢的荷包蛋。这些平凡却饱含情感的美食都一一记载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我与这本书结缘不仅是因为美食的诱获,更是因为它用平和的语气讲述着一个个家庭里一盘盘美食的春夏秋冬,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属于美食的幸福。
说起令人幸福的美食,我总会想起书里说的年糕和饺子,因为我的母亲常常也会拌着我爱吃的韭菜鲜肉馅,配合着娴熟的手法把温暖与馅一起裹入米白的饺子皮中,把饺子皮边捏成小花边。当一个个饺子摆满瓷盘就会放入电磁炉中蒸煮,这时候蒸的是母亲的淳淳蜜意,煮的是母亲的涓涓柔情。到差不多出锅的时候我也就放学回到家了,一边帮母亲盛饺子,一边等着父亲风尘仆仆的归来,这时候女儿捧的是母亲细腻的微笑,等的是父亲温暖的怀抱。等到父亲到家以后就可以“开动”了。吃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聊着属于我们的闲话家常,这被爱意与温暖包裹的美食给了我无尽的满足感。
年糕,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甜食。提起年糕,那黏腻香软的口感便使我口舌生津,伴着年糕一起吞下的还有爷爷奶奶那“吃了年糕,年年高”“个子高,学业也要高”的唠叨,那皱纹中盛满的爱意让我的心窝也溢满香甜。
现代都市的繁华与快节奏让人们把美食仅当成了美味,而忘记了美食起源的初衷。偶有闲暇往往会和朋友喝西式下午茶,却忘记了年迈的父母倚在送你离家的玄关处细声叮嘱的“有空要回家喝早茶”,当你和朋友喝茶时丝毫不曾忆起和父母品尝一碟碟饺子、年糕时的快乐,等到你终于记起两鬓斑白的家人,与双亲相聚一堂时,却显得与手机更为亲近。
《舌尖上的中国》记载着中华五千年沉积下的美食,更以一个个故事让我们知道让那些食材熠熠生辉成为华夏珍馐的根源在于一份绵长的情义。
所以,你们知道吗?其实我们最爱的是美食背后家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点评:世界上的美食千百种,而记忆最深刻的美食总是与拳拳亲情有关,与亲人有关,与童年的“暖”与“冷”有关,与故乡有关。所谓美食,或许还需要与心灵产生共鸣。这篇读后感,结合自己对几样美食的点滴记忆,悟到了“美食”后面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尤其是文中“令人幸福的美食”这句话,把美食提高到幸福的层面,无疑是一种升华。